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要做一粒好种子”(暖闻热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30 06:1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孙海天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30日 第 05 版)

【人物】南繁种业科学家

【故事】海南三亚崖州湾边,垄纵沟横,良田万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就坐落在这里。每年冬春,来自全国数百家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汇聚于此,从事农作物繁育工作,“南繁”由此得名。这里充足的光热像“加速器”:温带地区需要10年才能产出的育种成果,在南繁可能只要3年。一代代南繁科学家俯身田野,箪食瓢饮、细心钻研,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品种中70%以上经过了南繁基地培育。

【点评】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早年间南繁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每天要砍柴做饭,时常因下雨没柴烧火而吃不上热饭;为防止当地散养的家畜家禽破坏农作物,只能在田间搭一个草棚,横几块木板当床,一待就是半个月;生病了,仍然带着满满一箱子药坚持到南繁育种……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代又一代南繁育种人的身上。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袁隆平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南繁种业科学家在学术界垦荒、在大地上躬耕,用言行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优良品种拥有抗病虫、产量高、品质优等特性,能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保障粮食稳产丰产,有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为了将原产于西北内陆的哈密瓜推广到南方沿海地区种植,吴明珠像候鸟一样,在海南和新疆之间“迁徙”,年复一年地进行着育种研究。“日出就干活,一直干到日落。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李登海就这样在南繁的玉米地里度过了40多个春节,见证杂交玉米从亩产不足700公斤到1600公斤的飞跃。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种业科技创新的故事不胜枚举。一代代农业科学家怀揣梦想、接续奋斗,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广袤大地上的累累硕果,让一粒粒“好种子”长出五谷丰登、家给人足,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当前,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为中心,种业创新、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正加快建设。3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10个院士创新团队、10余所知名高校分支机构……“南繁硅谷”发展蒸蒸日上,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完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其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各个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是必然要求。放眼望去,从国产大飞机、国产航母等大国重器,到5G应用、清洁能源等先进技术,再到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成果,近年来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的产物,也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孕育“良种”。一粒粒“好种子”撒向科创沃土,将会长出创新密林,结出累累硕果。

“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广大科研人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一定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托举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制种基地。”王仕明说。从利用当地气候加代繁育到常年种子研发,从分散科研到集群协同,从育种到制种再到种业全产业链,依托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正不断刷新中国种业的底色。201
2025-08-03 14:56:00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产业集群,推动好品种、好技术快速落地,助力攥牢中国种子、端牢中国饭碗。◇“在这里不用专门和育种家约时间,走到田间地头就能找到人交流。”她欣喜地说,在这里一天添加的微信好友数量
2024-07-28 20:22:00
AI下田 种业上分 看AI训练师如何给棉花“刷脸打卡”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在科研育种加代、应急种子生产、制种
2025-02-27 23:01:00
以南繁作支撑打造“陕西新粮仓”
...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 榆林是全国最佳种子生产优生区之一,也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目前已建成种子生产基地16万亩,其中玉米4.2万亩、马铃薯8万亩,均稳居陕西
2023-09-21 01:11:00
打造南繁硅谷 三亚这样发力
...的共鸣。据了解,升级优化南繁服务体系中,三亚通过建种子烘干仓储、配套服务区、南繁综合服务中心、南繁科研基地人才小院等设施提升南繁硬件配套服务能力,为南繁单位提供田间共享服务。
2024-03-17 16:17:00
良种一粒重千钧(人民时评)
...被选育出来,增添着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小种子能发挥大效能,小作物能长成大产业。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优质短季棉……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
2024-01-15 06:31:0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海南考察南繁科研育种工作,小小的种子在总书记心里的分量始终是沉甸甸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
2023-02-21 11:48:00
...审批效率,落实一站式办理、网上审批等便利措施,提高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等审批事项办理效率。另外,省农业农村厅、社保(医保)中心与29省(区市)南繁办共同推进异地
2024-02-01 03:40:00
寻找新质生产力 | 智慧南繁CRO育种新模式 不来海南一样可育种
...式的推行、完善,梦想终成真。在3月17日举行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多家企业签约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探路智慧南繁,推进种业
2024-03-17 19: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举办国防教育演讲比赛
鲁网11月12日讯为厚植少年儿童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强国必有我”的远大理想,11月12日,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举办以“童心向国防
2025-11-12 16:32:00
鲁网11月12日讯平邑县郑城镇作为著名的"药材之乡",近年来依托金银花、山楂、党参等特色中药材种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2025-11-12 16:32:00
徐家楼街道宅子村背街小巷硬化工程续工 补齐民生道路短板
鲁网11月12日讯“以前这条小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终于要修了,以后出门可方便多了!”看着施工队进场划线、清理路面
2025-11-12 16:32:00
大皖新闻讯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怎样提升,产业培育有哪些创新举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安徽工业如何绿色低碳转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怎样发展壮大……在11月12日上午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2 16:33: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东方御园社区开展“文化惠民 情暖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拉近邻里情谊,近日,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东方御园社区联合九歌梆子剧团开展“文化惠民 情暖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2025-11-12 16:34: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师生在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竞赛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学院财经系教师郝天齐
2025-11-12 16:34:00
雨污分流“小切口” 托起万家庄村“大幸福”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的街头巷尾多了一道道忙碌的施工身影,挖掘机有序作业,工人们正加紧铺设地下管网
2025-11-12 16:34:00
鲁网11月12日讯为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近日,济宁市汶上县苑庄镇组织工作人员以入户走访的方式深入开展排查矛盾纠纷与普法宣传工作
2025-11-12 16:34:00
鲁网11月12日讯“这张‘食品经营许可简易续证’的明白纸,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生意一忙,真容易忘了证照到期这回事。”在青岛市崂山区海信·财智谷食百味美食城
2025-11-12 16:35:00
信阳:委员下沉网格 居民幸福满格丨贯彻落实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从争论不休的“飞线充电”难题,到引进第三方公司新建11处充电桩;从搭建政企平台,到推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信阳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2025-11-12 16:35:00
全会精神“声”入人心 泰安高新区石灰官庄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0日,石灰官庄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学思践悟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共建社区”主题宣讲活动,用“接地气
2025-11-12 16:36: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在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消防安全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8日,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消防安全技能大赛在日照落幕。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组建的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
2025-11-12 16:36:00
鲁网11月12日讯深秋时节,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的田野间生机盎然,翠绿的西兰花、金黄的生姜、雪白的山药陆续进入采收期,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2025-11-12 16:36:00
中新经纬11月12日电 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着力提升风光氢储协同发展水平
2025-11-12 16:36:00
十一月“绿色行动”暖民心,六里桥街道保利益丰社区420公斤闲置物“焕新重生”
十一月前夕,六里桥街道保利益丰社区以“民声”为哨,聚焦垃圾分类痛点,创新推出“资源回收,变废为宝”主题服务活动。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旧衣堆积难处理”问题
2025-11-12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