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每年近5000万吨建筑垃圾,最终都去哪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06 06: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依靠资源化利用、项目回填利用等方式,青岛建筑垃圾实现年产年清

每年近5000万吨建筑垃圾,最终都去哪了?

每年近5000万吨建筑垃圾,最终都去哪了?

■在绿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置车间,设备在高速运转。 贾 臻 摄

每年近5000万吨建筑垃圾,最终都去哪了?

■为节能减排,绿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处置车间里的所有车辆都为电动车。

每年近5000万吨建筑垃圾,最终都去哪了?

■犁沟山生态修复后,处处鸟语花香绿意盎然。

每年近5000万吨建筑垃圾,最终都去哪了?

■犁沟山生态修复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4800万吨,这个数字是青岛2022年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量。这些建筑垃圾,如果堆放在地面上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量和场景?

如果按照把1万吨建筑垃圾堆1米高需要占用一亩土地的标准来核算的话,4800万吨建筑垃圾需要占用4800亩土地资源,相当于40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如果将其堆在标准足球场大小的一块地上,高度将会超过7000米;如果以胶州湾隧道的土方量为计量单位,4800万吨的建筑垃圾相当于开挖了20次海底隧道。

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随着青岛城市规模的扩大,最近几年,青岛的建筑垃圾产生量每年都在5000万吨左右。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量,如果处置不当,将会严重影响人居环境。

青岛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都去哪了?青岛如何探索出自己的路径实现建筑垃圾的年产年清?在“双碳”、绿色发展目标下,青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如何抓住“机遇之窗”,重塑建筑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五个零循环体系”实现零碳排放:

给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青岛方案”

一个实现建筑垃圾100%利用、将建筑垃圾“吃干榨净”,同时又实现“零碳”的产业园区,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位于李沧区滨海路36号的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这样的场景:没有粉碎建筑垃圾时产生的粉尘,有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还有在园区内缓缓流动的水渠。如果不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一辆辆装载着建筑垃圾的工程车,以及运输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后产生的混凝土的车辆,很难将这里与“垃圾”两个字联系起来。

“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生产研发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上一个产品的‘废料’,要变成下一个产品的‘原料’。以循环再生理念为核心,通过精细化处置和精准化利用,在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同时,实现园区零垃圾、零废水、零废气、零废热、零能耗‘五个零循环体系’的零碳排放。”陈勇说。

走进绿帆建筑废物资源化综合处置车间,根据物料的尺寸、质量等不同特点,厂房内的破碎设备、分拣设备、风选机、电磁除铁器等“各显神通”,对每天来自青岛各地的约1万余吨建筑垃圾,通过分类、剔除及粉碎等工序,最终将一部分骨料制作成商业混凝土,运往各工程项目再次使用;而另外一部分建材原材料则会在建材加工生产区内加工生产,变为板材、粉煤灰蒸压砖以及PC预制构件后,运用到各大项目工程中去。

提到园区在“零垃圾、零废水、零废气、零废热、零能耗”“五个零循环体系”下实现的零碳排放,陈勇“如数家珍”——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以全部实现回收,作为掺合料用于混凝土和墙板的生产,或者用于粉煤灰蒸压砖和水稳基配碎石的生产;在废水回收方面,园区除了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再循环利用外,清洗骨料废水中的泥沙也被回收用于生产快干高强防水的水稳基配碎石,或与红砖骨料混合生产粉煤灰蒸压砖。为了节水,园区内还设计了雨水收集渠,将收集的雨水经处理后用于生产。在废热回收方面,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一次蒸汽用于磁悬浮发电,二次蒸汽用于PC蒸氧室以及海水淡化系统,产生的高温淡化海水可以为附近的居民小区供暖供热水,三次蒸汽经蒸汽发生器后变成高压蒸汽,用于生产板材和粉煤灰蒸压砖;在废热回收方面,园区设计了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与海水淡化系统相结合,在烟囱内增加了海水循环系统,将烟气降温至40摄氏度的同时,也预热了海水,实现了无色无热无味的烟气排放,为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贡献了力量;在能耗控制方面,项目采用了光伏一体化设计,二期工程将在厂房建筑屋顶以及南立面铺设光伏板,发电总量可解决生产和照明的用电需求。同时场内所有的混凝土搅拌车都将采用电动车,利用厂区内光伏绿电充电,实现整个园区的零碳能源系统建设。“我们园区年处理建筑垃圾的能力可达到500万吨,节约天然骨料砂石470万吨,大大缓解砂石过度采集的现状,并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万吨。”陈勇告诉记者。

在青岛,像绿帆这样致力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并不是个例。这些企业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也正在向外输出。以绿帆为例,目前正在与国内多家企业洽谈产业园区整体输出方案,为其他城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青岛方案”。同时,还将建设检测研发技术服务中心,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低碳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在青岛城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限公司,已经破题建筑垃圾混入金属、木屑以及生活垃圾等杂质影响资源化利用的难题,研发的快速分拣设备可以将混有多种杂质的建筑垃圾分拣为轻质物、腐殖土、砖块、大石块和树枝树叶,再分别利用,该技术也已经输出到国内多家企业。

据市建筑节能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姜磊介绍,自2013年《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条例》正式实施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青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长足发展。“目前,青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由最初的8家增加到59家。2022年,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完成3744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连续四年超过70%,远超全国城市40%的平均水平。”姜磊说。

综合回填利用:

实现生态修复,助力项目建设

2022年,全市建筑垃圾共产生4800万吨,其中资源化利用3744万吨,剩下的1000多万吨建筑垃圾去了哪里?

“建筑垃圾分为工程渣土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几类。青岛建筑垃圾主要通过资源化利用,生产再生骨料、建材等产品回用到建设工程。除资源化利用部分之外,其余部分主要依托工程回填、堆坡造景、山体矿坑恢复等方式开展综合利用。”市环境卫生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臧传龙给出了答案。

草长莺飞四月天,平度犁沟山迎来了一年中最生机勃勃的季节。徜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和花园,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在开展生态修复前,这里却是一个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山。

据青岛北苑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生竹军介绍,平度犁沟山是一个废弃矿山,曾经是当地花岗岩的最大产地。由于历史上的无序开采,原有绿色植被荡然无存,山体满目疮痍,矿坑碎石遍地,寸草不生,遇风便是尘土飞扬,成为令人头疼的风口子、沙窝子,给犁沟山造成了难以抚平的巨大“伤疤”,千疮百孔的山体,成为当地的一害。

“面对犁沟山生态破坏带来的恶果,我们发挥专业优势,着手对犁沟山开展复绿整治。”生竹军说,不能资源化利用的渣土泥浆是填充矿坑、修复山体的宝贵原料。在完成填埋利用后,地表再覆上用建筑垃圾再生的绿化种植土植树种草,让犁沟山再次焕发生机。

现在,漫山遍野的矿洞逐步被填平,裸露的山体重新覆盖上了土壤,昔日的废弃矿山开始变得绿意盎然,一改过去满山矿坑的荒芜景象。“现在,犁沟山共栽种70多个品种的木本和草本植物300余万株,近1000万吨建筑垃圾通过回填使1400亩的废弃矿山实现绿化率从零到85%,城市休闲公园雏形已现。”生竹军自豪地告诉记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矿山恢复治理信息会议上,废弃矿山复绿整治的“青岛经验”广受热议,“东方创意”获得20多个国家近百名代表的高度评价。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回填利用,在实现生态修复的同时,通过工程回填也助力了一大批大项目落地。

“工程回填是指各类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利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对建设工地开展土壤置换、洼地填垫、主体覆土等行为。”据臧传龙介绍,以康复大学项目工程回填为例,该地块原地貌为海蚀堆积坳谷及大量废弃虾池鱼塘,施工之前需对地块开展土方回填整理,结合后期工程绿化区及道路区回填,该项目总共回填建筑垃圾(渣土、碎石等)500余万吨,助力了项目快开工快建设。

目前,青岛地铁在建线路达到10条、188公里,地铁工程点多线长。在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利用渣土开展车站顶板回填,这也是建筑垃圾的一个重要去向。“部分地铁站点,如青岛地铁1号线海泊桥站在主体回填后,还建设了口袋公园,可有效提升周边环境。”臧传龙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加强对建筑垃圾的源头管控,防止出现私自倾倒建筑垃圾等情况,青岛明确拆除、新建工程开工前首先办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手续,明确建筑垃圾种类和产生数量,可利用部分运送至资源化利用企业加工再生产品,不可利用部分开展综合回填利用,这也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打下了基础。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加速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管理”重塑

根据《中国建筑能耗(2020)》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算数据,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过20亿吨,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8倍左右,约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

作为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三高”行业,在“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重塑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建筑业建材生产、运输、建造、运行以及拆除五个环节中,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又是建筑业减碳的重要一环。

这不仅是一笔“经济效益账”,更是沉甸甸的“社会效益账”。

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从2013年至今,青岛累计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约2.37亿吨,节约土地23734亩,减少对周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约71202亩,实现产值约232亿元。

采访中,一个细节成为这笔沉甸甸的“社会效益账”的生动佐证——在绿帆零碳园区南侧,原来是一处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垃圾堆放地,经过绿帆零碳园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后,昔日垃圾堆放地现如今已经成为风景宜人的休闲打卡地,未来有望建成青岛首个以宣传绿色循环为主题的公园,成为青岛资源化综合利用与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宣传载体。

业内人士表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需要政府的扶持引导。为此,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奖补等手段,不断优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的发展环境。

据姜磊介绍,目前青岛将资源化利用再生产品纳入青岛市绿色建材采信名单,对于政府投资、大型公建项目优先使用再生产品。“在工程建设中,对建设单位使用再生混凝土、砂浆、砖和种植土达到一定比例的,全额返还处置费,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按照实际使用比例返还。”姜磊说。

虽然目前青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青岛59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均为民营企业,相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如何能在这个低效益行业“生存并发展壮大”,是摆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自2019年以来,青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量连续超过3000万吨,占到建筑垃圾产生总量的70%以上。这其中,占总量40%的建筑垃圾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其余30%的建筑垃圾成分主要为拆除垃圾及渣土,需要分拣后分类处置,大大增加企业成本。

“我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项目用地、厂房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前期投入巨大,存在生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的特点。目前青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都是民企,都是自筹资金,需要政府加以补助扶持,实现行业持续发展。另外,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也需要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予以支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建设“无废城市”的关键一招,也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企业面临的难题,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据了解,目前,青岛正在结合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有效利用绿色金融、绿色信贷政策,为企业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青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岛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典型案例推介
鲁网11月8日讯近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广了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典型案例,现遴选部分公共机构典型案例,供学习借鉴。静态宣传+动态落实 市级机关东部管理中心逐步实
2023-11-08 12:23:00
厨前垃圾“变身”成绿色农家有机肥
...岁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将菜叶子、瓜果皮等厨前垃圾转化成有机肥料的公司,年前还在繁忙着。近年来,山东胶州致力将田间地头、菜市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的蔬菜尾菜、厨前垃
2024-02-01 11:33:00
垃圾分类进校园释放集聚效应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青岛滨海学校将垃圾分类理念纳入学校办学理念,带动家庭、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进校园释放集聚效应■利用校内智能回收柜开展垃圾分类教学。■孩子们用废弃物制
2023-05-06 06:06:00
...日报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青岛举行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表示,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地市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垃
2023-06-11 05:46:00
...计处理污水3045万吨,污水处理率98.25%。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莱西市垃圾分类工作自2018年8月开始试点推进
2023-07-21 00:12:00
节能降碳,你我同行——2023年青岛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会在胶州举行
...动仪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摩了胶州市首家公共机构餐厨垃圾无害化就地处理站、公共机构能耗监管信息化平台、“近零碳机关”能效提升改造项目、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等,近距离感受胶州市公共
2023-07-11 10:41:00
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推进“美德信用” 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
...区内社区和小区开展“洁净家园服务进社区”活动,摸排垃圾问题,清房前屋后、清背街小巷、清卫生死角,对暴露垃圾、烟头纸屑、落叶杂草以及日常清扫保洁的卫生死角等进行集中清理,改善居
2024-01-24 10:25:00
...无废城市”建设将以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为重点,努力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保障无害化处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西海岸。到20
2023-07-06 18:51:00
百城垃圾分类指数评价报告发布:苏州、上海、南京进入前三甲
来源:极目新闻其中苏州、上海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基本建成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万科公益基金会最新联合发布《100城市垃圾分类指数(GSI)评价报告》,显示虽遭遇持续疫情的不利影响,
2023-10-28 19: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