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会强:地层深处的掘进先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9 15:44:00 来源:中工网

他开着动辄几千万、上亿的盾构机设备行驶于幽深的隧道中,以每分钟仅二十多毫米的速度前行,高温、粉尘、潮湿和噪声……在不足三平方米的控制室里,他每天要坚守12小时以上。

“我是世界上驾驶速度最慢的司机,却闯出了百姓出行、城乡发展的‘加速度’。”他就是中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专业化盾构分公司总工程师刘会强。

扎根地铁施工一线近13年,刘会强从基层盾构司机逐步成长为地铁施工领域科技创新标兵,他于尽头处开路,在平凡中闪光,先后获得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质量工匠、第一届河南省农林水利交通建设系统大工匠等多项荣誉,在地层深处的隧道中书写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初生牛犊”的掘进之道

2008年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刘会强报了一个几乎没人听说过的冷门专业——盾构施工技术专业,从此开启了盾构生涯。

“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大胆又正确的决定。”刘会强说,“当时我们国家的盾构机95%都依赖于进口,技术被外国垄断,所有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国家首届盾构专业的学生,因为没有成熟的教材只能到施工现场去跟机学习,而刘会强永远是笔记记得最多、细节观察最仔细、和老师交流最踊跃的那个。

2011年8月,刚刚毕业的刘会强成为一名一线盾构施工作业人员,负责盾构掘进施工质量控制。彼时的刘会强,是这个行业的“初生牛犊”,身上带着一股子“拗劲儿”。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会强:地层深处的掘进先锋

刘会强扎根地铁施工一线近13年,从一名基层盾构司机逐步成长起来,越来越热爱隧道内的一切。王威 摄

“有人把盾构司机称为‘刀尖上的舞者’,毫厘之间就能决定一个工程的成败,我偏偏要把这项技术练熟、学透。”刘会强说,盾构机轻则数百吨、重则数千吨,有液压、机械、电气、流体、环流5大系统,30多个子系统,5万多个零件——这个“庞然大物”的操作,全掌握在盾构主司机手里。如果司机技术不好,可能造成机器损坏、地表沉降塌方、隧道轴线偏离等严重后果。

正因为这项工作需要拥有巨大的耐心、细心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刘会强更深知自己要沉下心来,不能浮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为了从实践中学到更多技术,白天,刘会强“泡”在现场,跟着工人师傅们一起挖桩、推水泥,晚上扣图纸、翻阅资料、钻研难题。他习惯把工作心得一一记录下来。盾构机组装,掘进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密密麻麻的笔记中,写满了他对掘进技术的坚持。

在创新中找到“人生坐标”

2014年,眼看着自己的盾构驾驶技术越来越娴熟,成为公司内小有名气的“岗位技术能手”,但刘会强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我不断反问自己,作为一名盾构司机,难道只是单纯的操作设备吗?这样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工作真的有意义吗?”无数个夜晚,刘会强辗转反侧,不断拷问着自己的内心。

一次,由于导向系统数据不稳定,郑州地铁2号线三台盾构需要更换系统,只是一次简单的更换,请国外专家就花费了100万。

于是,刘会强依托盾构施工一线,组建了盾构队QC小组,开始带领团队走上开拓创新之路。

2018年,刘会强主持的《国产盾构极限半径条件下始发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历经三年攻关,破解了国产盾构在极限半径曲线上的始发关键技术,同时解决了盾构机闲置问题,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节约施工成本966.2万元,荣获河南省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坚守岗位13年来,刘会强历经24条地铁隧道、25.8公里掘进里程的磨炼,先后取得省、国家级科研创新成果35项,填补了多项国内盾构法隧道技术的空白,对盾构施工质量、效能提升、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行业内也有了响当当的名气。

把匠心传承下去

“我个人虽然获得了成长,但当前地下工程施工行业人才紧缺,具有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缺口很大。”刘会强说,现在地下与隧道工程行业从业人员很多没有受过培训,与行业的飞速发展水平完全不相符合。

为了给企业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刘会强坚持传授技术和经验、思想和作风并重的带徒方向,一方面注意培养技术骨干,定期开展研讨会,集中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对设计员、工艺员、数控操作工等开展多个专题的系列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刘会强带领的盾构队QC小组小组首个创新型成果《盾构区间左右线相对掘进施工技术创新》荣获“河南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和“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团队的凝聚力创新力显著增强。

“师傅带领我们在困难面前冲锋陷阵、创新创效,在我们看来,他就是工匠精神的代名词。”他的徒弟陈冲说。

在刘会强的带领下,一支集施工、科研协同发展、业绩一流的施工科研创新团队逐步开始在行业创新道路上崭露头角,并打造出一个个优质工程,在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光发热。

“我们这一代站在无数先辈的肩膀上,因此更要秉承匠心,沉下心去埋头苦干,坚定不移地做质量把关人,保证每一个工程都是精品,这样我们的隧道工程行业才会越来越好。”刘会强说。(王佳宁 陈梦雨)

来源:中工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拔地区施工,克服高寒、低压、缺氧等恶劣环境和复杂地层等技术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部署,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了亮眼的成绩单:五年来,在平均海拔四千米
2024-05-12 10:13:00
致敬劳动者|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魏哲
...程建设中,盾构隧道密集穿越粘性土层、硬岩等9种复杂地层。针对刀具“软硬”兼容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魏哲牵头优化刀具配置,综合掘进效率比前期筹划提高35%。在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
2024-05-08 11:19:00
...院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于2015年建立广西“开路先锋”交通工匠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基地自常态化运行以来,秉承着“传承、培育、践行、发扬”的建设理念,立足“讲好交通工匠故事
2024-12-09 17:52:00
西藏工匠母永奇:潜心钻研十二载 隧道之中驭苍龙
...主流盾构机型的专家人才。他先后参与攻克宁波地铁软土地层沉降控制、郑州地铁砂质地层盾构掘进地表沉降控制等多项重大难题。以他名字命名的“母永奇盾构机操作技能大师工作室”共获得创新
2023-02-11 12:43:00
武汉地铁第五次成功穿越长江
...至2024年5月全隧贯通,“江城先锋号”创造了全断面泥岩地层单日掘进18米的施工纪录。据测算,项目在泥岩地层的平均掘进效率达到近10米/天,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这也印证了我国
2024-06-03 04:38:00
【粤看粤美】春节将至,致敬黄茅海面上的“大国工匠”
...区的超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的建设者们擎着“基建先锋”的旗帜,坚守在施工建设一线,抢抓春节施工的“黄金期”,在碧波深处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大干热潮。俯瞰之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
2023-01-18 22:58:00
山东省地矿六队:节日期间重点项目“不打烊”
...乌蒙山区腹地,海拔高度2100米,山高林密、地势陡峭、地层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矿区溶洞广布,断裂构造发育,全孔漏失严重,地层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可预见性给钻孔的施工
2023-10-04 20:52:00
母永奇:地层逐光 在大地深处勇往直前
...”母永奇曾说自己是“最慢的司机”,在未遭遇复杂难掘地层的情况下,一台盾构机平均每年掘进3公里。然而隧道的地质是复杂多变的,变化之后需要及时地重新摸索变化后地质的参数。“所以在
2023-10-16 20:32:00
成都工匠罗松:17年来专注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践和探索 为成都地铁隧道挖掘提供“教科书”式经验
...隧道掘进过程中遭遇了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富水砂卵石地层。“这种地层卵石硬度高,盾构机刀具极易损耗。”罗松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专家根据成都地质特征开出的“诊断书”。当时,在世
2023-03-18 22: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新泰市人民医院:“医”路芬芳 鲜花致敬生命守护者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肿瘤二科医生办公室洋溢着温馨感人的氛围。患者家属将精心准备的鲜花与手写感谢卡送到科里。这些饱含深情的礼物
2025-08-20 18:27:00
“我找不到家长了……”萌娃街头徘徊,东昌府交警暖心出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怀磊 通讯员 吴霜8月17日15时许,东昌府区交通管理大队执勤二中队民辅警在路面执勤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引起了执勤人员的注意——一名约7岁的小朋友独自在路边行走
2025-08-20 12:49:00
凡人歌丨女子晨练晕倒众人救援!街道回应:准备申报见义勇为荣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震8月18日早晨,一名在胶州市二里河公园内晨练的女子突发急症晕倒,头部重重砸向地面,受伤不轻。危急时刻以孙先生为首的一众市民纷纷伸出援手对女子进行了救助
2025-08-20 10:29:00
今秋厦门中学转学办法公布这几所学校初中部不接收转学生东南网8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厦门市教育局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秋季中学转学工作的通知
2025-08-20 10:12:00
邮储银行廊坊分行全面运用“客户清单靶向法”和“数字网格靶向法”,精准绘制优质客户“作战地图”,创新构建“大走访”工作机制
2025-08-20 10:17:00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把码头修进霞关群众心里
鲁网8月20日讯“王工,欢迎再到我们这里建码头。”刚刚走进霞关村,中交一航局霞关渔港三期工程项目负责人胡安平就被村民们热情的招呼弄得一头雾水
2025-08-20 10:28:00
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和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察费……近年来,为激励无偿献血,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包括“三免”在内的多种优待措施
2025-08-20 08:0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雨彤记者吴春霞实习生沈奕菲)“平时跑在路上,最怕的就是身体出状况。没想到今天医生到服务区给我们免费做体检
2025-08-20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 通讯员吴梦然胥林花退休后的生活有千万种可能,60岁的蒋谦却选择了最“折腾”的一种。2024年8月
2025-08-20 07:42:00
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决赛落幕15支网络精锐队伍金陵论“创”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实习生饶嘉萱)8月19日,作为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8-20 07:42:00
中国网8月20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境内人员充当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线人”案件。涉案人员余某实施间谍行为后
2025-08-20 07:57:00
“金陵诗仙馆”等4座文化场馆同开
市民在参观金陵诗仙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来了!8月19日
2025-08-20 07:41:00
华瑞物流再收海事罚单:未按照规定显示号灯、号型或者鸣放声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中国海事局监管信息公开栏获悉,8月15日,华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瑞物流”)收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5-08-20 07:36:00
两男子出海钓鱼遇发动机故障,青岛消防员用时30分钟成功救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李颖 张秀帅8月18日13时39分,青岛西海岸新区后岔湾码头附近海域发生险情,两名人员被困海上
2025-08-19 17:26:00
运动医学科医生李建:让更多患者“重返运动场”
8月13日临近午夜12点,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手术室的灯终于熄灭。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建揉了揉发僵的后颈
2025-08-19 1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