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弥蒙高铁“守护者”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31 12:1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浩

弥蒙高铁,这条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内的首条城际铁路,让许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坐上高铁便捷出行,今年,这条新开通的高铁迎来了它的首个春运“大考”。

在这场大考中,有一群特别的铁路职工卯足了劲儿,投入到护航弥蒙高铁的工作中。

养路一线的“女哨兵”

1月28日1时30分,弥蒙高铁开远南站站场。

开远南维修工区8名线路工,正在利用“天窗”时间,紧张有序整治开远南站2号道岔轨距超限问题。

线路旁,距离作业大部队20米处,一个背着方形棕色防护包、手持对讲机频繁对话,并时不时前后瞭望的一名女职工格外显眼。

“毕春秀,‘天窗’还剩多长时间?”

“还剩150分钟。”

“毕春秀,通知车站联络员,操动一下2号道岔。”

“好的,明白。”

“毕春秀,现在轨温是多少?”

“10℃。”

在作业现场,时不时传来同事们和毕春秀的呼喊应答。

弥蒙高铁“守护者”

毕春秀是一名防护员,当作业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防护员就成了作业人员的“眼睛”和“耳朵”,他们需要认真瞭望作业现场周围环境,同时还要及时准确传达车站与现场的联络信息。

弥蒙高铁的维修“天窗”时间一般都在0时起至次日凌晨5时之间,毕春秀在这个时间段,需要站在线路旁像一个“哨兵”一样立岗放哨,始终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随时通报“天窗”剩余时间和“天窗”结束后的列车运行计划。

作业时,毕春秀每隔3到5分钟就要与车站联络员联系一次,遇到长期施工时,通宵作业是家常便饭,对讲机语音联控次数往往超过5、6百次,对讲机电池都要多备2块,连续几天下来,她的嗓子早已变成沙哑状态。

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车辆的运行计划随时都会变动,为了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和不耽误作业进程,毕春秀每次出工前都尽可能少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精检细修的“桥医生”

1月31日凌晨1时30分,弥蒙高铁阿阳村双线特大桥。

“这座桥梁的栏杆、连接螺栓有几处松动,要抓紧时间进行加固!”开远南桥路养修工区的副工长安冰冰,正和他的6名工友对竹园站外的阿阳村双线特大桥上一处栏杆松动处进行紧固。

弥蒙高铁“守护者”

阿阳村双线特大桥是弥蒙高铁上最长的一座桥梁,全长2881.56米,桥上的部位零件多得数不胜数,全部检查完毕,往往需要5、6个“天窗”、累计超过25个小时的时间。

桥梁上寒风虽然不大,却能顺着领口、袖口穿透整个身体,时不时会让人打个寒颤。

“只要干起活来,就不觉得冷了!”安冰冰对其他职工说。

安冰冰拿出“病害单”,挨个找到松动的螺栓进行紧固处理,长45厘米、重约2斤的扳手在他手里飞快转动,加紧每一颗松动的螺栓后,安冰冰还要拿出小锤进行对其敲击,通过声音判断螺栓与螺杆之间是否还有空隙。

“栏杆和螺栓,相当于桥梁的‘关节’,如果不及时加固处理,桥梁就可能会‘疏松’,影响行车安全。”安冰冰说。

安冰冰所在的工区一共有12人,负责弥蒙高铁全线的桥梁和隧道的定期检查及日常养修工作。

弥蒙高铁全线共有86座桥梁和10座隧道,桥隧占比达50%以上,相当于这12人要检查维修弥蒙高铁接近一半的铁路基础设备。

安冰冰一行人,借助头灯上的微弱灯光,时而猫腰、时而下蹲,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继续向着阿阳村双线特大桥的更深处走去。

240分钟作业,他们累计检修桥梁长度600余米,职工们脱下防护手套,有的人手上磨出了水泡,更多人的手上已经磨成了老茧。

触摸轨心的“侦探家”

1月30日2时许,红河站高速场10道。

“上行无车、下行无车,可以上道!”随着防护员陈鹏说完上道口令、挥舞完上道手势,沿着红河站高速场10道的两条钢轨,由远及近,缓慢走来几个身影。

“滴滴滴……”钢轨探伤仪不断地发出急促的声响,这是钢轨可能存在伤损的信号,探伤工彝族小伙儿毕健立即停下脚步,紧盯着探伤仪屏幕,分析波形情况。

“这里波形显示异常,需要重新探一下。”行至弥蒙高铁105千米500米处。毕健用手指着波形图的异常位置,对旁边同事王攀说道。

波形不好,可能是钢轨有伤损,也可能是因为仪器有问题或者操作不当造成的,为了准确判断是何种情况,他们需要反复探查波形异常地段。

一台探伤仪重达70多斤,需要一个“推机手”和一个“辅助手”配合才能让让探伤仪稳步行进。

毕健和王攀小心翼翼地推着仪器,在波形异常地段反复探测,每探完一遍,毕健都要仔细查看波形和钢轨,还要检查仪器各部件状态是否良好。

“探伤是项精细活,不管是钢轨表面还是内部,只要有一点毛病我们都要把它揪出来,马虎不得,否则潜伏病害就会影响到行车安全。”毕健说。

钢轨探伤还是一项体力活,“慢走细探”是探伤工最基本的要求,他们每天至少要走3万步,朋友圈步数排行榜上都是他们探伤工霸榜。

凌晨4时,皓月高悬头顶,繁星点缀夜空,毕健和王攀把探伤仪抬到11道,继续为钢轨“把脉巡诊”。

又是一年春运时,对铁路人来说,当春运的号角吹响,他们有的在繁忙的站场、有的在长大的桥梁、有的在幽深的隧道、有的在纵横交错的铁道线上,护航春运“平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3: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耕植毫厘间的钢轨医师
...空窗期里,争分夺秒一节一节为轨道进行“B超”检查。高铁之上,他们为一毫米的偏差,深夜里打磨出最美的火花;寒风之中,他们趁夜“出诊”,只为不漏掉一处伤损。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立
2023-01-20 11:36:00
南沿江高铁“钢轨医生”:坚守岗位保安全
孟夏五月,在即将通车的南沿江高铁线上,随处可见铁路建设者忙碌的身影。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南京桥工段60名钢轨探伤职工利用4个双休日顺利完成了南沿江高铁南京南站
2023-05-29 19:47:00
步行在钢轨上,揪出2毫米深处隐患,他们为成宜高铁“听诊把脉”
9月21日,随着首趟检测列车从成都东站开出,成宜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离全线开通运营又近了一步。日前,为确保成宜高铁联调联试工作顺利进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铁工
2023-09-21 17:49:00
【发现最美铁路】汉中洋县“朱鹮工区”:守护高铁安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着无数乘客的期望与梦想。然而,在这背后,有一群高铁守护者默默奉献,确保着高铁的安全稳定运行。“高铁的钢轨在列车荷载下会产生疲劳源和磨耗,为确保行车安全,工区会定期对轻微裂纹、
2024-05-18 11:34:00
...轮进行全面检查。数小时后,这辆钢轨探伤车要开上杭深高铁,对宁德至福州东区间的钢轨进行“问诊”。这个段钢轨探伤车间承担着南昌局集团公司管内4000多公里的高铁线路钢轨巡检任务,
2023-01-15 08:46:00
“钢轨医生”寒夜出诊
...作的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1月16日0时,在银兰高铁定家沟至树屏区间钢轨探伤“天窗”作业中,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兰州西钢轨探伤工区作业负责人李国玉对新工说。今年是银兰高铁
2023-01-22 08:34:00
人报甘头条  |  兰州铁道:高原高铁上的“流动医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春运期间,在兰新高铁山丹马场工区有一群为钢轨体检的钢轨探伤工,他们就像高原高铁线路上的“流动医生”,总是在寒夜里背上行囊,驾驶双轨钢轨探伤车排查线路“隐患
2024-02-15 20:55:00
过年|为保春运安全 高铁大桥坚守者不舍昼夜地守护着
...,离不开中国铁路。在我国西南地区大山里,一座又一座高铁大桥承载着飞驰的高铁列车,并送一趟又一趟旅客千里归家。而在每一座大桥下面,都有一群人为了高铁几秒钟的安全通过,全年、全天
2023-01-28 10:42:00
钢轨探伤工夜行183公里为钢轨做“B超”
...灭,城市慢慢寂静下来的时候,位于我国纵贯南北的京广高铁大动脉武汉高速场至信阳东区间的铁轨上,来自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维修五车间的铁路探伤工们却一直
2023-01-15 21:3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当代贵州》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号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文章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烽火燃遍神州大地,贵州凭借独特的战略区位与坚韧的民族精神
2025-09-03 23:01:00
杨振彬 孙美璆: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从省级、市(州)级、县(区)级相应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党建联动机制
2025-09-03 23:01:00
康梅花:积极探索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
2025-09-03 23:01:00
池州贵池:“安全+环保”双护航 为船舶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大皖新闻讯 2023年,池州市贵池船舶基地造船完工量已达62万载重吨、交付30艘船舶,全口径统计产值近25亿元,造船完工量占全省一半以上
2025-09-03 17:11:00
聚焦双报到社区建设,济南市激活红色文化传播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自“双报到”工作开展以来,省委党史研究院与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坚持线上线下协同推进
2025-09-03 17:12:00
大皖新闻讯 九三阅兵,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座于今年6月被换上的新国徽,由我省岳西县一家企业纯手工打造
2025-09-03 17:12:00
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取得新进展 两座站房混凝土主体结构同日封顶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2日,淮宿蚌城际铁路固镇南和双堆集站站房混凝土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同步封顶
2025-09-03 17:12:00
“我们的舞台—秋晚春晚直通车”2025市南区全民时尚秀群众合唱展演精彩上演
鲁网9月3日讯一段段铿锵旋律,穿越岁月;一曲曲深情合唱,庄严响起。近日,“我们的舞台—秋晚春晚直通车”2025市南区全民时尚秀群众合唱展演在青岛音乐厅隆重拉开帷幕
2025-09-03 17:13:00
奥德集团召开“红领书记”报到见面会
鲁网9月3日讯9月1日,奥德集团召开“红领书记”报到见面会,“红领书记”历桂华到奥德集团报到,临沂市河东区检察院党组书记
2025-09-03 17:13:00
沾化区下洼镇卫生院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活动共筑健康生活防线
大众网记者 郭九涛 滨州报道2025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本年度的宣传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
2025-09-03 17:13: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融入|莒南县文疃司法所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
鲁网9月3日讯在新学期开启之际,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2025-09-03 17:13:00
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2025年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风采展(二)
鲁网9月3日讯青鸟乘风归桑梓,躬行盛夏砺青春。炎阳似火,恰如莘莘学子服务家乡的炽热情怀。归巢的“青鸟”们怀揣学识与梦想
2025-09-03 17:13:00
文化“两创”结硕果,社区治理添新彩——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大埠东、惠都、石老人社区文化“两创”社区书院结业啦(八月篇)
鲁网9月3日讯8月15日,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大埠东、惠都、石老人社区文化“两创”社区书院顺利结业。这一系列以文化为纽带
2025-09-03 17:13:00
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举办暑期班主任培训
鲁网9月3日讯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夯实班级管理能力,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8月29日-30日,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组织开展暑期班主任专题培训
2025-09-03 17:13:00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 陈志文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韩丽珺
2025-09-03 1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