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跨越4000公里,吉大三院为患者架起生命希望的桥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1 12:38: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近日,吉大三院神经外科接诊了一名巨大听神经瘤的患者,该患者来自该院援疆的对口支援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据了解,吉大三院援疆派驻专家对患者进行了初步评估,综合考虑当地诊疗条件后,发起两院远程会诊,由于该患者肿瘤巨大,已经压迫了脑干的生命中枢,必须尽快手术切除肿瘤,否则危及生命。

跨越4000公里,吉大三院为患者架起生命希望的桥梁

经过医院颅底外科团队的多次会诊和详细的病情分析,为患者制定了手术方案,患者及家属在了解吉大三院在该领域内的专业诊治水平及制定的诊疗方案后,毅然决然跨越4000公里,乘火车70余小时,来到吉大三院就诊。

患者入院后,吉大三院高宇飞副院长、赵航副主任团队积极完善术前检查,通过多模态三维重建,展现巨大肿瘤对脑干及重要神经的挤压移位情况,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力争通过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术中电生理检测技术,在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前提下,实现肿瘤全切,手术难度巨大,这无疑是对整个团队的考验。

神经外科颅底团队经过6小时的奋战,完美切除全部肿瘤,并且实现重要神经全部解剖保留,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供有力保障,术后患者恢复一切顺利,目前已康复出院。

跨越4000公里,吉大三院为患者架起生命希望的桥梁

据介绍,新疆六院是吉大三院对口支援单位,医院先后共派出16人次,派驻总时长为128个月,协助新疆六院顺利通过三甲评审成为骨科三甲医院,同时成立骨科实验中心。

“未来,我院也会加强与各医联体单位的协作,通过双向转诊让更多的患者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工作人员说。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图片由医院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1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黔医院多学科珠联璧合巧拆“跨域蘑菇瘤”
...科如此深度合作,没想到沟通如此顺畅。MDT模式如同一座桥梁,跨越了科室间的壁垒,使我们能够全神贯注地为患者排忧解难。”王磊教授也是MDT模式的积极推动者。他牵头组建了贵阳院际
2025-07-11 21:58:00
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巧用“大脑GPS”为患者精准除瘤
...神经导航+肿瘤荧光技术,精准切除肿瘤,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3个月前,患者小刘(化名)做了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切除手术。近期,他出现严重呕吐、脖子僵硬、饮食困难等情况,且只
2024-03-19 19:11:00
【天使风采】坚守临床一线的“生命守护者”——泰安市肿瘤医院放疗三科艾双丽
...一道道守护生命的防线。她就是艾双丽!用沟通构筑护患桥梁艾双丽凭借丰富的护理经验,为肿瘤患者提供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她深知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着身心双重压力,因此总是用温柔的
2025-06-19 11:31:00
颅脑肿瘤精尖技术,引领生命新希望——让高难度手术常规化
...、术中实时导航及多模态重建为复杂垂体瘤手术保驾护航患者1:男性,46岁 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双眼视物不清12小时”入院。入院检查显示巨大垂体腺瘤,大小为4.5×4×4cm
2024-09-19 17:04:00
警惕!嗅觉、听觉下降背后竟是罕见肿瘤“作怪” 重医附二院成功挑战两例罕见肿瘤
...神经外科接诊了两位从其他医院耳鼻喉科转来的“奇怪”患者,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竟藏着两大罕见神经肿瘤:嗅神经母细胞瘤与2型神经纤维瘤病。一个拳头大的肿瘤从鼻子长到了脑袋里
2024-08-30 17:33:00
在手指大的脑干区域“舞刀弄枪”
...寻找着平衡。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肿瘤一病区主任吴震查看患者影像资料。 “找到我这里的,都是疑难杂症”脑膜瘤、颅底疑难杂症、脑干肿瘤、颅底肿瘤……这些都是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肿瘤一病
2023-08-18 14:33:00
搜狐医药 | “牛奶咖啡斑”下的生命之困!神经纤维瘤病诊疗困境如何解?
...维瘤病(NF),这个听起来陌生的罕见病,正困扰着许多患者和家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刘丕楠教授告诉搜狐健康,NF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
2025-05-17 06:21: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让可逆性痴呆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发展侧记吴舒琴实施高难度颅底肿瘤手术,让卧床脑积水患者实现自行走路……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他们艺高人胆
2023-02-14 04:07:00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精准诊治让患者重获新生
...病危,发病率仅千万分之一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精准诊治让患者重获新生今年年初,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团队携手合作,成功诊治了一名罕见的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血管活性
2025-02-28 21: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