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400亿元”“织金洞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累计消除14.57万人返贫风险”……在今日召开的“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毕节专场”上,一连串扎实的数据勾勒出毕节市“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脉络。
然而,比经济总量的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毕节为“发展”二字重新定义的深刻转变。这份答卷的珍贵,不仅在于数字,更在于其多维立体、相融共生的高质量路径。
循着“四化”建设的轨迹,工业投资的强劲增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步提升比翼齐飞;城镇化率的数字变迁与“四改”工程下的城市更新相映成趣。尤为动人的是农业现代化与旅游产业化的突破——肉牛、天麻等“土特产”做成了大产业,凉爽气候、独特景观变成了“热经济”,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毕节实践。
发展的温度,终须由民生福祉来丈量。“十四五”期间,毕节将八成以上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从新增16.5万个教育学位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从城镇新增就业34.35万人到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升,一系列举措清晰标注了毕节发展的价值坐标:增长是包容的增长,发展是普惠的发展。在这里,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同频共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检验发展成效的最终标尺。
发展的智慧,在于内外兼修、汇聚合力。毕节通过“地域 领域”组团式帮扶,推动从局部支援向全域赋能跃升;同时,以“贵人服务·毕须办”品牌和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内在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从“中国光彩事业毕节行”引入的资本活水,到覆盖全县的医疗教育网络,毕节卓有成效的实践,展现了其整合资源、协同推进的系统思维。
尤为可贵的是,毕节以营造林415.51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防治水土流失3552.85平方公里的三重守护,筑起了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将绿色发展从本地实践升华为区域使命。
面向“十五五”的新征程,毕节正扬帆起航,将“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旗帜举得更高,以县域为重点打造增长极,实施一批强支撑、利长远的工业项目,挺起以综合能源、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化工为主导的产业脊梁,全力构建根植于毕节沃土、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毕节的答卷证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通往高质量发展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
文案/杨阳萌
主播/冷赛楠
视频/董婧珣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