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2-10 15:05:00 来源:北青网

2024年对音乐从业者来说并不算是演出“大年”。经过2023年的演出大爆发,今年演出行业反倒传出了不少演出取消、场地停业的新闻。

但随着冬季来临,两位“摇滚老将”却逆风而起——谢天笑“超级本能”演唱会巡演天津站在12月7日首场售罄后,又开了12月8日的第二场;李亮节也将于12月24日和31日“连演”两场剧院、音乐厅的演唱会。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看似风格差异很大的音乐人身上,却有不少共通之处。在谢天笑巡演天津站开演之前,两位音乐人以“当代的民族音乐该怎么玩”为话题进行了对谈。

寻找“传统根源”是必须

两位“外行”坚定选择了古筝、三弦

如果只用一个标签化的词形容两位音乐人,谢天笑是“古筝摇滚”,李亮节是“摇滚大鼓”。

在谈到最开始选择古筝的时候,谢天笑表示,2000年自己第一张专辑面世后受邀去美国巡演,身处西方乐队的环境中,让他明确了“作为一个中国音乐人要怎么做才能跟西方乐队区别开”这个思考方向。回国后,他选择了“音色很好听,很容易弹”的古筝并因此大获成功。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摄影:小蛙)

在李亮节看来,谢氏“古筝摇滚”让自己最感同身受的一点,就是谢天笑在视频聊天时说的一句“歪话”——“其实我没正式学过弹古筝,但是我知道自己在弹什么”。

“我作为天津人,从小就喜欢曲艺的东西。所以开始做音乐之后,很自然就有了把曲艺融进乐队音乐的想法。一开始我是请了专业的民乐手帮我弹三弦。有次有个演出他去不了,我就买了一把三弦,装了拾音器,用弹吉他的指法琢磨着弹,然后就一直弹到现在。所以我特别理解老谢说的那种感受。”

作为“外行”,切入传统音乐系统中,也许会受到一些质疑,但两位音乐人的选择却是坚定的。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李亮节说,近几年的“国潮复兴”证明了本土化的东西就是受欢迎的。我们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小调、山歌,每个地区也都有自己的曲艺、方言。从任何一个领域挖掘,都可能做出一个崭新的音乐形式。

谢天笑也认为:“作为中国的音乐人,一定是从中国文化里找你自己独特的东西。这是我们应该共享的财富。”

传统元素的“比例”要恰当

才能做出成功的当代融合作品

虽说从“乐手”角度,谢天笑和李亮节都自谦为“不会弹”“外行”,但不论音乐行业还是乐迷,都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肯定。

谢天笑不仅凭借“古筝摇滚”多年来“占据”音乐节压轴位置,被乐迷称为“现场之王”,还成为“中国民乐摇滚”的代表受邀去欧美演出。李亮节也以“摇滚大鼓”成为天津乃至北方地区“曲艺摇滚”的代表,还多次登上全国大型综艺和晚会的舞台。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在两位音乐人看来,这就涉及到对“传统元素”取用“程度”的问题。

李亮节说:“我一开始做‘曲艺摇滚’的时候,比较执念。因为我师父都是曲艺界的,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如何在现代音乐里更多地加入曲艺元素,比如京东大鼓。随着时间拉长,我现在反倒不那么硬性要求曲艺占多少比例了,变化越多其实越好听。”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谢天笑说最近他又听了一遍同样来自山东的年轻乐队“椿”的作品——椿乐队成立于2020年,他们把唢呐等民族乐器和民间故事与摇滚进行了融合。“我发现‘椿’对地方戏曲其实并不一定十分了解,他们要找的是那个‘味道’。梁龙之前也跟我说过,他也没真的去学二人转,也是凭借对二人转的印象才做成了‘二手玫瑰’乐队。所以有可能你既选择了这个方向,但又不受太多约束的时候,才更容易把融合做得更好。”

两位音乐人都认为,年轻音乐人可以大胆地尝试在音乐中加入更多民族音乐元素。

传统元素是“重要调料”

不能影响做“当代音乐”大菜的目的

在得知李亮节已经先后推出了8张“曲艺摇滚”相关风格的专辑后,谢天笑第一反应是“那真太不容易了”。谢天笑出自京剧家庭,幼年时跟长辈学过京剧,在成功实现了“古筝x摇滚”的融合后,也曾进行过“京剧x摇滚”的尝试,但都没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摄影:小蛙)

李亮节表示这其实只是不同音乐人有不同的创作理念和特点。“老谢是以摇滚出发,融合民乐;我是从曲艺出发,融合当代音乐。我是因为更喜欢曲艺的东西,所以才不断尝试把京东大鼓、京韵大鼓、天津时调、北京琴书,还有相声里的太平歌词融合进我更多的作品里。”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如前所说,李亮节再次提到对传统元素如何使用的不同出发点导致的创作和作品差异:“在我眼里,老谢就是个诗人。老谢的歌词,特别有当年顾城、海子那代人的特点。但我的歌词就不能这么创作,我得按照曲艺的四六八句、板眼、辙韵、十三道大辙……得按照这个写。这其实也是一种限制。”

但谢天笑认为,李亮节所说的“限制”其实也可以成为他的特色。“其实就像做菜,民乐、曲艺都是一个重要的调料,但我们不能受限于调料,我们要玩的都是‘当代音乐’。摇滚不摇滚?哪种形式?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好听。”

谢天笑对谈李亮节:鼓励年轻人大胆尝试“民族融合音乐”

在对谈最后,谢天笑邀请李亮节参与2025年《谢谢你》计划“非遗、民族音乐季”的共创。虽然还未最终确认共创曲目,但李亮节表示他和乐队的伙伴最近都喜欢“排着玩儿”谢天笑的新歌《恭喜你》。“很多人平时喜欢引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类诗句,但其实作者写的时候也许是一个更超脱的角度。我们喜欢《恭喜你》也一样,它有着表面意思之外的更多含义。”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做“融合民族音乐”,正当时! 摇滚歌手谢天笑将与两支贵州本土乐队合作
...演出在贵阳举行。当晚,近2000名观众在Kai Livehouse体验了谢天笑“古筝+摇滚+电子音乐”。这是谢天笑在2015年尝试“古筝+摇滚+交响乐”之后
2024-11-08 23:42:00
人生不设限,解锁“中国好人”的多面人生
...亮从部队光荣退伍,结束了长达5年的军旅生涯,与其他年轻人一样进入了工作岗位。参与工作后的他虽然忙碌,但心里依然觉得空落落的。不久之后,一次应急培训帮他找到了问题所在。“当时一
2024-08-15 20:33:00
在2024知乎洞见,我看到了明天的世界
...年。一方面,在社会经济领域,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乏力,年轻人在“躺平”和“内卷”中不断摇摆,同时还要被“社会时钟”所追赶,倦怠不堪;在科技领域,基础科学多年未见重大理论突破,科技
2023-12-30 17:33:00
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摇滚乐?
...会接触摇滚乐,以及最新的西方音乐资讯。 这个圈子的年轻人们,也成了把摇滚乐推向大众乐迷的先行者。他们从最初的翻唱一些经典国外作品,到后来一步一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和音乐语言
2023-12-04 10:52:00
两岸学者对谈信俗交流:承载共同价值观
...。杨渡说,正在台湾举行的白沙屯妈祖进香活动中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也增添了更多时尚元素。当听到记者说起马英九先生将在不久后率团来访大陆,参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
2024-03-25 21:53:00
城市漫游催生文旅消费新时尚
...每人交费30元。”李亮说,目前“Citywalk”的群体主要是年轻人。与时间紧、景点多的“特种兵式”旅游不同,沉浸式的“Citywalk”能够与城市产生深度连接。“我们的活动
2023-07-15 01:56:00
《北上》又现四角恋!官配虽是大华子,但谢望和的初恋却是马思艺
...线从2000年开始,主角是谢望和、夏凤华、马思艺他们6个年轻人,两条线在2020年大结局时正式交汇。把这两条线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大运河的精神内核。《北上》开
2025-03-06 22:51:00
新东方创始人新作《思行无界》上市:俞敏洪与思考者的15次灵魂对话
...—— “您何时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热爱?”“您想对当下年轻人说些什么?”当这些问题与嘉宾丰富的阅历相遇,一场富有启发的对话就此展开——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回答富有哲思:“人类自身没有
2025-07-03 10:10:00
与董宇辉对谈引热议,李娟发出“一坨声明”:感到咚大的一坨震惊
...。他富于感染力亲和力,总是照顾别人,印象美好的一个年轻人。”此外,李娟还辟谣了网络上对她“从小苦得不行”“天天捡垃圾”“挨继父家暴”的谣言,“这是根本没有的事。也不知道源头在
2024-08-25 13:5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一起看蓝星!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来河北啦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宏阔之问两千多年后被中国航天员以坚定的声音回应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
2025-10-11 10:51:00
台湾客家音乐剧将在厦演出
《那一天,彩虹出现》剧照。(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筠 通讯员 谢钰涵)来自台湾的客家流行音乐剧《那一天
2025-10-11 08:18:00
赵倩携《北去·南归》载誉归来,二轮演出即将登陆北京
近日,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上,演员赵倩凭借自编自演的话剧《北去·南归》斩获“最佳女演员”奖项,话剧《北去·南归》不仅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5-10-11 08:37:00
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举行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2025-10-11 08:47:00
电影《成为大师》于10月10日在北京举办“就犟”首映礼,影片导演赵林携影片主要人物之一庞大师出席首映礼,与观众、嘉宾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2025-10-11 10:08:00
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妈阁庙前地盛大开锣
“旅游+体育+文化”多元体验升级世遗景点赛 联动社区共创国庆醒狮盛典作为本年度美高梅狮王争霸系列活动的压轴盛事,历时两日的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于10月5日圆满闭幕
2025-10-11 10:38:00
银笺绘西华:陈威中山公园次幅写生的宋画质感与虚实之境
当《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慢直播的镜头随陈威转移至中山公园另一处阴凉角落,银笺纸在晨光下泛着细腻光泽,这幅以西华门为远景的写生
2025-10-11 09:07:00
天坛月季笺 —— 细节里的笔墨节奏与色彩巧思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镜头跟着万娟转到天坛月季园,她的笔尖已经对准了那丛 “冰山月季”。比起野花草的随兴,月季的绘制要精细得多 —— 眼前的 “冰山月季” 花瓣层层叠叠
2025-10-11 09:07:00
潘柱燐:“跨界”影视之路 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的交响
当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表达碰撞,潘柱燐的“跨界”版图正产生超乎想象的绚丽火花。“工程之学如筑基夯土,而文化影视乃精神之梁
2025-10-11 08:37:00
无忧之夜2025官宣落地三亚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打造“红人奥斯卡”
素有 “红人奥斯卡” 之称的“无忧之夜2025”,将于10月28日至30日落地海南三亚,上千位优质内容创作者及红人生态合作伙伴将齐聚
2025-10-11 08:37:00
赣超回眸之见字如面
烽烟将尽,战局已明。本周赛后,赣超的舞台便将只余两支队伍,为最后的荣耀而战。在这个奔涌着热血与热泪的夏天,赣超给予我们的
2025-10-11 04:21:00
合作共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2026年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
10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6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在京举行,汇聚各方智慧,打磨优质内容,探索创新模式,整合优质资源
2025-10-10 20:31: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近日,有媒体回访去年末爆火的湖南怀化理发师晓华,今年国庆期间,理发店已没了拥堵的人潮,不过依然要取号排队
2025-10-10 14:22:00
话剧《沧浪之水》以冷峻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知识分子池大为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精神蜕变。作品不靠宏大叙事取胜,而是借助极简的舞台语言
2025-10-10 14:59:00
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 由小人物重新讲过
◎朱彦凝近日,由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编剧、易立明执导的《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已死》(简称《罗吉》)在京首演。《罗吉》是对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重构和戏仿之作
2025-10-10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