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生不设限,解锁“中国好人”的多面人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15 20:33: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焦雪 牛鞠榕 潍坊报道

如果你了解潍坊的社会救援力量,可能会经常看到李亮的名字,他就是“雪豹应急救援中心”的“总教头”;如果你是从他父亲的口中了解他的故事,或许会认为他是一个“叛逆”的儿子;如果你关注社会新闻,就会发现李亮荣登“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榜单,是潍坊市2024年入选的第2位“中国好人”。

那么,他究竟是谁?

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李亮的生活,聆听他的述说,领略他的“多面人生”。

人生不设限,解锁“中国好人”的多面人生

“他就是值得我托付后背的兄弟。”

2012年,李亮从部队光荣退伍,结束了长达5年的军旅生涯,与其他年轻人一样进入了工作岗位。参与工作后的他虽然忙碌,但心里依然觉得空落落的。不久之后,一次应急培训帮他找到了问题所在。

“当时一个民间救援组织为我们做应急培训,会上播放了一段2008年汶川地震现场的救援视频,给我造成的视觉冲击非常大,房屋东倒西歪,道路被撕开了很多条口子,我看到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多么弱小无助。”在震撼之余,李亮意识到如果自己有能力帮助这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他们就能少遭受些苦难。这个想法犹如火苗丢进柴堆,迅速点燃了他的满腔热血,于是便开始在潍坊寻找社会救援队伍,找了很久却未能如愿。

2017年,本着“找不到就成立一个”的想法,李亮与5个有同样志向的朋友一拍即合,成立了“雪豹应急救援队”(以下简称“雪豹”)。从此,李亮的每一个周末以及其他的闲暇时段,都毫无保留地交付给了“雪豹”。

人生不设限,解锁“中国好人”的多面人生

“真的算是白手起家,没有经验就一点点摸索,从设计队服队标,到成立队规,大大小小的事必须亲力亲为,刚成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买装备的钱都是大家凑出来的,队里的第一套绳索就是我背着媳妇偷偷攒出来的,花了5000多元,直到今天还在使用,是我们的‘老伙计’,也是初心的象征。”李亮告诉记者。

只有绳索是远远不够的,救生衣、救生艇、声呐等基础的救援设备都不可或缺,于是李亮尝试在社会上拉些赞助,缓解设备紧缺的难题。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由于当时的人们普遍对社会救援组织了解不多,所以对“雪豹”的认可度并不高,没有人愿意赞助李亮救援时需要的设备。虽然在寻求赞助的路上四处碰壁,但他却从未因屡屡受挫而丧失信心。

“我们拉不到赞助,那就让赞助找到我们。”李亮立即转变思路,想先干出一番成就,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

2019年,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潍坊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县市区遭受洪涝灾害,甚至有河段出现险情。“雪豹”接到求助电话称,在潍坊昌乐有14名村民被洪水围困,无法转移到安全地带。队员们随即出发,赶赴救援现场。

“以往经历的大多是静水区的救援,在如此湍急的水域展开救援确实是第一次,所以我决定与另外一个救援经验比较丰富的队员开着救生船进入,出发之前还告诉其他队员,我是在场的人中救援经验最多的人,如果这事成了,你们就在安全区域协助我转移群众;如果这事不成,立刻去求助其他力量,不要盲目进入危险水域。”李亮回忆道。

佩戴好安全装备后,李亮驾驶着救生船驶出没多远,突然,一道巨浪迎面劈来,把整条船向后推出了一二十米。

“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如果船被巨浪掀翻,那么船上的人会直接被洪水卷走,再加上上游的水库随时都有决堤的可能,当时我们的处境十分危险。”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李亮不禁后怕。

此时,船上的二人早已浑身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冷汗,巨浪冲走了各种思绪,只保留下了唯一的想法:带领村民安全撤离。李亮迅速调转方向,小心翼翼地向村内驶入,挨家挨户敲门确认是否还有被困人员,最终,成功将全部14名被困村民转移到了安全区域。直到救援结束,李亮才从震惊中缓了过来。

关于此次救援,雪豹应急救援中心常务队长逯文远回忆道:“怕是真的怕,怕洪水,更怕村民有危险,李亮不仅成功救出了受困人员,也保护了队里的队员,当时我就认定了,他,就是值得我托付后背的兄弟。”

“限你三天之内把这里收拾干净!”

李亮的家也在潍坊昌乐,遭遇“利奇马”台风侵袭时,他正在父母家的院子里排水,接到求助电话后,便撂下工具跑出门了。

“父亲说我真是个傻子,自家的水都淹到小腿了还往外面跑,我说,家里的水最多会泡坏些物品,我在与不在都拦不住水往家里灌,可那些村民面临的是生命危险,我得分清孰轻孰重。”李亮告诉记者,最开始时,对于他的救援工作,家里人无一例外地全部投了“反对票”,认为从事这项工作太危险,甚至不惜豁出自己的命救别人。

早在“雪豹”成立之初,李亮陆陆续续拿出了7万多元用于购买队内的救援装备,再难挤出资金租赁场地用于存放装备和日常办公,于是就盯上了父亲的闲置门头房。

“我天天找他借,因为老爷子不支持我搞救援,软磨硬泡了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借到,没办法我就想了个‘损招’,直接把钥匙偷出来了,把队里的设备都放进去。”李亮告诉记者。

时间一长,李亮的父亲还是发现了这个“秘密”,更对他放出狠话:“限你三天之内把屋子清理干净,否则我全部给你扔出去!”

话虽如此,但李亮的父亲从未真正行动过,他每次看到新闻里播放的救灾画面都会心头一紧,猜想自己的儿子会不会就在救援队伍之中。

对于家人不支持救援事业的原因,李亮分析:“他们无非是担心我的安全问题,那我就保证自己的安全,让他们都放心。”

为了让自己和队伍走上更加专业的成长道路,李亮先后到济南、青岛、威海等地学习,考取了国家应急救援员(四级)、中国红十字会救助员等资格证书。不仅让被救助的人更加信任施救队员,还可以避免因盲目实施救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自“雪豹”成立以来,所有参与救援的队员一直保持着“0伤亡”的纪录。

人生不设限,解锁“中国好人”的多面人生

“我对队员的要求一直都是‘保己救人’,‘舍己救人’的精神固然值得歌颂,但我作为‘雪豹’的发起人,必须要对队员的生命安全负责任。”李亮解释,救援队员往往掌握着更多急救的专业技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实施救援才能将效率提升到最高,否则不仅会使双方都陷入危险,而且还会大大增加队友的救援压力。

李亮的父亲一直默默关注着儿子救援事业,也从许多人口中得知“李亮很了不起,救了不少人”,态度这才慢慢缓和下来,虽然嘴上没有说十分支持,但时不时冒出的几句叮嘱的话语暴露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切。

除了工作以外,李亮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救援队上,少了很多对妻子和孩子的陪伴,陪妻子过纪念日、带女儿去游乐场、接儿子放学……许多对家庭的承诺他最终都没能兑现。

“确实亏欠他们很多,女儿有次生病在医院打点滴,我赶过去的时候看着她和我媳妇依偎在一起,我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面对自己的迟到,李亮很是无奈。

“我爸爸参与了救援队,还救了很多人。”李亮的女儿提起父亲便是一脸自豪。她凭借李亮交给她的急救技能参加竞赛,并获得了“少年急救官”称号,还被不少“雪豹”队员称赞,不愧是“豹二代”!

“这是一场寿星无法到场的生日聚会。”

在救援队队员们的心里,李亮是“安全感”的来源;在单位同事的眼中,他是“靠谱”的代名词。

2023年,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省涿州市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导致多个村庄和小区积水严重,断网断电。据李亮的同事张正杰描述,李亮在得知此事后,主动“请缨”前往灾区的救援一线。

“当天中午12点时,我们单位接到了前往灾区救援的指令,因为李亮有过救援的相关经验,所以他主动提出带队前往。”张正杰回忆,单位临时组建了一支4人救援小队,由李亮带队,即刻启程前往灾区。

“我们当晚11点左右进入了第一个受灾小区,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块干的地方可以落脚。”到达涿州后,李亮一行人进入了一个洪水已经淹没到膝盖高度的小区。

拥有丰富水上救援经验的李亮立刻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虽然水面风平浪静,但水底可能暗藏着井口、沟坎等重重陷阱,于是,他立刻提醒周围同事,涉水进入时,一定要用长竿一边探路一边前进。经过一个多小时,他们终于探出了一条能将车驶入小区的“安全线”,并用醒目的标识标注出来,方便后续各路救援车辆驶入小区。

“巧合的是,救援当天正好是李亮的生日,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去到他的家里,给他过了一次寿星无法到场的生日。”张正杰告诉记者,他们带着蛋糕和礼物到李亮家中,与他的家人一起为其庆生。

通过拨通的视频电话,在场的人看到,李亮把袖子挽到手肘,身上的工服已经完全湿透,还时不时地用手擦拭屏幕上的水珠。李亮时刻关心着灾区群众的生活情况,而他在救援现场的一举一动同样牵动着家乡亲朋好友的心。

人生不设限,解锁“中国好人”的多面人生

在河北与李亮并肩作战的还有“雪豹”,救援队分三批次驰援涿州,队员们驾驶着冲锋舟进入受灾村庄,上到耄耋老人,下到襁褓婴孩,一次就可转移上百人到安全区域,就连路边的小猫小狗也要一起救走。

“他直接拉着我跳下水,真是个‘魔鬼教官’!”

“雪豹”从最初的5人已经成长到如今的296人、外围志愿者超8000人,完成记录在册的救援任务已达300余次。实际上,大大小小的紧急救援不计其数。在昌乐县相关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下,“雪豹”已在潍城、青州、临朐、诸城、昌乐、寿光等地建立起分队,可以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有效节省宝贵的救援时间。

即便面对复杂危险的救援任务,“雪豹”队员“0伤亡”的纪录也从未被打破。这源于李亮在日常训练中的严格要求,未能达标的队员将不被允许参与救援,“宁愿在训练时受伤,也不要在救援时受伤”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训练的目的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助别人,如果把一个小小的错误做法养成习惯,那么可能会在未来真正的救援中产生巨大危险,所以我对训练的要求极为严苛。”李亮解释。

人生不设限,解锁“中国好人”的多面人生

“记得曾经有一次水上训练,在救生艇上,我有一个细节没有做好,他直接拉着我跳下水,真是个‘魔鬼教官’啊!”一位队员告诉记者。对此,李亮表示,他想让队员牢牢记住这个操作失误将会给自己和船上的被困人员带来怎样的后果,对于“魔鬼教官”这个绰号,他也欣然接受。

狭小空间破拆训练、坠井救援训练、高空训练、横渡训练等多项综合性训练,缩短了训练场与救援现场之间的“经验鸿沟”,让队员们在真正面临危险时能够更加从容镇定。救援的环境不会是理想的,可能是夜晚、雨天等,李亮无法想象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救援环境,所以尽可能多地将恶劣天气等元素渗透进平常训练中,没有难度也要创造难度。

除了日常训练,李亮在队伍管理方面也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他要求“雪豹”队员之间都相互称呼代号,首先,因为在“雪豹”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不论什么职位,无论从事着哪种职业,在这里只有一个身份:“雪豹”队员;其次,本着“做好事不留名”的初衷,不图任何回报,队员们完成任务后一般默默离开。

人生不设限,解锁“中国好人”的多面人生

如今,“雪豹”队员们还经常在纪念日或急救日等特殊日子,在企业、社区、商场等地开展急救公益讲座,普及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火灾逃生等内容。

“队伍中一名志愿者的父亲因突发心梗去世,由于当时这名志愿者还未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的相关技能,所以没能及时挽救父亲,他学习完急救知识后,拉着我的胳膊说‘如果我早一点学会,是不是就能救回父亲了。’”李亮告诉记者,为了不再出现类似的遗憾,队员们一有空闲时间,就会把公益宣传的小桌子摆进社区,摆到市民的“家门口”。

除了普及急救知识之外,他们还会纠正大众的一些错误认知。比如,流鼻血时,人们一般采取“右鼻孔流血高举左手,左鼻孔流血高举右手”的“土方子”止血,或是用纸团堵住流血的鼻孔。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前倾,采用‘鼻翼压迫法’进行止血,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创伤。

“雪豹”发展到今天,李亮时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从未变过,这是他人生的价值体现,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每一次圆满完成救援任务,他都会感慨,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背后的一整个家庭,正是这份成就感驱使着他走到今天。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李亮的心中从未规划过宏伟蓝图,只是想让有救援理想的人找到组织,让更多的人在“雪豹”的帮助下走出困境。他经常开玩笑道:“‘雪豹’距离成为一个‘百年老队’只剩下九十三年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组织参与救援、保障任务300余起,潍坊李亮入选中国好人榜
7月30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潍坊昌乐的李亮入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单。1988年6月生的李亮,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乐县供电公司信
2024-07-31 16:18:00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潍坊2人入围
...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通道开启,在此次展示评议中,山东省共有12位好人进入参评范围其中,潍坊市2位。助人为乐类李
2024-07-15 13:35:00
...展“好人”评选以来,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先后涌现出11位中国好人、29位山东好人、91位潍坊好人。如果说一个好人的产生,或许是偶然,一群好人的出现,则是文化内驱的使然。曹永海、岳
2023-06-01 10:37:00
妻子不愿与丈夫同住,丈夫却与他人居住到一起,原因让人心寒
...向调解员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原来,李亮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在他还很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因病去世,他是与身有残障的母亲相依为命,并成长起来的。李亮初次遇见王梅时,便被对方美
2023-02-08 21:38:00
用水火丈量人生——记“吉林好人”延边州珲春市渤海大街消防救援站副站长余波
...频道近日,吉林省委宣传部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吉林好人”名单,延边州消防救援支队余波被评为2022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类“吉林好人”。余波现任延边州珲春市渤海大街消防救援站
2023-03-17 11:31:00
“我就想做一个平凡的好人”——河南7人荣登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未缺席,始终身着那件醒目的红马甲。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11月12日,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2024-11-12 16:57:00
拿不出30万彩礼我跟女友分手,两月后我接通电话,她已身亡
...?好一个拦不住!你们就是杀死阿兰的凶手,到现在还装好人!你妈为了钱,为了儿子,连自己女儿的婚姻都要葬送!”李亮像是在笑,可眼睛里愤恨的泪水早就决堤,安静的咖啡店里,李亮撕心裂
2024-05-18 13:17:00
...“沉思罗汉”,凭借“无语菩萨”表情包在参赛的“红陶面人像”“唐彩绘陶俳优俑”“商代青铜器亚醜钺”及“三星堆博物馆里面的陶猪”中险胜,一举拿下文博界的“显眼包”大奖。其实,如若
2023-12-27 21:27:00
“子曰”非“鸡汤”
...劝她和那人保持距离。果然,后来妻子发现那个同事是两面人。妻子问我何以没见面,却能判断他未必好。我告诉她《论语》里的一段话,“子贡问曰:‘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2023-01-07 02: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