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成都工匠罗松:17年来专注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和探索 为成都地铁隧道挖掘提供“教科书”式经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3-18 22: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成都轨道集团提供

2010年9月27日,晨光微亮,车号为101066的地铁1号线列车从成都地铁红花堰车辆段驶入隧道一路向南,成都人的“地铁梦”照进现实,罗松多年来为家乡建设地铁的梦想终于实现。

成都工匠罗松:17年来专注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和探索 为成都地铁隧道挖掘提供“教科书”式经验

成都工匠罗松:17年来专注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和探索 为成都地铁隧道挖掘提供“教科书”式经验

十余载风雨兼程,十余载历久弥新。2022年9月27日,成都地铁开通运营12周年,罗松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变化的是成都不断织密的地铁线网,不变的是我们对地铁建设的那份情谊。”

白天黑夜交替,春夏秋冬变换。今年已是成都地铁隧道高级工程师罗松深耕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探索的第17个年头。17年来,他根据成都特殊的地质结构,改造升级盾构技术,为成都地铁隧道挖掘提供“教科书”式经验。从无到有,从线成网,他参与了成都地铁多条线路的建设,见证了成都加速轨道营城、通向美好生活的奋进历程。

成都工匠罗松:17年来专注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和探索 为成都地铁隧道挖掘提供“教科书”式经验

缘起

他为家乡建地铁改装盾构机

现场,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辆辆装载着泥土的运渣车正有序进出。在相隔几十里的地铁大厦里,罗松和同事们正通过风险监控指挥中心智慧管理监控大屏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一刻都不敢松懈。

“为家乡建设地铁出一份力是我学生时代的梦想。”时间回溯至2003年,当时还在中国矿业大学读大二的罗松在暑假实习时第一次接触到了地铁,地铁的便捷、舒适、高效,让他深受触动。那时,他就立志要为成都建设地铁作出贡献。为此,他毅然选择了城市地下工程细分专业方向,开启梦想之路。

机遇总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2007年,正在洛阳出差的罗松得知他即将被调到成都地铁1号线盾构4标工作,顿时激动不已。此时,罗松已经熟练掌握了盾构技术,信心满满地准备回到家乡施展抱负。然而,他在地铁隧道掘进过程中遭遇了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富水砂卵石地层。

“这种地层卵石硬度高,盾构机刀具极易损耗。”罗松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专家根据成都地质特征开出的“诊断书”。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可参考的案例,摆在面前的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难题,我们从没有想过放弃,而是于细微之处抠技术,反复试验,持续创新,不达目的不放弃。”他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研究盾构技术,在盾构刀具、渣土改良和优化掘进参数等方面进行创新。最终,他们探索形成了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相关技术,攻克了富水砂卵石地层掘进世界性难题,创造了“鹅卵石滩上建房子”的奇迹。

经过两年不分昼夜的奋战,2009年,成都地铁1号线火车南站-桐梓林站-倪家桥站-省体育馆站盾构区间完成建设任务。看着修建好的盾构区间,罗松的泪水模糊了眼睛,730余个日夜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更重要的是,成都人的“地铁梦”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成都工匠罗松:17年来专注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和探索 为成都地铁隧道挖掘提供“教科书”式经验

创新

实现地铁建设速度和施工安全指数“双提升”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这是罗松的座右铭,也是现实写照。从业17年来,他始终专注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探索创新,在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控制技术、盾构隧道掘进换刀技术、盾构隧道施工盾构机脱困技术等方面打破一个个技术瓶颈,不仅让地铁建设速度提升,还让施工安全指数直线上升。

为了解决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管片上浮难题,他和团队反复进行了50余次浆液配合比实验,逐一对比实施效果。最终,在3个多月的不断实践、钻研下,他们将盾构隧道管片上浮量从最大15cm降低到了2cm,提高了成型盾构隧道质量,降低了安全风险,并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成功解决管片上浮控制难题。

17年来,罗松负责了成都多条地铁线路的施工开发,并在成都地铁2号线西延线,3号线一期土建1、2、3标,7号线一期土建1标等重要盾构施工项目参与建设管理,成功克服了众多技术难题。其中,针对成都地铁7号线火车北站—驷马桥站区间这一全线最长埋深最深区间,他和团队首创素砼桩加固换刀工艺,既保证了盾构换刀安全,又将单次换刀占道时间由30天缩短至7天,大大缩短了占道时间,实现早日还道于民。

为了更好地分享盾构施工技术的“成都经验”,罗松还参与编写了《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技术》,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为日后国内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工作提供“教科书”模板。

坚守

心里时刻装着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我们地铁建设现场管理者心里时刻装着工地,每逢下雨天,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巡查并安排落实好各项防汛工作。”在工作中,罗松除了是一名“技术咖”,还是成都轨道建设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副部长。

“在新建线路正式开通前,为了确保地铁安全运营,我们必须在空载试运行期间进行夜间安全检查。”每条线路开通前,罗松和团队总是在深夜11点至次日凌晨4点奔走在地下车站和隧道区间,排查梳理可能影响运营的问题,建立台账,制定限期整改措施,并逐一消项,为地铁线路的如期兑现和正式运营保驾护航。

从当初在洛阳出差接到电话被告知即将负责成都地铁项目的年轻小伙,到现在进入不惑之年,罗松不知不觉间坚持了整整十七年。

时光悄悄改变了罗松的模样,却没能改变他心中对成都地铁的热爱。罗松坦言自己与成都地铁建设的缘分还在继续,作为一名轨道交通建设者,他将一如既往地践行工匠精神,继续深耕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和探索,助力加快兑现轨道城市的美好期许。

成都工匠罗松:17年来专注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和探索 为成都地铁隧道挖掘提供“教科书”式经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致敬劳动者|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魏哲
...题被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编制的两本方案成为教科书般的技术指导。作为奋战一技术尖兵,魏哲在一次次的盾构施工中诠释着工匠精神,助力中国盾构产业逐步崛起。
2024-05-08 11:19:00
成都工匠代军:十余载书写地下“青春” 在黑暗隧道挖出城市鲜活动脉
...必工。代军从2003年投身盾构施工领域起,便苦钻“盾构施工技术”,先后斩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参建多条线路荣获詹天佑奖及国家优质工程奖。19年来,他以“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
2023-03-19 18:01:00
西藏工匠母永奇:潜心钻研十二载 隧道之中驭苍龙
...政府特殊津贴。母永奇先后参与了宁波地铁、郑州地铁、成都地铁、世界最大直径水下铁路盾构隧道---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世界上输水压力最高距离最长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国内最
2023-02-11 12:43:00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在大山练就“慧眼金睛”
...成果已斩获五项国家级殊荣,未来,更多智能化、数字化施工技术还将如繁星般闪耀在项目一线。(通讯员 王崇)责任编辑:刘亮亮
2024-12-31 15:24:00
攻坚善建彰显“工匠”风采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中交隧道局高品质建设湖底隧道攻坚善建彰显“工匠”风采国内在建最长干线公路湖底隧道——341省道无锡马山至宜兴周铁段工程(宜马快速通道)竺山湖隧道是中交隧道局在无
2023-07-01 06:59:00
组合施工,建设超长海底隧道(工匠绝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山东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项目建设团队着力攻克技术难题——组合施工,建设超长海底隧道(工匠绝活)本报记者 王 沛三臂凿岩台车在进行炮眼打设作业。韩文明摄工人正在检查
2024-07-06 07:15:00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会强:地层深处的掘进先锋
...时,刘会强报了一个几乎没人听说过的冷门专业——盾构施工技术专业,从此开启了盾构生涯。“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大胆又正确的决定。”刘会强说,“当时我们国家的盾构机95%都依赖于进口,
2023-11-29 15:44:00
修隧架桥 穿山越海(工匠绝活)
...路全长70.137公里,建设工期6年。今年5月,甬舟铁路海底隧道开始掘进。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工程现场,探大国重器如何“穿山越海”,看工程团队有何“绝活”。——编 者设 计因地
2024-07-13 06:05:00
...对“技术工人人才库”成员开展带教,组织研究、攻关在施工技术中遇到的难题,每个创新工作室年均可完成一两项课题的结果,形成了论文和科技成果。同时,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建
2024-05-27 05: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