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结婚照》(北岳文艺出版社)收录了我2016年和2017年写作的6篇短篇小说和早期发表的两篇短篇小说。
这本小说集是系列短篇组合,写作的对象是一个村子,是记忆里的童年生活。三四十年前,是慢生活,那时候的孩子像生活在童话世界。七弯八绕的胡同,有扫帚清扫的印迹。干净的道路上行走着猪和羊,鸡成群地在地上啄食,狗轻轻地跑过去。一头牛靠墙根卧着,慢慢地咀嚼。墙角系着一匹马,发出“吐吐吐”的声音。一只猫,不知从哪里窜出,上了屋墙,从屋墙上走着,跳上房檐不见了。不知名的一只鸟悄然地飞落到墙头,东张西望。那时候,我眼里的人是年轻的,女人家美貌,手把织物,成群打坐在巷头的槐树下,悄声絮语或者大声谈笑。男人腰身强壮,一个人在挪动碌碡……我写着记忆里的不能忘却的人和事物,写我热爱的家乡、热爱的土地和亲切的人们。
我的小说里也有很多的风物。比如,写家乡的土墙,写家乡的小庙。那时候,家乡的田野,是葱绿的,那绿不只有庄稼,还有各样儿的树。那树是桃树、杏树、酸枣树、石榴树。小孩子来到田间地头,看见西葫芦花、南瓜花。那花儿是精致的,清鲜、美丽。那时候,天是蓝的,云雪白雪白。到处都闻到土腥味儿,用文学的词叫:泥土的芳香。小说里不只是人与物,还有那时候的人情事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淳朴,人与人交情深厚。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家的房屋,像是全村人的事业。
书里收集的小说,写两个光棍汉,写一张结婚照,写会画画的长富、唱样板戏的李老师、摇马车的臭臭,写有点赖的豁巴三宝、得不到命运眷顾的漏娃。2016年12月写下开篇《光棍汉》,2017年连续写了5篇。写这几篇短篇小说,我的劲儿很足,头脑里有多个人物,想着会写很多篇的,写得也顺手,每开一个头,一篇就利落地写完了。《光棍汉》是这样,后来的几篇也是这样。这几篇短篇小说写一篇,发表一篇。在此,我特别感谢《山西文学》的编辑老师们,感谢鲁顺民老师。《光棍汉》《长富》《样板戏》三篇,先后发表在《山西文学》。从写作的时间上看,写这些小说,有那么点小小的急迫,一篇刚写完,下一篇就有了开头。前一篇初稿没完呢,下一篇的开头文字已经写下来。回头看,觉得那两年真是写作短篇小说的好日子。
两篇旧时发表的小说,一篇是《结婚照》,一篇是《泥哨》。
《结婚照》于2012年在《山西文学》发表后,傅书华老师这样评价:“小说全文的散文化的抒情笔调,又强化了这种现代社会久违了的简单、淳朴、清新、健康的男女之情……越是现实世界中缺乏的,读者就越是要在文学的世界中去寻求。这正是曹向荣作品的魅力所在。”
《泥哨》写于2003年年末,发表于2004年,入选《小说选刊》首篇。我的小说写作,始发于《黄河》杂志。20年来,与《黄河》相伴相守。我的写作与山西省作家协会的老师们,与《山西文学》和《黄河》两大刊物有着深厚的情缘。出过几本书,《泥哨》这一篇不曾收录书中出版,我特别地将这一篇列入这本小说集,是对《黄河》杂志社及在我小说写作成长道路上帮助我、指引我、培养我的老师们的感恩!
写作到夜深,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写这些做什么呢?我写的这些小说是想还原那温馨的年代。
我的笔力是不够的,就算写出生动真切的画面,也只是在镜框里。再是生花的妙笔也写不出一个自然的田园。可是,我就这样一篇篇地写,像学画画,一遍又一遍,想尽力勾勒一幅让人难忘的画面。
写作是辛苦的,但写作有无尽的快乐。我写作这些的时候,心是沸腾的,笔下跳跃着心里眼里的人物,我快乐得像回到年幼的自己。
少有人能活百年,小说里的人物或者能够长久地活下来,小说里的场景、时代的气息或者能够永存,这是件难得的事。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能给人们带来喜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