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圆滑不如韩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8 08: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历代很多研究者认为,在元和五大诗人中,韩愈是个最圆滑最没有骨气的人。

他的圆滑证据之一表现在他穷极无奈之时,居然去侍奉权贵幼子(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即使有辱斯文也在所不惜。之二表现在他奔走公卿豪门之间时写了不少拍马屁的文章。韩愈有三篇《上宰相书》,为求官而唇干舌燥,以致招世人“急功近利”“摇尾乞怜”之讥。之三是为了保住官位而不惜卖友求荣。“永贞革新”失败后,宪宗上台,盛怒之下诏令柳、刘等八司马虽遇赦不得量移。此时,韩愈量移江陵,明知自己阳山之贬与王叔文集团无关,为了早日调回京城,他居然写了《永贞行》一诗,将矛头直指王叔文及好友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之四是他在丢官之后,为了谋求新职,曾违心地写信奉承贪官大吏李实。韩愈在《上李尚书书》里说:“未见有赤心事上,爱国如家如阁下者”,还说即便李实是千百年前的古人,自己也仰慕得很,何况就在眼前云云。其实,当时李实任京兆尹,横征暴敛已导致民愤冲天,韩愈却闭眼吹捧,实在令人作呕。之五表现在谏迎佛骨受斥之后,他上表谢罪,折节求生。

韩愈不仅在官场上处世圆滑,而且在学术上亦然。他一方面在《原道》等文中为儒家争正统,排佛、老不遗余力;但另一方面又赞和尚“实能外行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晚年更因崇道教饵药石而丧命。他一方面辟杨、墨之学,认为“杨墨行,正道废”,一方面又说“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对墨学也没有完全否定。他既吹捧儒家之教,又曾赞扬管仲商鞅的法家之道,给人琢磨不透的感觉。

其实,韩愈骨子里并不坏,也不十分懦弱,甚至还不乏勇敢。比如,他在贞元十九年初,为了升官写了阿谀逢迎的《上李尚书书》之后,同年底目睹京城百姓生活惨状又挥戈相向写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控告李实亵渎职守欺君害民。短短时间,态度判若两人。元和八年(813年)春,韩愈任比部郎中兼史馆修撰,从事《顺宗实录》的编撰工作,因为受到各种干扰,他借《答刘秀才论史书》发了一阵牢骚,大谈古来修史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自己是不肯履行史官的职责的,把修当代史的责任推给年轻人。柳宗元获悉后,于第二年正月给韩愈写了一封信——《与韩愈论史官书》,对韩愈圆滑、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实际上,韩愈顶住了来自宦官集团的压力,据实书写了包括宰相陆贽对德宗错误“言令”的批判以及攻击“宫市”“五坊小儿”在内的很多弥足珍贵的史料,实际上肯定了王叔文执政期间的一些举措。还有,元和十二年(817年),他曾以行军司马身份随裴度征讨叛乱。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镇州王庭凑兵发动兵变围神策军将领牛元翼于深州时,韩愈自告奋勇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宣慰”,为国家统一立下了功勋。

相比之下,与他同时代的柳宗元显得“固执和迂腐”多了,他被贬永州十年,依然不思“悔改”,虽有信求助亲朋旧僚,但用词没有韩愈那样乞怜,所以,韩愈屡蹶屡起而柳宗元“一蹶不振”。

韩、柳同为古文运动领航人,柳宗元行文谨慎万分,精雕细琢,韩愈经常视写文章为赚钱工具,他写墓志的稿费很高,不仅为别人吹牛拍马,甚至不惜胡说八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愈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辩》。韩愈的《师说》一文。也是一篇不同流俗的文章。柳宗元在《答韦中立书》中曾经说过:“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
2023-05-31 15:51:00
聊聊大唐第一斗士韩愈
...,梁肃就举荐了8人。在长安,韩愈认识了孟郊、裴度、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大都是古文的倡导者。韩愈在幕府工作时,也曾教导几位青年练习古文,比如张籍、李翱等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文
2023-10-27 20:21:00
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历代制度施设,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治理提供参考。杜佑和柳宗元等人还提出要探索“理道”,即治理之道。但是,制度并非万能,韩愈友人张籍感慨:“今天下资于生者,咸备圣人之器用,至于人情
2024-05-04 02:37:00
品读韩愈和柳宗元的诗句,探究他们的生平
...一些跨越千百年的共鸣。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一下韩愈和柳宗元两位著名文人的诗句,探究一下他们的生平。1.孔孟后继者:韩愈的贬谪之旅上学的时候我们只知道韩愈是唐朝大文人,但说起来他
2023-09-07 22:10:00
...柳”相称的原故。其实,韩柳是性情完全不同的两类人。柳宗元是性情温和的谦谦君子,从不随意说人短长,即使终生困死在蛮荒之地,也没怨天尤人,任情向人发声。而韩愈疾恶如仇,不平则鸣。
2023-10-22 20:30:00
苏轼为什么这么推崇韩愈
...愈先后在汴州、徐州的幕府做节度使推官,在这期间,与柳宗元两相呼应,积极推行文学革新的古文运动:继承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实质内容的骈体文。这就好比放在现代
2024-05-27 16:51:00
司马一民 | 韩愈印象:遇见唐宋八大家之一
...革文风与复兴儒学相结合,强调要文以明道。韩愈的好友柳宗元与韩愈观点一致,在他们身体力行下,掀起了一场“古文运动”。这场“古文运动”从唐代延续到宋代,代表人物有唐代的韩愈、柳宗
2024-04-17 10:01:00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人数为何很少?
...推动这场运动,当时最出名的一位,就是后来和他并称的柳宗元。06韩愈和柳宗元等人,个人能力很强,也算选对了时机,但是因为这种变革影响很大,所以朝廷在观望了一下之后,并没有敢大力
2023-07-24 16:15:00
...谈得最多的是两位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学家:一位是柳宗元;一位是韩愈。他们都谈“圣人之道”。不过,必须指出,他们虽然都谈“道”,但理论体系和倾向性并不是没有差别的。柳宗元所谈
2024-05-17 20: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
曼行吉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8月5日,“曼行吉林”进入第六天,蒙曼一行继续在国道G331吉林段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2025-08-06 03:22: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