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勾勒岁月里的温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7:23:00 来源:太原日报

《结婚照》(北岳文艺出版社)收录了我2016年和2017年写作的6篇短篇小说和早期发表的两篇短篇小说。

这本小说集是系列短篇组合,写作的对象是一个村子,是记忆里的童年生活。三四十年前,是慢生活,那时候的孩子像生活在童话世界。七弯八绕的胡同,有扫帚清扫的印迹。干净的道路上行走着猪和羊,鸡成群地在地上啄食,狗轻轻地跑过去。一头牛靠墙根卧着,慢慢地咀嚼。墙角系着一匹马,发出“吐吐吐”的声音。一只猫,不知从哪里窜出,上了屋墙,从屋墙上走着,跳上房檐不见了。不知名的一只鸟悄然地飞落到墙头,东张西望。那时候,我眼里的人是年轻的,女人家美貌,手把织物,成群打坐在巷头的槐树下,悄声絮语或者大声谈笑。男人腰身强壮,一个人在挪动碌碡……我写着记忆里的不能忘却的人和事物,写我热爱的家乡、热爱的土地和亲切的人们。

我的小说里也有很多的风物。比如,写家乡的土墙,写家乡的小庙。那时候,家乡的田野,是葱绿的,那绿不只有庄稼,还有各样儿的树。那树是桃树、杏树、酸枣树、石榴树。小孩子来到田间地头,看见西葫芦花、南瓜花。那花儿是精致的,清鲜、美丽。那时候,天是蓝的,云雪白雪白。到处都闻到土腥味儿,用文学的词叫:泥土的芳香。小说里不只是人与物,还有那时候的人情事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淳朴,人与人交情深厚。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家的房屋,像是全村人的事业。

书里收集的小说,写两个光棍汉,写一张结婚照,写会画画的长富、唱样板戏的李老师、摇马车的臭臭,写有点赖的豁巴三宝、得不到命运眷顾的漏娃。2016年12月写下开篇《光棍汉》,2017年连续写了5篇。写这几篇短篇小说,我的劲儿很足,头脑里有多个人物,想着会写很多篇的,写得也顺手,每开一个头,一篇就利落地写完了。《光棍汉》是这样,后来的几篇也是这样。这几篇短篇小说写一篇,发表一篇。在此,我特别感谢《山西文学》的编辑老师们,感谢鲁顺民老师。《光棍汉》《长富》《样板戏》三篇,先后发表在《山西文学》。从写作的时间上看,写这些小说,有那么点小小的急迫,一篇刚写完,下一篇就有了开头。前一篇初稿没完呢,下一篇的开头文字已经写下来。回头看,觉得那两年真是写作短篇小说的好日子。

两篇旧时发表的小说,一篇是《结婚照》,一篇是《泥哨》。

《结婚照》于2012年在《山西文学》发表后,傅书华老师这样评价:“小说全文的散文化的抒情笔调,又强化了这种现代社会久违了的简单、淳朴、清新、健康的男女之情……越是现实世界中缺乏的,读者就越是要在文学的世界中去寻求。这正是曹向荣作品的魅力所在。”

《泥哨》写于2003年年末,发表于2004年,入选《小说选刊》首篇。我的小说写作,始发于《黄河》杂志。20年来,与《黄河》相伴相守。我的写作与山西省作家协会的老师们,与《山西文学》和《黄河》两大刊物有着深厚的情缘。出过几本书,《泥哨》这一篇不曾收录书中出版,我特别地将这一篇列入这本小说集,是对《黄河》杂志社及在我小说写作成长道路上帮助我、指引我、培养我的老师们的感恩!

写作到夜深,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写这些做什么呢?我写的这些小说是想还原那温馨的年代。

我的笔力是不够的,就算写出生动真切的画面,也只是在镜框里。再是生花的妙笔也写不出一个自然的田园。可是,我就这样一篇篇地写,像学画画,一遍又一遍,想尽力勾勒一幅让人难忘的画面。

写作是辛苦的,但写作有无尽的快乐。我写作这些的时候,心是沸腾的,笔下跳跃着心里眼里的人物,我快乐得像回到年幼的自己。

少有人能活百年,小说里的人物或者能够长久地活下来,小说里的场景、时代的气息或者能够永存,这是件难得的事。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能给人们带来喜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作品。胡正,山西灵石人,从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碑》《民兵夏收》等,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中短篇小说集《几度元宵》,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
2025-08-22 08:06:0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冉正万小说《图云关》勾勒贵州人民抗战精神图谱
...唤醒》等8部。曾获第六届花城文学奖新锐奖、长江文艺短篇小说双年奖、第七届西部文学奖、第六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第三届欧阳山文学奖。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编辑/赵珊
2025-03-11 23:54:00
第三期新时代文学晋旅读书活动举办 作家浦歌分享小说集《迂回的隐痛》
...·新时代文学晋旅系列读书活动”中,青年作家浦歌分享小说集《迂回的隐痛》,现场读者交流感悟、以书会友、共话文学。活动先由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慧敏、山西省教师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梁
2023-12-22 22:06:00
第四期新时代文学晋旅读书活动举办 作家杨凤喜分享小说集《沙发》
...山西智创城2号路过书店举行。山西作家杨凤喜分享中篇小说集《沙发》,30多位读者畅谈收获、交流情感,共度美好的阅读时光,在书香中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活动现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
2023-12-29 22:45:00
一条沉潜的现实主义之路:王跃文谈长篇小说创作25周年
...东济南隆重开幕。作为湖南展团的重点活动,王跃文长篇小说创作25周年分享会暨全国巡回签售启动仪式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湖
2024-07-26 15:54:00
“一叶知秋”得赞誉,李燕燕喜获《山西文学》奖
...别包括:特别奖(王祥夫、葛水平),中篇小说奖3部,短篇小说奖3部,散文奖3部,诗歌奖3首(组),非虚构奖3部。上游新闻记者 陈泰湧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2023-11-27 22:24:00
《山花》烂漫芬芳满园
...小说选刊》1983年第10期转载时改名),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而该奖就是鲁迅文学奖的前身。1979年《山花》复刊号。此时的《山花》是很多贵州作家的起跑线,叶辛发表
2025-05-29 23:21:00
...023年第6期10.肖勤《海边的向日葵》,《芙蓉》2023年第2期短篇小说1.东西《天空划过一道白线》,《人民文学》2023年第1期2
2024-01-02 06:29:00
...《大地上的家乡》。随意翻开一页,都能嗅到来自自然与岁月深处的馈赠。《被折叠的时间:孙甘露对话录》作者:孙甘露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简介:收录了孙甘露跨越30多年的对话合集,展现一
2024-04-19 06: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