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长寿,一直都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上到古代的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的平民百姓,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法去养生,去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希望“长寿”这个名号能降临到自己身上。
但是,虽然很多人追求长寿,但却对长寿并没有一个明显的概念:“我认为自己能活到多少岁?”即便在很多养生大家的心中,也没有准确的答案。究竟多少岁才算长寿?需要我们自己去分析研究
人类极限年龄,究竟是多少?
既然要长寿,自然是活得”越久越好“,如果按照严格的生理学知识来看,人类的细胞分裂极限能够达到120到175年之间。换句话说,如果真的“钻牛角尖”的话,人类的长寿潜力至少不低于120岁。
当然,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别说120岁了,在现在的医学条件下,一个人能过活到超过100岁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体现了。在这其中,先天基因,后天的生活方式,习惯,情绪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寿命在没达到理论预期前结束。
所以,如果以现实的角度看,活到多少岁才算长寿?
关于这一点,世界顶尖长寿专家DavidSinclair教授,曾经撰写过一本《当人类不再衰老》的书籍,在书中表达了他的看法。David教授认为,在临床理论预计的情况下,现在的90岁,就好比是曾经的70岁。以前的人认为70岁以上是长寿的表现,但现在90岁更像是普遍认可的长寿年龄。
换句话说,在现代医疗条件下,90岁是一个普遍认可的长寿标准。当然,长寿这个概念是“主观”的,每个人的理解程度和生活条件不同,对于长寿的标准那自然也有更新的看法。
不过,David教授在书中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长寿质量”。即便是活到了120岁,但如果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病床上度过,并非是高质量的长寿状态;相反,如果只活到了八九十岁,但晚年自由自在,没有病床的限制,那样的人生反而比所谓的长寿更有价值。
所以,相比于年龄,老人们追求长寿,更要注重长寿的“质量”,身体健康就是“质量”最为突出的表现。
①体重稳定且不超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一项涉及40万人的研究发现,肥胖对于冠心病,急性冠心病的风险都会提高,如果体重长期处于超标状态,急性疾病出现的概率更高,长寿的机会也会更小。
所以,老人想要长寿,并且有更高的长寿质量。体重稳定是基础,即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保持相对“微胖”的状态,是合适的选择。
②三大指标正常
三大指标当然是血压,血糖以及胆固醇指标。这三个指标分别对应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三种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这3个指标正常,意味着身体代谢系统运转良好,而代谢系统是健康的基石,长寿的可能性自然会变得更高。
③走路速度快
北京老年大学的研究表明,走路速度往往和老人的多项身体指标挂钩,例如肌肉,骨骼,代谢指标,呼吸系统健康等等。老人的走路速度越快,意味着这些指标的运转效率更高,自然也就是健康的表现。
通长期性,老年人的步速在每秒1.2米左右,如果低于0.6米,属于步伐较慢的范畴。如果高于1.2m,也可以看做是长寿的表现,值得高兴。
总之,长寿是主观的印象,追求长寿并非是依靠花里胡哨的方法,而是脚踏实地的健康生活习惯,控制身体各项指标,维持健康水平,长寿才更有可能来到身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0:46: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