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杭州日报讯 轻点茶罐,弯条状的茶叶簌簌落入玻璃杯中,提壶注入沸水,茶叶在漩涡中腾跃翻飞,片刻间,叶片徐徐舒展,茶汤滋味鲜爽、香气幽然清甜,一杯嫩绿明亮的建德苞茶就泡好了。
泡一杯茶,不过须臾,对于茶人欧阳立明来说,为泡好“诚信”这杯“茶”,却用了三十余载光阴。
欧阳立明,高级农艺师、建德市天羽茶业创始人、建德市茶叶协会会长。
他投身茶产业30多年来,始终视品质为生命线,力求让每一片茶叶达到最佳品质,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他用匠心守护着“建德苞茶”这一传统名茶的血脉,积极参与建德苞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建德苞茶赢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同时,他还通过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帮扶结对等方式,引领众多茶农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从刻苦钻研技术到主动传承非遗技艺,从诚信经营企业到带动茶农共富,欧阳立明的人生轨迹,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茶人的赞歌。
他曾获评“国茶人物·制茶大师”“浙江省劳动模范”“浙农领军英才”“浙江省新农匠”“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杭州市第二届十佳农产品经纪人”等荣誉称号,今年6月,他又获评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荣誉称号。
诚信为本 每一片茶叶,都力求达到最佳品质
1993年,市场经济大潮涌动,欧阳立明满怀热忱“下海”进入茶叶公司工作。从那时起,“诚信经营”四个字刻进他的心里。
当时,杭州初制炒青茶出口业务比较兴盛。利益驱动下,一些茶农、茶商把优质茶和劣质茶混装,以次充好。这样的短视行为,看似占了便宜,时间久了,却让整个行业付出沉重代价。2000年前后,杭州大部分出口茶厂都开始走下坡路。“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案例,它时刻提醒我,做茶叶一定要讲诚信,不然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2004年,欧阳立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从承包第一个茶园基地起,他便以“力求让每一片茶叶达到最佳品质”为准则。
种植过程中,他定下规矩,坚持绿色有机模式,拒绝化肥、农药与任何添加剂——除草,全部是人工拔除,仅这一项的人工费用每年都要花费上百万元;灭虫,采用粘虫板等物理方式诱捕;施肥,主要施用经过发酵的菜籽饼等有机肥……这份近乎偏执的坚持,只为在最自然的环境中,孕育出高品质的茶叶。
茶叶加工过程中,他开发了一套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的流程。生产车间必须整洁,达到“食品加工级”的标准,工人进入必须更衣消毒;生产的全过程都由机器完成,保证鲜叶不落地;从摊青、杀青、揉捻到烘干,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精准的把控。
制茶的旺季,车间机器轰鸣,欧阳立明常常穿梭其间。他时不时俯身凑近茶青,指尖捻动,细察水分与色泽,嗅一嗅气味,然后与制茶师一起反复调试机器的各项参数。“转速、温度和时间,哪怕细微的差别,也会影响茶叶的口感。我们要确保能在恰到好处的火候中,激发茶叶独特的香气与滋味,所以马虎不得。”
欧阳立明的公司有一项数据令人称奇:无一名专职推销员,却能年销茶叶800余吨。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欧阳立明说,靠的就是信誉和口碑。
“每当有新茶上市,他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并为我介绍新茶的口感和特点。有时候,因为气候等原因,茶的口感跟上一年有所差异,他也会提前如实告诉我,让我自己做选择。”安徽马鞍山的张建明是欧阳立明的忠实客户之一,每年,他都要驱车数百公里来建德买茶。他说,欧阳立明的这份实诚与用心,值得人信赖。
在欧阳立明看来,对客户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诚信经营,以茶会友”八个字,便是销售的法宝。有了好口碑,客户会自动为他推荐更多的客户。如今,欧阳立明的客户遍布全国,不少客户已经连续向他买茶超过20年。
携手共富 跨越“山海”,让更多茶农腰包鼓起来
一家富后更要百家富,创业以来,欧阳立明不遗余力反哺乡梓,以茶为媒,带领茶农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建德市的一些山村,虽然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但碍于地理位置、交通设施等硬性条件的不足,茶叶精细加工与对外销售一直是困扰茶农的一大难题。结合当地实际村情,欧阳立明与多方沟通协调,先后在莲花镇林茶村、三都镇前源村、寿峰村等重点产茶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打造“共富茶园”,与周边5个乡镇的60多个承包大户、300多户茶农建立订单关系,覆盖茶园万余亩,近三年累计增加茶农收益2000多万元。
“一家企业发展壮大了,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欧阳立明积极整合茶叶散户资源,同时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在家门口就业。多年来,在收购茶农的鲜叶时,他不仅不压价,还坚持以高于市价10%的标准收购。不过,他有一条底线:茶叶必须严守有机绿色种植标准,一旦发现有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现象,就停止合作。这条不成文的规则,不仅保障了茶叶的品质,保证了茶农的收入,还把“诚信做茶”的理念传递给了更多人。
现在,他又谋划着在大同镇西乡建设千亩“共富茶园”。“在这里,茶农既有工资可拿,又有土地租金可收,还可以通过村集体投资的设备设施获得分红。”这些,将实实在在地让当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这份共富情怀跨越了山海,欧阳立明还深入湖北恩施州和贵州黔东南州等贫困茶区,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近几年,在恩施等地收购当地绿茶、红茶、毛茶数百吨,用以加工生产茶饮原料,有效破解了当地“卖茶难”问题,助力茶农致富增收。
匠心传承 擦亮地域品牌,建德苞茶香飘万里
建德的茶叶,以苞茶最有特色。建德苞茶诞生于1870年前后,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2012年,“建德苞茶炒制技艺”被列入建德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作为建德市茶叶协会会长,欧阳立明深感责任重大。从2008年的“申请原产地保护”,到2017年的“建德苞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他都积极参与其中,把自己精益求精做茶的理念,传递到整个建德苞茶行业。
2021年,为了进一步升级建德苞茶品牌,建德在双江街打造建德苞茶“五馆三中心”,即数字馆、直播馆、茶艺馆、产品馆、茶饮馆和培训服务中心、展示中心、包装中心。当时资金面临较大缺口,欧阳立明挺身而出,发动同行共同筹集200万元的启动资金。当年年底,“五馆三中心”建成,从此建德苞茶有了一个全方位的品牌展示平台。“身为建德人,又是茶叶从业者,我们对苞茶有着深厚的感情。建德苞茶的百年传承,绝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了!”
以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市面上的建德苞茶品质参差不齐。为此,欧阳立明邀请了业内众多专家一起,制定了《绿色食品·建德苞茶生产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这些标准规范且细致,为建德苞茶设定了标尺,还划定了“分数线”——把不同类别的苞茶按照黄化系、白化系和绿色系进行梳理,分为“金苞”“钻苞”“翠苞”三大系列进行统一评级和统一包装。通过这种量化的做法,让市场上的建德苞茶能够更轻易地被识别、区分,不仅有了品质保障,在对外推销时也让客户一目了然。
这些年,在他与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建德苞茶的口碑越来越好,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先后获得全国首个“国家优质气候标志农产品”、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农博会金奖等一系列荣誉。
三十载春秋流转,欧阳立明用一片叶子,称量出诚信的千钧价值;用一杯清茶,氤氲出共富的乡土温度。在他深耕的这片土地上,茶芽岁岁萌新,而他对茶的执念与初心,如茶香般沉稳绵长,愈久愈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