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30 06: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陈可炜

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迟末 作

在公主岭市南崴子村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株株翠绿的水稻幼苗正在温暖的大棚里茁壮成长,静静等待着插秧时刻的到来。传统种植方式产出的大米,市场价每公斤5元左右,而吉林农业大学教师王秋举在这片试验田里研究稻渔种养结合技术,并成立稻渔科技小院,种植的蟹田米因少用农药、少施肥,品质得到大大提升,市场价格翻倍。同时,每亩地还能产出稻田蟹,大大增加了合作社收益。通过王秋举的技术推广,农民知道了如何在稻田里养殖螃蟹,每公顷能增收上千元,真正享受到了“一地两用、一水双收”的不菲收益。

作为省会城市,长春拥有众多高等学府,科研实力雄厚。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创新缺乏有效支撑。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长春市积极推动高校与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高校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引进高校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农业生产得以在种子选育、耕作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实现突破,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关淑艳带领学生与农业企业合作,针对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技术难题,开展深入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她带领的团队成功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有效提升了玉米种植效益。

高校科研成果往往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通过与农业企业的合作,这些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同时,这种合作模式也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了实践平台,有助于他们将研究成果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春理工大学依托其光学和精密机械领域优势,研发了一系列智能化农业装备。这些装备在农田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通过与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人才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分子育种基地、科教协同育人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在前沿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科研人员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科研项目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学生在中试基地进行实习,获取实践经验、参与科学研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科研-教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创新、传授、传播和传承,师生进行互动式学术探究,取长补短、开拓进取。双方优势互补,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把科研设施转化为教学创新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探索式学习。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需要经年累月的摸索和持久付出,并能承受阶段性试错。所以,合作之路要走得更长久,需要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与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同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相关合作项目。

同时,还应让更多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主动与高校加强沟通对接,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还可以通过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对接会等活动,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此外,高校应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与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研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

把实验室放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强:深耕田垄地头间
...转自:吉林日报农作物种植为什么要实行“减肥增效”?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科技小院是如何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的?这一切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高强从事农业领域科研工作,探
2023-05-30 01:26:00
走进黑土地深处
...海外版在吉林,105家科技小院正为乡村振兴助力——走进黑土地深处本报记者 李 舫 刘少华 门杰伟《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1日 第 08 版)吉林省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
2024-06-21 03:37:00
从1到168 ! 吉林省科技小院人才“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54名留吉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 活动中宣读了中国农技协《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吉林省人参、梅花鹿科技小院集
2025-07-14 13:53:00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吉林隆源农业:锚定现代化大农业 为农业强省添活力
“专注黑土保护,助力乡村振兴”,还未走进吉林隆源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现代农业展示基地,复合肥生产高塔上的两行大字便映入眼帘。 走进该展示基地,近5000平方米的智能实验温室很
2024-04-23 13:45:00
...11月13日电 初冬时节,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广袤的黑土地覆盖着厚厚的冬雪,虽然土地已经变成了白色,但是通过物联网数字化平台依然能够看到这片黑土地可喜的变化。七星分公司通
2023-11-13 15:12:00
...稻高效育苗关键技术、寒地粳稻变量施肥技术,深入开展黑土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专项技术、水稻高产优质智能化机械精准栽插及大田栽培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与华中农大、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
2024-01-19 14:32:00
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深耕黑土地 科技助农践初心——记长春理工大学杨宏伟的创新助农之路
...作。2024年,杨宏伟被评为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民间更有“一两土二两油”的形象说法。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黑
2025-05-22 10:46:00
“四个苹果”卖了1600万元 科研团队20年磨一剑
...命”。在东北的一次考察中,陈学森认识到,广袤的东北黑土地多为林地和草地,土地广阔,发展规模化的现代果业前景广阔。不仅如此,东北特殊的气候条件、肥沃的黑土地资源,能有效提高红肉
2024-04-15 17:11:00
...泽平说。本科选择生物技术专业,硕士深耕微生物学,从黑土地的根系促生菌,到污染土壤的修复菌株,他像侦探般追踪着微生物的踪迹。硕士毕业那年,他选择留校任教一年。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
2025-04-11 21: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一针何以见效?中医非遗技法这样“快”治现代病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项源于传统中医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飞针,正以其“轻、快
2025-08-27 22:16:00
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假的!
坊间流传“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的说法,在门诊,不少医生经常会遇到“不敢吃”的肿瘤患者:一边经受着各种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一边吃着“兔子餐”
2025-08-26 11:12:00
过油不及 餐桌控油指南来啦
油不仅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缔造美食的灵魂所在。但油脂摄入过量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刺客”——一勺油可能藏着200大卡热量
2025-08-26 11:12:00
厨房里的液体黄金 八种健康食用油大揭秘
脂肪是人体一种必需的营养素,它的功能包括帮助细胞生长、保护器官和促进吸收营养。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脂肪来吸收某些脂溶性维生素
2025-08-26 11:12:00
解锁新方式:上海圆梦纪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革新心理咨询
从“病耻感”到“科学维护”:社会认知悄然蜕变,社会观念的转变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引擎。“心理健康被视为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8-26 11: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喷嚏、鼻痒、堵得慌?中药调理有妙招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26 11:43:00
深化交流谋发展 医商协作谱新篇——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赴本地机构考察交流
为深化跨领域合作,汲取先进经验,更好地服务民生眼健康,2025年7月3日,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院长杨洪兵率医院骨干团队一行展开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学习交流之旅
2025-08-26 13:20:00
usmile笑容加《一支小牙刷》公益行动走进河源,携手医疗力量关爱乡村“一老一小”
2025年8月21日,河源市紫金县凤安卫生院迎来了一场温暖而特别的健康行动——“口腔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一老一小”活动顺利举行
2025-08-26 13:21:00
假体 vs 自体软骨:该如何选择?厦门美莱隆鼻整形享大额福利补贴!
镜子前反复端详自己的侧脸,鼻梁的弧度是否总让你意难平?隆鼻作为改善面部轮廓的热门项目,却在“假体”与“自体软骨”的选择题前
2025-08-26 13:22:00
二胎宝妈腹壁重塑新生!周智院长以杏林3.0腹壁重塑技艺缔造“动态美学腰腹”
2025年8月25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一场精密的腹壁成型手术正在安静而有序地进行。接受手术的是一位来自鞍山的年轻宝妈李女士(化名)
2025-08-26 13:22:00
济南大明湖添新景:“战痘方舟”成打卡热门
近日,济南大明湖风景区内一座名为“战痘方舟”的巨型艺术装置正式亮相,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关注的热点。该装置由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汐莱朵打造
2025-08-26 13:23:00
四川友谊医院赵延峰:颌面手术中的平衡美学
在“颜值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颌面轮廓手术已成为越来越多求美者的选择。作为一项高难度的四级手术,它不仅要求医疗机构具备相应资质
2025-08-26 13:23:00
春芝堂:以文化为根 以科技为翼 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深耕大健康领域26载,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特色发展之路。这家民族企业既坚守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5-08-26 13:23:00
莱州市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反复咳嗽、夜间反酸?警惕胃食管反流病,这些应对方法请收好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烟台报道“反复咳嗽、憋喘,以为是支气管哮喘?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当作慢性咽炎治疗?深夜被酸水呛醒、突发胸闷憋气
2025-08-26 14:37:00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蔡学萌: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面瘫经验探析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8-26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