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07 03:09:00 来源:康之道

“人到了五十,是真的跟四十岁不一样啊。”

老徐今年身体总出现一些小毛病,虽然说不上要住院,但看医生拿药的频率是高了,而且刚过50岁就小问题不断,以后还得了?

相信不少中老年人也像老徐一样有过同样的苦恼,到了50岁以后,身体就陆续出现各种信号,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一、55-65岁是寿命关键期,小心疾病就找上门

50岁后人生过半,这个阶段也被认为是重要的人生节点,《美国医学会杂志》就曾发布过相关研究,当时美国研究员对不同种族的中年女性进行了长达20年的随访调查,发现55岁时,有20%的女性出现明显的健康水平下降,而55-65岁这关键的10年将是决定晚年是否健康长寿的关键期。

确实很多人50岁后,身体机能衰退感明显,就连疾病的发生率也会越来越高,而其中原因和这3方面离不开关系: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一是免疫力开始下降,影响中老年人各个器官机能不断衰退,加上代谢速率的下降,让很多细菌、病毒入侵更加容易,于是疾病就来了。

二是中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陪伴,加上不断脱节的社会生活,很容易出现精神孤独,心灵空虚,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也会给疾病可乘之机。

三是养生方法的不注意,过度相信保健品功效,没病反而可能吃出病。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二、身体出现6个信号别大意!

衰老是年龄增长过程中正常生理变化,会给人体的多个系统和器官带来潜移默化的退行性影响,尤其是在50岁这个关键的时间段,身体的衰老信号也会越来越明显。

1、频繁便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肠胃功能也会不断下降,消化吸收速率变慢,有些人还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肠道菌群失衡还会增加便秘几率。

2、愈发乏力

其实从30岁开始,人的肌肉就已经开始逐渐流失,随着年龄增长,肌肉流失速率越来越快,60岁以后,肌肉年减少率将达到3-5%。抓握、行走等动作会愈发乏力,提示着衰老在加剧。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3、步速下降

走路状态也能反映衰老情况,正常人走路步速在0.9米/秒左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各方面不断衰退,也会影响步速的保持,所以步速的下降也是衰老重要表现。

4、牙齿变长

随着年纪增长,口腔问题也接踵而来,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咬合力下降甚至出现牙隐裂、掉牙等情况也会变得常见。而且很多人在40岁后,牙齿会比以前好像“长长了”,真相其实不是牙齿长,可能是牙龈在萎缩。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5、关节疼痛

关节出现问题也是衰老一大标注,很多人年轻时身体灵活的关节,在衰老到来是会变得活动受限,甚至随季节变化,温差还可能出现疼痛。

6、反应迟钝

大脑是最容易受衰老影响的部位,中老年人的脑神经细胞会不断死亡,使得各个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经常表现为反应迟缓、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甚至认知、注意力等功能也会下降。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三、这4个减寿习惯,希望你一个也没占

年龄的增长,往往伴随着很多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最终反映到寿命长短上,日本老年学家秋山博子博士认为,人的寿命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想要长寿,要从生活方方面面做起,而且据调查,很多长寿老人往往在50岁后就开始有意避免以下四件事:

1、久坐不动

一般认为超过3小时不动就可以认为是久坐,特别是上班族,经常电脑前工作,长时间坐着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增加下肢血栓风险,如果血栓脱落甚至可能引起肺梗死或猝死的可能。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加上血液循环不畅还会影响全身血液粘稠度,影响心脑供血异常,增加心脑血管风险,而且久坐还会增加腰椎负担,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2、缺乏运动

身体得不到有效锻炼,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气血运行和肌肉流失,身体的免疫机制也会变弱,无法抵御细菌或者病毒侵袭。

随着代谢能力的下降,血管的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定期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减少负面情绪,可以让机体更长久的保持健康。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3、频繁熬夜

熬夜是加速衰老的重要因素,而且长期熬夜还会影响作息节律,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很多人熬夜后会出现皮肤暗沉、细纹,黑眼圈和眼袋等老化问题,甚至因此免疫力降低,造成体内激素分泌紊乱,情绪也容易暴躁或低落,记忆力也会受影响。

4、爱发脾气

情绪对健康长寿也有一定影响,试想一个人如果经常爱发脾气,或者焦虑暴躁,会导致体内荷尔蒙异常分泌,影响心脏功能,对于代谢和免疫系统也会有影响,所以保持积极的心态,轻松的心情,减少压力负担,也有助于健康长寿。

医生:人过五十,身体频繁出现这六个警示,建议及时休息,别大意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健康寿命受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习惯影响,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坏习惯可能正在摧毁我们的健康,所以如果你也有上述情况的,尽早改掉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1]《55~65岁是承上启下的“长寿关键期”,这10年请做好5件事!》.中国医学论坛报.2022-03-06.

[2]《60-70岁是“长寿关键期”!做好6件事,长寿不请自来!》 .健康时报.2023-12-18.

[3]《新的一年集齐这8个“增寿习惯”,研究发现:预计延寿20年!》.四川疾控.2024-01-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医生提醒:若眉毛出现这3个异常变化,别大意
...治疗和管理。医生提醒:若眉毛出现这3个异常变化,别大意1、容易掉落如果你发现自己日常脱发不多,但眉毛却频繁脱落,那就要警惕了。眉毛的稀疏与脱落可能暗示着身体的免疫功能出现问题
2023-10-30 06:17:00
耳朵有折痕,嘴巴发紫是心脏不好?医生提醒:建议去检查,别大意
在一个平凡的周末,张伯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正和朋友们享受着久违的茶余饭后时光。突然,他的一个老友指着他的耳朵说:‘你知道吗?你耳朵上的那个折痕可能预示着心脏问题。’张伯伯一笑
2024-01-30 11:31:00
肝不好的人容易有“一青二红三黄”,遇到了千万别大意,抓紧自查
在日常生活中,肝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负责多种生理功能,如代谢、解毒和储能等。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饮食不规律、压力大和饮酒过量等因素
2024-10-10 12:13:00
特别爱嗑瓜子花生是嘴馋吗?医生:身体这是在发出预警,不要大意
今年11月份,一位23岁的年轻人,小官,突然出现了恶心和呕吐,意识模糊,无法进行正常对话,还伴有异常的精神和行为表现。起初,医生们认为他可能患有高氨血症,并采取了降低血氨水平的治
2024-04-08 06:55:00
再三提醒:癌细胞转移扩散前,身体常会有4个信号,千万别大意!
罗伯特,一位60岁的退休教师,首次感到不可解释的疲劳和轻微的背痛时,他以为这仅仅是老年的常态。几个月后,当体重无缘无故下降,他开始担心,但仍未寻求医疗帮助。直到一年后,当他终于无
2024-05-28 17:36:00
脑外伤术后莫大意,这些事情不能做
李秀娜 河池市中医医院大脑是我们人体的“指挥部”,颅脑受损伤后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我们整个机体的运作甚至威胁生命。脑外伤手术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医疗程序,患者在手术后需要特
2024-04-13 05:53:00
人过了50岁,身体频繁出现这4种预警,要及时休息,别大意
...,给我们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你需要及时休息了,别大意!一、第一种预警信号:异常疲劳和持久性疲劳异常疲劳和持久性疲劳是人过了50岁后常见的身体预警信号之一。许多人会感到比平时
2024-10-22 09:23:00
莫大意,“马上脑梗”的人,脸上有4个信号,1分钟自测,早预防
在一个平静的早晨,60岁的李伯像往常一样在小区的绿荫道上慢跑。作为一位退休老师,他一生严谨、有序,对健康的关注从未松懾。李伯相信,只要每天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老年
2024-02-25 13:31:00
头皮长疙瘩和脓包,或是这3种病在求救,并非排毒,别大意
...老是长疙瘩和脓包,或是这3种病在求救,并非排毒,别大意 - 妇产科李医生聊健康—2023-12-1215:56
2024-05-30 10:4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
胃溃疡,你真的了解吗?
“一饿就胃疼,吃点东西就缓解”“饭后半小时胃隐隐作痛”,很多人有此经历,却以为是“胃炎”或“吃错东西”,随便吃胃药应付
2025-11-08 05:24:00
重症肺炎的“隐形杀手”如何打破免疫防线
重症肺炎是重症医学科(ICU)最棘手的挑战之一。当普通肺炎突破人体免疫防线,发展为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时,这场与病原体的“战争”便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
2025-11-08 05:24:00
拔罐养生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拔罐是流传千年的中医养生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温和调理的特点,但是很多人忽视护理细节,没达到养生效果,引发皮肤损伤、邪气入侵等问题
2025-11-08 05:24:00
深呼吸真的能减压吗?科学原理揭秘
面对堆积的事务、突发的挑战,不少人会下意识地叹口气或做几次深呼吸,随后便感觉紧绷的神经稍有舒缓。但也有人疑惑:这不过是简单的呼吸动作
2025-11-08 05:24:00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病因与诊疗进展:聚焦扁桃体与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及心血管健康。其中,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