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列车长职业生涯最后一个春运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13 06: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火车就是我第二个家!”

列车长职业生涯最后一个春运

列车长职业生涯最后一个春运

李艳最后一次春运值守,向乘客送上新年祝福。

记者 杨怡微 文 张之冰 摄

大年初三,G7502次列车车厢内人声鼎沸。李艳穿梭其中,时而查验旅客车票、时而解答旅客疑问……每一次弯腰、每一句问候,都饱含了老铁路人的质朴与诚恳。

今年春运,对50岁的列车长李艳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她职业生涯中坚守的最后一个春运。“30年铁路生涯,我见证了铁路发展的点点滴滴——从绿皮车到高速动车,从纸质车票到电子客票,从人工检票到自助闸机……”李艳说着,手缓缓抚过车厢软座的靠背,像是在和老朋友告别。

“绿皮”: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1994年,20岁的李艳怀揣着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加入了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客运段。“上世纪90年代,‘绿皮车’算是高档的交通工具,乘火车是令人向往的事儿。”她回忆说,“记得刚工作时,值乘的每趟普速列车几乎都挤满乘客,特别是春运时,过道上、座位下、厕所边上……车厢里都是归家心切的人。”

李艳在值乘生涯中,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乘客,也碰到过各式各样的要求,“有乘客要休息,我就劝导身边乘客小声说话;有乘客结伴出行希望坐一起,我就尽量帮他们协调座位……”

李艳坦言:“在许多人眼里,列车乘务工作就是‘开开门、扫扫地’,但事实上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检票上车时,她耐心提醒每位旅客注意脚下安全,并重点关注老幼病残及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列车启动后,她认真登记每一位旅客的目的地信息;列车平稳行驶时,她忙碌于为旅客提供各种服务,整理行李架、送水、扫地;到站前,她及时提醒旅客做好下车准备……这一点一滴都关系到旅客的出行安全和旅途心情,李艳一坚持就是30个春秋。

接棒:“杭客”精神代代传承

进入21世纪,列车速度不断提升,客车车辆不断升级。一批批“绿皮车”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速度更快、设施更先进的高铁动车。

2009年,李艳迎来新挑战——从列车员晋升为列车长,负责值乘高铁列车。

与她熟悉的“绿皮车”相比,高铁列车就像展翅飞翔的雄鹰,速度快、设施齐全、舒适度高。高铁值乘也对列车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艳需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新规定,确保带领整个班组做好服务和保障。

她把车厢变成讲台,从车门处如何放置警示带、安全踏板,到车门如何立岗;从如何使用三角钥匙,到车厢如何做安全宣传……她一遍遍演示、一步步指导,手把手教,直到“徒弟”全部学会。

李艳笑着说:“带徒弟就像种地,我希望他们茁壮成长,成熟一茬再培育一茬。”李艳还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近年来她培养出的客运精英,不少已走上管理岗位,“他们从前是徒弟,现在是师傅,希望‘杭客’服务理念和业务知识能一代代传下去,让铁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见证:有种“年味儿”叫坚守

按照排班计划,今年春节期间,李艳再次坚守在高铁列车长的岗位上。对她来说,春节不仅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履行职责、服务旅客的时刻。

“我们通常是工作三天休息两天,换句话说有超过一半时间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李艳一边在车厢里巡视,一边对记者说,“火车就是我第二个家!”

当被问及多年春节不回家,家人是否有抱怨时,李艳笑了:“全家都是铁路人,他们懂我!”

李艳的父母退休前是铁路工务段的职工,她的丈夫现在是铁路乔司站的一名调度员。“对铁路人来说,春节期间能让更多人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回家团圆,舍小家,值得!”说着,李艳的眼眶有些湿润,“很感谢父母、家人这么多年来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窗外寒意浓浓,车内暖意融融。“我希望把这份情怀传递给更多铁路人。即便我不再身着制服,心仍随列车飞驰。”李艳眺望窗外,脸上写着不舍与憧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家人包饺子看春晚是列车员的奢望
...束只剩5天,距他荣休只剩35天。他属龙,名字里也有龙,职业生涯里参加了28年春运,而作为列车员则是25年,今年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运。单亦龙是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的一名列车长,今年
2024-03-01 04:02:00
合肥客运段列车长刘干:35年春运路上的守护者
...佩党徽的K1071次列车长刘干快步穿过车厢连接处,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35次投身春运“大考”。1990年,18岁的刘干成为阜阳至北京西线列车员,从绿皮车时代帮旅客扛行李的“小刘
2025-02-16 11:44:00
在飞驰的列车上 她们托起新生命
...伴都不太一样。而对于李雪榕和谭春梅来说,这也是她们职业生涯中最为特别的一段。她们告诉记者,虽然不想过多地打扰这一家人,但为了得到母子平安的确切消息,她们随后联系了孩子的爸爸。
2023-12-07 02:25:00
蓉港高铁首发 歌声唱响车厢
...28岁的周弋乔是成都客运段南线动车队列车长,这已是她职业生涯的第9年。作为成都与香港之间的首班高铁,蓉港高铁承载了两地市民的殷切期盼和两地拓展交流的重任,而对于曾参与成渝城际
2023-12-26 01:46:00
除夕,我在岗位“守岁”(组图)
...最后一班春运岗,让更多人平安回家过年团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老吴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动车组列车驶入天津动车所检修库。(杨宝森/摄)新年除夕,有的
2023-01-22 12:16:00
...临客列车长,这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43个春运,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你好,车长,请问餐车往哪边走?”“你好,车长,我买的是到杭州南的车票,现在想去上海,能不能补票?
2025-02-17 13:49:00
屈保良:站好最后一班岗  无愧“警察”称号
...转自:山西晚报在绿皮车上值乘17年,身为乘警的他迎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屈保良:站好最后一班岗 无愧“警察”称号1月16日,腊月廿五,凌晨5时许,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大同
2023-02-01 06:48:00
...今年春运结束后不久,他将正式退休,为自己29年的铁路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与人们熟知的列车员不同,韦克珊的服务对象并非旅客,而是铁路职工。在黔桂铁路线上,有许多小站隐藏在群
2024-02-19 01:39:00
合肥客运段列车员“龙哥”:“退休了也要战斗到春运收官”
...“有个突发情况,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在38年的铁路职业生涯中,张金龙一直从事列车乘务工作,在班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龙哥”。绿皮车非空调车时代,为了旅客上车能喝上开水,寒来暑
2024-02-22 16:2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