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稻谷金黄蟹儿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5 02: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本报记者 张鹤

金秋九月,稻田美,蟹儿肥。在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南崴子村的稻渔科技小院实验田里,小院首席专家、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王秋举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稻田中,查看虾蟹生长情况。

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养虾养蟹?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可通过科技小院,这种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2016年,王秋举前往上海海洋大学进修时发现,南方的河蟹个头大,卖几十元一只。而咱们省的河蟹普遍重约一两,一斤仅卖十几元。回来后,她不断思考,该如何让吉林人吃上本地养殖的虾蟹,实现致富增收。

经过多方调研,王秋举认定:采取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是最好的办法。于是2018年,她组建起团队,同丈夫一起带着研究生来到南崴子村,依托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科技小院,专攻虾蟹养殖技术。

一个小院,几间平房,师生们穿着长雨靴,裤腿上裹着泥巴水,整日在稻田里进进出出。可就算这样,还是受到了当地人的质疑:“城里人、学生娃哪种得好地?更别提养殖了,肯定又是来走走过场,过几天就回去了。”村民们没想到的是,小院里,这支队伍掀起了一场关于稻渔的变革。

经过研究,科研团队发现,原始的稻田养蟹模式相对粗放,急需摸索出一套适宜当地的放养技术。于是,他们连续几年都会在水稻插秧前来到小院,一住就是大半年,在稻田地里摸爬滚打,最终建立起了一套具有吉林特色的“双边沟+分箱式插秧”稻田养殖虾蟹模式,每亩地稻田综合收益近千元。这种模式不仅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认可,还在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种稻养虾蟹,增产又增收。如此一来,原本质疑的村民全都心服口服,争相加入合作社,认真学习稻渔种养结合技术。

如今,谁家再遇到什么难题,都会习惯性地走进稻渔科技小院,因为“这些城里娃娃们的办法真管用”!

“我们不是不上课,而是通过科技小院,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既可以让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又可以通过调研为老乡们解决实际问题。”王秋举表示,她所带的研究生平均每年在小院的驻扎时间长达200天,学生们在田间地头碰到的问题,都是在校园和实验室里碰不到的。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研究解决。

“学生如果创新开发了什么新技术,还可以直接在村里的示范田实践,这样能够让村民们近距离看到实际效果,再手把手把技术教给大家,真正做到‘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王秋举话语里信心满满。

“天天与水稻、虾蟹打交道,乐趣越来越多。”学生们都说,这些在科技小院里的经历,带给他们的不光是专业上的长进,更是综合素养的历练、爱农情怀的培养。即使不在南崴子村,平时只要是路过水稻田,自己也会情不自禁想下到田地里,看看庄稼都长得咋样……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如今,像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一样,越来越多的小院已在吉林遍地开花,覆盖了蓝莓、桑黄、肉牛、玉米、人参、水稻、食用菌等我省不同的生态区域资源。

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理念,各个科技小院正孕育着广袤乡村的美好未来,它们有效地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这三重目标有机结合到一起。

在这场多方合作共赢的奔赴中,一座座科技小院必将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结出硕果,必将在我省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5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视频|科普大集科技小院——吉林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中国农技协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是由吉林省科协、吉林农业大学、公主岭市委市政府、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公主岭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的产学
2023-08-21 12:43:00
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在这片试验田里研究稻渔种养结合技术,并成立稻渔科技小院,种植的蟹田米因少用农药、少施肥,品质得到大大提升,市场价格翻倍。同时,每亩地还能产出稻田蟹,大大增加了合作社收益。通过
2024-04-30 06:41:00
镇赉:稻蟹共养 一地双收
...哈尔淖水库金黄的稻田地里,稻花飘香。图为哈尔淖水库稻谷呈现出的丰收景象。 本报记者 王春胜 摄镇赉县汇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嫩江大闸蟹品牌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分拣稻田蟹。 本
2023-09-18 01:26:00
稻熟了 毕业论文也稳了
...他一直在这片试验田上寻找有机肥和化肥施量的平衡点。稻谷收割那天是10月23日,王浩记得很清楚,因为一批关键的实验数据也在当天出炉,“毕业论文,算是稳妥了。”李延君比王浩晚来半
2023-10-30 00:15:00
科技小院丰收季
...江西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正在阳光下忙碌。对稻谷进行称重测产。 采集水稻鲜样。收集水稻冠层辐射利用率的数据。扫码看视频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兵 特约通讯员 周 亮 摄影
2023-11-06 02:06:00
边城珲春的巾帼“新农人”
...家子满族乡东岗子村,“80”后巾帼“新农人”刘春艳在稻谷飘香的田野上驾驶着水稻收割机,在她身后,几个电商主播将刘春艳刚刚收割好的水稻通过网络卖向全国。2012年,刘春艳创建了
2023-10-22 19:19:00
...石湖村200亩的示范田里,金灿灿的稻穗“铺”满了稻田,稻谷颗粒饱满,稻浪飘香,轰鸣的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景象。“今年收成怎么样,旱情影响大不大?”“还好。这就是我们新品
2023-01-14 21:49:00
科技下田地,增收添底气(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孟繁哲不断探索产学研用新模式,方能推动科技小院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更多硕果,让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更好实现良性循环山东省乐陵市,科技小院帮助提升当地农产品金丝小枣的
2024-03-22 10:33:00
谷物危机!稻谷价格飙升至1.7,什么情况
来源:极目新闻稻谷作为中国人重要的主食之一,其价格的飙升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在2023年的金秋十月,稻谷价格暴涨至1.70元一斤,给千家万户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下面将
2023-10-30 11:5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