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暴力催收冒充公职人员、快递员上门骚扰:债务人的噩梦何时结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8 15:06:00 来源:裕民观察

近期,笔者一位老友向笔者求助,讲述了他遭遇暴力催收的经历。因个人变故导致网贷逾期,却迎来了一场噩梦般的催收。

“他们每天几百个辱骂电话轰炸我,还冒充公职人员威胁说要冻结我的社保,甚至伪装成社区工作人员说要调我档案。”他无助地说。

暴力催收冒充公职人员、快递员上门骚扰:债务人的噩梦何时结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01

更令人发指的是,催收人员还多次冒充货拉拉、快递员上门骚扰,甚至找来开锁匠谎称要开锁。这种暴力催收手段让债务人精神崩溃。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触目惊心:截至2024年3月,平台涉催收投诉高达678,431条。“软暴力”催收已成为困扰债务人的社会顽疾。

据天眼查显示,全国催收类企业高达9622家,其中存续5569家、注销3309家、吊销581家。从业人员超30万,市场乱象丛生。

笔者经由梳理而有所发现,暴力催收主要具备以下若干种恶劣的手段:

一是冒充公职人员施压。假冒征信、银行、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威胁纳入黑名单、冻结资产。

二是第三方骚扰。通过快递、外卖、修理工等上门,扰乱债务人正常生活。

三是短信轰炸。给债务人及亲友群发垃圾短信,甚至发送虚假法律文书。

四是电话骚扰。一天打几百个电话,还骚扰债务人单位各部门。

五是网络抹黑。在社交平台恶意评论,制作视频曝光债务人信息。

这些手段,不仅严重地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还给债务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暴力催收冒充公职人员、快递员上门骚扰:债务人的噩梦何时结束?

02

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14家催收公司被查处,5家被判定为恶势力犯罪集团。不过,暴力催收仍屡禁不止。

以湖南永雄集团为例,该公司4家分公司170多名员工因涉嫌暴力催收被抓。这个曾经的行业龙头,最终沦为催收乱象的典型案例。

面对暴力催收时,债务人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5条赋予了债务人这样的权利,即“撤回授权”。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明确禁止骚扰无关人员,这些法律武器是债务人维权的有力保障。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5月15日发布的《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更为明确地给催收行为套上了“紧箍咒”:每天的有效通话次数不得超过3次。

暴力催收冒充公职人员、快递员上门骚扰:债务人的噩梦何时结束?

03

结合实践经验,笔者为负债人提供九个维权建议:

第一,发现催收人员冒充公职人员,立即报警并录音录像取证。《刑法》第293条明确规定了相关罪责。

第二,遭遇限制人身自由、侵入住宅等行为,可直接报警,这属于刑事犯罪。《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

第三,面对恐吓、跟踪骚扰,及时取证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6条明确禁止此类行为。

第四,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可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维权。催收方必须告知债务人第三方信息并获得同意。

第五,遇到对方散布个人隐私,可依据《民法典》第1032条主张隐私权。

第六,若催收方向他人透露负债信息,可依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8条维权。

第七,一旦发现对方冒用行政或司法机关名义,可依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26条举报。

第八,在特殊情况下,可与发卡行协商分期。《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70条允许银行与客户达成5年内的分期协议。

第九,保存所有通话录音、短信、微信等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

近期,一些科技企业开始探索数字化处置新模式。例如,贵州的山哩商业通过“案源-律所-律师”供应链服务生态,实现合规法律清收。

该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既提高了催收效率,也确保了程序合法。其在贵州地区的回款率达50%,远超行业均值。

3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规定,要建立起催收管理系统,目的是确保记录的真实、完整以及能够追溯。

随着科技进步与监管完善,传统粗暴催收终将被淘汰。

未来,催收行业必将走向法治化、数字化、人性化。

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对催收公司实行资质准入。同时,加大对违法催收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震慑。

作为债务人,要敢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面对不法催收,及时取证、举报、报警,用法治思维维护自身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催收行业实现转型与升级,营造出更规范且充满温馨的金融环境。

参考资料:

【1】2024年4月15日,互联网银行“暴力催收”何时休,来源:瞭望周刊社

【2】2024年12月3日,黑猫大数据中心:《2024年“双11”消费投诉数据报告》,来源:网经社

【3】2024年5月16日,《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发布,来源:中共武汉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4】2024年12月12日,应对“反催收”从数据共享和保护开始|走过2024,来源:腾讯新闻

【5】2024年3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卧底30天揭露催收乱象,重拳之下,2025催收会有如何改
...了这个行业最阴暗的一面:恐吓、骚扰、泄露隐私,甚至对债务人家属和同事进行网络暴力。在这些催收公司眼中,债务人早已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是被异化为"待处理"的数据。仔细梳理这
2024-11-18 10:52:00
...务集中清理工作。在不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通过确保债务人讲真话、守信用,让债权人能公平地拿回一些钱。有专人负责帮债务人跟债权人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宽限。让那些真正有诚意
2024-09-18 09:36:00
永雄“崩塌”之后:湖南多家催收企业被定性为恶势力集团,催动行业转型
...。此外,《指引》明确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应只向债务人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指引》表示,金融机构宜优先选用业界声誉较好、自觉遵守本规范、接受相关行业自律组织管理的第三方
2024-05-17 09:55:00
承信科技的催收生意:骚扰他人或涉嫌侵犯隐私,暴力模式隐患重重
...么?据披露,一旦业务被分配,催收专家将首先致电拖欠债务人,就还款时间和金额等事项进行沟通。如果催收专家无法通过电话联系到拖欠债务人,将尝试债务人先前提供的紧急联系电话、家庭号
2023-04-19 11:11:00
被暴力催收“毁掉”的年轻人:不止一次想自杀
...据回款额度会拿到一定比例的抽成。L先生介绍,在拿到债务人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后,会直接打电话到号码所在的电信运营商,要求查一下名下有没有其他的手机号码,然后就可以拿到债务人更换后
2023-06-21 11:50:00
起底永雄催收(下)|创始人曾捐亿元办学建楼任院长,呼吁立法寻正名
...法律,其进行催收作业时不光打电话催告、谈判等,还帮债务人找工作,想办法让其有能力偿还债务,使其个人信用评级不下降。据湘潭大学官方信息,2018年7月1日,香港太平绅士、香港城
2023-06-06 12:53:00
金融机构应审慎开展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
...家标准正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拟进一步加强对债权人、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该标准或将于三季度发布。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协会)在北京召开“催收国家标准研制与
2023-05-28 11:51:00
年入7.58亿的催收巨鳄倒下后:从暴力到纾困,负债人迎新转机
...天24小时不间断打电话。还有公司利用大数据,能精准定位债务人的社交圈。据黑猫投诉平台统计,2019年催收投诉达到71万条。有债务人反映,一天接到几十个催收电话是常态,亲戚、同
2024-11-26 11:22:00
起底永雄集团:前员工讲述“催收巨头”的高佣金和“擦边球”
...有出警中心logo墙的背景前,穿着公安制服录制了一段向债务人催债的视频,声称“债权人已经向警方报案,如果债务人不还钱,就准备抓人”。此外,永雄集团长沙总部被安徽警方冻结了数千
2023-06-03 15: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乘智而上、逐绿而进 重庆市工业绿效码2.0版本正式上线
近年来,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正逐步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为实现“双碳”战略带来了新机遇。当算力遇见减碳
2025-09-08 13:41:00
合肥八旬老人走失树林后获救
大皖新闻讯 “找到了!”“不怕不怕!找到了!”空中传来的好消息,让地面正焦急搜寻的合肥公安民警和救援人员精神一振,大家迅速冲向树林深处
2025-09-08 13:24:00
主人去世后狗守在家中不愿离开 重庆一社居委回应:“老人去世一周后才被发现”的说法不属实
大皖新闻讯 70多岁的主人离世后,狗守在主人的家中不愿离去,瘦成皮包骨头、皮肤溃烂,最终被动物救助机构收养,并被取名为“忠忠”
2025-09-08 13:24:00
中国移动“三个一”服务暖心高效 三分钟化解用户难题
日前,在中国移动苏州太仓新华东路服务厅的意见簿上,一则特殊的“感谢信”引起关注。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务工人员写下了自己从焦虑无助到满意安心的服务体验转变
2025-09-08 12:42:00
专车温暖学子返校路 ——“回家啦”
9月6日,为保障学生安全、便捷返校,校(院)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推出“暖心专车接站”服务,安排车辆循环往返于地铁站和宿舍区之间
2025-09-08 12:26:00
“百万票选”军训服买家秀来了!多名学生晒图“好看 爱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9月6日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发现,多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大一新生纷纷在网上晒出军训上身图
2025-09-08 09:04:00
9月7日市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今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于9月3日18时结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即将开始,根据考生报考类型
2025-09-08 07:34:00
9月,伴随着学校开学,不少学校附近的房屋租赁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有的家长为了就近送孩子上学租房,有的大学生为了享有更加独立的空间在校外租房
2025-09-08 07:37:00
健康证,本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防线,如今却被明码标价,成为二十多元就能买到的行业“通行证”。假健康证泛滥,仅关注“一纸真假”
2025-09-08 07:38:00
近日,各大高校进入开学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两所高校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受到大家的关注
2025-09-08 07:38:00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用心呵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种新生业态的兴起,未成年人做出民事法律的行为不断引起争执和思考。例如网上游戏
2025-09-08 07:3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轩记者王茸)9月4日中午,两辆轿车在栖霞区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火情,正巧路过的林国凯见状立刻停下车,将被困司机从驾驶室里拽了出来
2025-09-08 07:42: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9月7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与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位于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的今世缘酒业总部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5-09-08 07:43:00
“心有理想,势不可当!”南工程新生开学,3个“李想”惊喜相遇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姜静)9月7日,南京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现场
2025-09-08 07:43:00
时隔近3年,又拍到了!
时隔近3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我国再迎“红月亮”如果凌晨您好梦正酣错过了这场天文奇观也别着急我们拍到啦快来一起欣赏一下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影 郭亮
2025-09-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