• 我的订阅
  • 人文

睢阳之战与忠烈文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4 01: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睢阳之战与忠烈文化

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鹏

现在漫步商丘古城,经常可以碰见身穿古装铠甲的大唐忠烈“张巡”扮演者在巡城。商丘古城南湖之畔的张巡祠,每天都在叙说着张巡、许远血守睢阳、屏障江淮的千秋功勋、不朽壮举。

“守一城,捍天下。”大唐忠烈,穿越千年,万民敬仰。睢阳之战与忠烈文化已成为商丘古城一张重要文化品牌。

商丘自古为中州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又称睢阳保卫战,主要是以张巡为首的唐军与以尹子奇为首的叛军之间的战争。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军为了打通睢阳南下江淮,派大将尹子奇率兵13万夺取睢阳。睢阳太守许远求助于雍丘(今河南杞县)防御史张巡。张巡自宁陵率领3000人进入睢阳,合兵6800人,在睢阳人民支援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睢阳之战。张巡负责军事指挥,许远负责后勤保障,战斗连续16昼夜,毙伤叛军2万余人,守军士气大振。张巡等坚守了10个月,大小战斗400多次,杀敌12万多。其间,城中的战马、麻雀、老鼠、树皮等能吃之物全部吃光,兵士仅余400人,终因饥饿、疲惫至极,无力再战,城池沦陷,张巡、许远及南霁云等将士英勇殉国。

睢阳之战极大地牵制了叛军的力量,阻住了安史叛军南下,保全了江淮,并最终为唐王朝的反击赢得了时间,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

睢阳之战,宋州经济受到极大破坏,在战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经济仍很凋敝,人口难以恢复,《全唐文》记载:“自东都至淮泗,缘汴河州县,自经寇难,百姓凋残,地阔人稀,多有盗贼。”城破时,城内仅有的400名居民也全部被叛军屠杀,至此,原城内所有官兵和居民全部死亡,无一幸免,无一人投降。

睢阳之战后,朝廷旌表,民间敬奉,形成了以忠、义、节、烈为主要内涵,以尽忠报国为重要内容的忠烈文化及其信仰。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皇帝下诏,保赠张巡扬州大都督、许远荆州大都督、南霁云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并宠其子孙,皆立庙睢阳,岁时致祭。此时,为纪念张巡、许远等英烈,睢阳人最早开始在城南七里通济渠南侧建立睢阳庙,以祀张巡、许远,南霁云配享,史称“双庙”,也叫“双忠庙”,这是睢阳最早供奉张巡、许远的祠庙,也是全国第一个供奉张巡、许远的祠庙。后又建立“五王庙”,增祀雷万春和贾贲。

北宋大观年间(1107年至1110年),又增祀姚誾,徽宗追封张巡为“忠烈侯”,许远为“忠义侯”,雷万春为“忠勇侯”,南霁云为“忠壮侯”,贾贲为“忠济侯”,封爵姚誾为上公,表其庙曰协忠,改“五王庙”为“六忠祠”,也叫“六王庙”“协忠庙”。

明清两代,六忠祠历经多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六忠祠被学校占用,上世纪80年代,六忠祠尚存“过厅”三间。

为满足海内外人士怀念,祭祀张巡、许远等英烈的心愿,弘扬忠烈爱国精神,于1990年成立了原商丘县重修张巡祠委员会,重修张巡祠。现张巡祠占地4.07万平方米,南北长370米、东西宽110米,自南向北依次为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三部分。

历史上,中原地区屡遭兵患,社会反复动荡不安,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凄凉,形成多次南迁的移民潮,张巡、许远忠烈文化得以在我国南部广泛传播。至今在江淮大地、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华人居住区供奉张巡、许远的庙宇不计其数,信民数以万计,并演绎形成民俗活动、民间舞蹈、古庙会等表演形式。张巡、许远忠烈文化成为民众的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俗文化。

商丘是唐朝睢阳保卫战的发生地,睢阳庙是最早供奉张巡、许远的地方,为天下供奉张巡、许远庙的祖庭。商丘自然成为张巡、许远忠烈文化的源头。

从英雄到神明,张巡、许远忠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忠义节烈的内涵,反映出民众对英雄忠烈的尊崇和敬仰,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的表率和象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代著名忠烈英雄张巡,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史叛军13万,攻打中原重镇睢阳,以控制运河,进而夺取江淮地区。张巡、许远率不过七千之众,昼夜苦战,有时一日竟多达二十余次战斗。张巡屡出妙计:智取
2023-02-02 15:43:00
徽州年俗“上九”庙会
...传统民俗,源于为纪念唐朝忠臣张巡、许远等名将,死守睢阳孤城、保卫江淮百姓的丰功伟绩,又称“保安会”。在古徽州,说到张巡和许远,人们都会表示崇敬与感激。据史料记载,这两位英雄曾
2025-02-07 12:14:00
张巡杀妻食子吃城中妇孺,为什么还被后人大加称赞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一段历史)后来张巡辗转固守睢阳,在这一次守城当中,由于敌军截断了运粮,城中十分缺粮。但在张巡的鼓舞士气下,将士们吃起了树皮。树皮也吃完啦后,便张起罗
2023-08-04 21:52:00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睢阳,因睢水而得名,是因为城市位于古睢水之阳而得名。因为睢水从此流过,在睢水的北面建了一座城垣,城垣因地处睢水之阳(以中国传统方位论,“山北为阴,水北为阳”),
2024-04-02 08:02:00
聊聊唐朝大将军雷万春
睢阳县,叛军看着城头上那个脸部已经中了六支箭的高大身影,不禁开始怀疑那是对方故意摆出来的木头人,是专门用来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而城楼上的将士们看到自家大人受了这么重的伤却还在坚持,
2024-05-14 09:15:00
...心动摇,对于平乱造成极大不利。02、唐御史中丞张巡 睢阳,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这个地方在河南省东部和山东、安徽交接处,地处黄、淮河之间。从商丘向东南前进,就可到达宿州和徐州
2023-10-22 20:10:00
聊聊张巡草人借箭的故事
...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张巡及许远奉命驻守睢阳(今商丘)。至德二载,安庆绪派部下大将尹子琦并十三万大军攻打江淮屏障睢阳。当时睢阳守军只有五千余人,以区区五千兵马抵抗十
2023-01-05 16:51:00
睢阳之战,为什么是冷兵器时代最惨烈悲壮,又充满争议的守城战呢?淮下书生今天和大家讲讲张巡以及他领导的睢阳保卫战!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数月后,安禄山攻陷东都洛阳。由于大
2024-03-03 19:59:00
睢阳之战让张巡一战成名,为何也让他背上了千古骂名?
...纭,难有定论。这个千古争议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在睢阳之战中一战成名的张巡。睢阳之战至德二年正月,即位不久的安庆绪为了打开唐朝的赋税重地,决定进军两淮。为此,他任命尹子奇为河
2022-12-28 21: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