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生态与产业同频共振奏出新乐章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6 06:06: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毅 权若青

三月,一场细雨过后,德江县沙溪乡舒家村碧空如洗,天麻菌材地里天麻种长势喜人。

“今年的天麻种长得真不错。”沙溪乡武陵天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梅洪江拾起一颗天麻种,拍掉泥土端详。要不了多久,这里的天麻种将装入箱中,送往德江县多个天麻种植基地进行移栽。

近年来,德江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充分利用德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天麻产业。

问山:突破天麻野生转种植技术瓶颈

德江县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优势适合天麻生长。

1993年,德江天麻在曼谷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获得银奖。同年,在美国洛杉矶荣获“国际皇后金杯奖”,让德江天麻名扬四海。

2007年以来,德江天麻相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绿色生态天麻十强县”“中国天麻之乡”“贵州省天麻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县”“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省级知名品牌”等称号。

“早在清朝时期,德江天麻就非常有名气。”梅洪江笑着说,当时德江天麻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被业界誉为“明麻”。

然而,直至20世纪70年代前,外界公认原生态、无污染、品质好的德江天麻只能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应市场,产业优势并不明显。

为了突破天麻野生转种植的技术瓶颈,1972年,德江县派员赴陕西汉中学习天麻栽培技术并推广应用后,才结束了靠采挖野生天麻供应市场的历史。

虽然实现了天麻人工种植,但是产量一直上不去。德江县再次问山要“答案”,将天麻人工栽培作为重点科研任务。科研人员在德江的大山深处研究气候、土壤,以此找到更加适合天麻生长的各项环境数据和培育技术。

“当时邀请了‘天麻之父’、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真菌室主任、研究员徐锦堂先生作为天麻技术顾问。”梅洪江说,通过专家的指导,研发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将天麻的规模栽培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德江县20个乡镇中有半数乡镇都栽种天麻,其中,沙溪、长丰、高山一带天麻资源蕴藏量大,种植农户多,迄今仍是主产区。

用林: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天麻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天麻种植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大量伐木超过了树林的更新速度,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麻农”收入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产生矛盾。

为了守住生态底线,德江县采取在麻穴中补种树林的人工修复方法,严格按照“栽一窝麻,植十棵树”的发展理念,采取“麻菌轮作”“麻药轮作”等林下仿野生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大大缩短生态恢复周期和土壤轮休时间,实现天麻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双赢”。

“天麻头一年种植过后,原来种植的地方土壤会残留很多破坏菌,第二年便不能再种植,要等两年左右的时间让土壤自净,或者是人工净土。”沙溪乡天麻种植户周娟说,天麻采收后麻窝一般不连作。

周娟举例说,一千亩天麻种植基地,合理地划分为三块,每次只种一块,每次收获后在麻穴中补种树苗培育后续林,每两年一次循环,既保障了天麻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又保证每年农民有地可种。

“老百姓就是靠土地吃饭,恢复林地本就是我们的责任,谁还会不愿意呢?”周娟笑着说,天麻生长在山林中,既不占田占土,又不耽误其他农活,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加大笔收入,是个好产业。

与此同时,德江县把天麻产业发展规划和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建立天麻野生资源保护区,鼓励农民自行建设后续林,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和森林消耗的问题,牢牢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共赢模式。

闯市:走“深加工、精包装”发展路子

产量提上去了,还得会卖。

在德江县贵州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副总经理潘红玲正指导工人将刚采收的天麻洗净烘干,送入下一道加工工序。

“这些都是钱哦!”潘红玲笑着说,刚采摘的天麻经过初加工车间和咀嚼片加工车间后,身价就看涨了。

潘红玲说,过去因为市场信息闭塞、没有加工环节、销售渠道不畅,德江县产出的天麻长期面临“优质不能优价”的窘境。

“延伸天麻的加工链,既调动了老百姓种植积极性,又坚定加工企业信心。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德江天麻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麻农’受益。”潘红玲说,公司主营业务有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天麻种植、天麻酒、天麻保健食品研发和加工4个板块。

2023年,贵州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200余万元。

天麻产业链条长,关键在种得出、规模化,可持续、销得好。近年来,德江县紧紧围绕天麻产品全流程延链、补链、强链,走“深加工、精包装”发展路子,开发天麻酸枣仁咀嚼片、天麻配制酒等11款天麻产品,远销香港、台湾等地。

截至目前,德江县有专业天麻企业8家,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43个,常年发展天麻近100万平方米,产量2000吨以上,综合产值3亿元以上;带动农户2万余户,实现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会·智汇】省政协委员丁浪:支持天麻制剂研发 让德江天麻制剂走向全国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洪英杰 杨昌鼎) “作为德江县唯一一位省政协十三届委员,我感觉今年的任务尤其的重,因为父老乡亲对我的期望很高。”1月18日,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义派电子商
2025-01-19 12:37:00
德江高山镇老麻农有新招
...,这样下来产量更高。”当前,又到了天麻种植时节,在德江县高山镇方家社区天麻种植基地,该基地负责人何信正为村民们讲解“固定菌材”的技术要点,对于种植天麻新技术的应用让笔者新奇不
2023-02-18 10:13:00
德江天麻“乘云”出山走俏市场
...刚出土的鲜货,需要的朋友赶紧下单吧……”10月11日,德江县高山镇天麻产业园葱茏林下,当地网络红人罗东手拿天麻,正通过抖音平台向粉丝做产品推介,不一会儿直播间便“飞来”100
2023-10-14 10:14:00
“梵净药库”崛起正当时
...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生产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500吨。在德江县贵州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副总经理潘红玲一边指导工人将刚采收的天麻洗净烘干,送入下一道加工工序,一边和
2024-05-08 18:16:00
德江万人品茗庆丰收
...丰收 促和美——相聚多彩贵州 相遇德江茶香”为主题的德江县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德江环球港开幕。活动现场设立了24个农产品展位,德江县各乡镇和本土企业利用展位纷纷亮出
2023-09-24 10:35:00
沙溪乡:“中药材”成富民新产业
...面推开了,这些天请人帮忙都有点难。”大雪寒天,走进德江县沙溪乡舒家村,山地里、林子下却一派繁忙,驻村干部李丽娅介绍,天麻种植必须在新茶吐芽之前完成,否则人工就更难请了。近年来
2022-12-22 08:40
种植户出山“求”工  收购商进山“抢”货
...江沙溪种植户出山“求”工 收购商进山“抢”货近日,德江县沙溪乡万坝社区的药材基地,30多名工人正在帮种植大户舒大贵挖前胡。舒大贵说:“工人都是从邻近的遵义市务川自治县请来的。
2024-01-08 07:20:00
数字赋能!贵州德江乡村振兴正在进行时……
...乡记忆乌江岸边草木葳蕤,微风拂过峰峦叠嶂的山岗……德江县共和镇花椒基地迎来成熟采摘期,当地村民有条不紊地忙碌,白天还在树梢上的青花椒,当晚便出现在“古村乐乐”的抖音直播间。“
2024-12-17 16:21:00
铜仁德江机场完成飞行区场平建设;德江县人民医院成功申创省级“三甲”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投用;德江一中迎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德江二中成功创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一桩桩喜事
2024-01-12 06: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