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食用黄油 请先分清“出身”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11 19:48: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蓬松柔软的甜点、肉香浓郁的牛排,大都离不了黄油的加持。作为一种从动物乳中分离出来的脂肪,买回家做甜点或煎牛排的黄油块是冷冻好还是冷藏好呢?

黄油、稀奶油有啥不一样

黄油又叫奶油,俗称乳脂或白脱油,是用牛奶原料加工得到的一种固态油脂。优质黄油色泽浅黄,质地均匀细腻,切面无水分渗出,气味芬芳。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现代食品工业中,黄油的制取是从对生牛乳中的乳脂肪分离开始的。利用乳中脂肪比重小的原理,通过重力和离心力将牛奶中含脂肪的部分分离,得到稀奶油。根据分离工艺的不同,稀奶油中的脂肪含量在10%—80%之间。目前,我国市场上最常见的稀奶油大多数脂肪含量在10%—40%之间,广泛用于制作咖啡、茶饮、甜点和糖果。牛奶分离稀奶油后剩余的部分就是我们熟知的脱脂奶,由于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有些寡淡。

黄油是在稀奶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处理,使乳脂肪球膜破裂,乳脂肪渗出并聚集在一起,稀奶油中水分进一步排出而得到的脂肪含量大于80%的产品。黄油含有约17%的水分、少量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

根据加工过程中是否添加食盐,黄油还可分为咸黄油和无盐黄油。咸黄油含有1.25%—1.75%的食盐,增强了整体风味,适合涂抹在面包上或用于咸味菜肴,还可以平衡某些食谱中的甜味。同时,盐可起到防腐作用,咸黄油比无盐黄油保质期更长。无盐黄油保持了黄油原味,不受盐的干扰,这在烘焙中尤其重要。无盐黄油对于需要精准控制盐含量的菜谱是理想选择。

稀奶油经过发酵后,再加工得到的黄油称为发酵黄油。因经过乳酸菌发酵过程,发酵黄油具有浓郁的油脂香味。

如何区分动物黄油和植物黄油

动物黄油或稀奶油是一般烘焙时的首选,不过有些蛋糕房用的可能是植物黄油。植物黄油又称人造黄油或人造奶油,是将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棕榈油等)经氢化反应变成固态的类似奶油的物质。

从外观上看,动物黄油色泽偏黄,打发后表面略粗糙,闻起来有天然乳香。植物黄油打发后有光泽,表面细致光滑,闻起来有清香味,稳定性和可塑性也比动物奶油好。那么,该如何判断一款黄油蛋糕是用动物黄油还是植物黄油制作的呢?

刘少伟介绍说,可以采用手搓法,即取一小块黄油置于手心,揉搓后动物黄油会逐渐消失,手上只剩下少量油脂,像护手霜一样。而植物黄油经揉搓后还会留在手心。另外,动物黄油制品比植物黄油制品价格要高出许多。

植物黄油的安全性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实践表明,如果植物油未能完全氢化,就会形成反式脂肪酸,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等疾病。不过,并非所有植物黄油都含氢化油,也并非所有的氢化油都是反式脂肪。如果将体重增加、肝脏损害、血压升高等问题全都算到氢化油头上,就失之偏颇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指出,反式脂肪酸的总摄入量应限制在总能量摄入量的1%以下。按健康成年人每天总能量摄入2000千卡计,其中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2克。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虽然动物黄油相比植物黄油更加健康,但其本质上仍然是脂肪,要尽量少吃。

黄油该冷冻还是冷藏

一般在常温20℃左右时,黄油只能保存2到3天。温度越高,黄油的软化和变质速度就越快。为了延长黄油的保存时间,冷藏或冷冻保存是常用的方法。从营养、口感和安全角度考量,黄油是冷藏好还是冷冻好呢?

一般来说,黄油冷藏在2℃—8℃的温度下,可以保存6到12个月;而在冷冻条件下,可以保存12到18个月。如果黄油使用频率较高,短期内能用完,建议选择冷藏,不仅方便随时取用,还能保持较好的质地和口感。其次建议优先购买小包装黄油,大包装黄油或者短时间内用不完的黄油,可以根据使用时间来决定储存方式:如果在两周内使用,可以放入冷藏;如果两周以后才使用,建议放入冷冻层。同时,在分割大包装黄油时,要注意保持手和刀具干净卫生,用锡纸或硅油纸隔开小块后再包上保鲜膜,以避免反复冷冻解冻导致变质。

刘少伟建议无论选择冷藏还是冷冻,都要注意正确的包装方法和储存环境。冷藏时,应注意远离冰箱门处等温度不稳定的地方,最好用锡纸或油纸包裹好黄油,与有异味的食品分开存放;冷冻时,要将黄油放在可冷冻的收纳盒或保鲜密实袋中,密封好以避免冷冻烧和过多空气接触。此外,虽然冷冻可延长黄油的保存时间,但仍有过期风险,过期的黄油可能出现黑点霉菌、臭味以及内部结块明显等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煮元宵的汤变红了,还能吃吗?
本文转自:中国消费者报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煮元宵的汤变红了,还能吃吗?图一:元宵节前夕,京城多家老字号推出了各种口味的手摇元宵。 李伟/摄■本报记者 李建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再过几天
2023-02-02 08:46: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日常谨防“添加油”摄入 2024-10-3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吃油太多容易给身体带来负担。日常当中,除了通过蒸、煮等做菜方式来控制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专家提醒还应注意“隐形脂肪”即“添加油”的摄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
2024-10-30 15:28:00
...储问题导致过氧化值超标山东焙元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负责食品安全的庞先生在接受中国质量新闻网采访时表示,是客户的仓储问题导致上述黄油产品过氧化值超标。“客户仓储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其
2022-12-26 15:50:00
□ 食品安全是一个追求风险最小化的过程,并不只有“有害”和“安全”两种状态。部分食品禁用脱氢乙酸钠的原因是还有更安全的防腐剂可以选择。□ 脱氢乙酸钠的“退场”,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
2024-10-21 07:58:00
小亚麻籽蕴藏大能量(下)
...的函》,文件指出:“经研究,直接食用的亚麻籽适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19300—2014)。同时,宜在标签标示‘熟制后食用’等类似消费提示。”科学研究表
2024-03-21 09:30: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猪油和植物油哪个更营养、更安全? 2023-12-19
...没必要专门买猪油做菜了。从供应维生素E和维生素K以及食品安全角度来说,猪油并不占有优势,消费者不必盲目听信“网言网语”,把猪油当成主要的炒菜油甚至是营养品,也不必因为胆固醇的
2023-12-19 15:11:00
...展示了“主要配料”,包括红豆馅、小麦粉、咸鸭蛋黄、黄油等寥寥几项。经要求,对方发来了产品包装上的完整配料表,其中涵盖了脱氢乙酸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等七八种添加剂,以及“食用
2024-05-29 02:57:00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速冻面米制品 安全食用有窍门 2023-08-1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速冻面米制品,因为能满足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烹饪方式方便快捷的需求而备受青睐。如何安全食用速冻面米制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选购
2023-08-10 10:20:00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提示消费者在选购特殊食品时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一、保健食品消费提示(一)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消费
2023-09-28 22: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