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人数为何很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16:15: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210年,东汉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这一年文臣和武将其实都不算真缺的曹操,突然发布了一则《求贤令》,这则《求贤令》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天下震动。

为什么呢?

曹操发布的《求贤令》字数不多,表面内容也就一个,那就是不论道德等其他因素,只唯才是举。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的思想已经在汉朝流传了几百年之久,道德礼法的重要性,早就深入人心,你曹操突然提出不论道德,唯才是举的新口号,等于是在颠覆历史。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就不担心有才无德的人会在社会上占据主流吗?

答案其实很简单,如果没有不论道德,唯才是举这个前期宣传打底,那么老曹家就是灭了蜀汉,也没有借口改朝换代。

02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人数为何很少?

如果大家认可了不论道德,唯才是举,那么人才选拔的话语权就掌握在了曹操的手里,有了这个权利,那么老曹家就有了改朝换代的筹码。

曹操铺好了这条路以后,曹丕完成了改朝换代的最后一步,而就在曹丕登基以后,他立刻出台了赢得世家大族支持的筹码——九品中正制(核心是阶级固化)。

汉朝的时候虽然没有科举,但是因为儒家学说的崛起,寒门子弟还是有机会进入体制的,但是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基层大众的上升之路基本上就被堵死了。

但是因为儒家学说等学说的曾经盛行,基层大众中,已经孕育出了很多文化人,他们的影响到的朋友弟子,又让社会上多出了很多的文化人。

那么多的文化人,在没有了上升通道以后,他们还会安心种地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03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人数为何很少?

上升无路的文化人,在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用到“为国效力”之后,就把这些知识用到了文化创作上。

文化创作一般分为两类:

一种文化创作言之有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甚至可以参政议政,这种文化创作一般语言平实,强调的是内容的深度,另一种文化创作,不讲内容的深度,只讲作品本身的辞藻华丽。

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你要是搞第一种文化创作,不光没有机会获得进入体制的机会,甚至还有妄议国政,引发不良后果的可能,因此这种创作在九品中正制实行以后,基本就没落了。

而第二种文化创作,不光能让人抒发心中的郁闷,还能赢得一些人的夸奖,从而满足那一点可怜的虚荣心,因此大为流行。

后来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虽然已经露头,但是统治者其实并不想打破已经固化的阶级,因此在开科取士的时候,并没有引导文人向实际转型,反而鼓励一些人继续搞第二种文化创作。

因为诗词这种第二类文体被纳入晋升考核,所以唐朝的时候诗词非常繁盛。

04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人数为何很少?

公元768年,大唐的当家人是唐代宗李豫,此时的大唐早已没了盛世的模样,甚至连“安史之乱”的余毒都还没有清理干净。

韩愈就是在这一年出生的。

韩愈算是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基本世代为官,但是到了他这一辈的时候,因为父亲的早逝,他早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过因为家里有一定底蕴,所以韩愈的学习一直没撂下,而且他学得最好的,还不是那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华而不实的诗词之学,而是正儿八经的儒家学说。

不过唐朝的科举制度虽然实行很早,但是没有背景的普通人,就是有一定才华,也还是缺乏进入体制的门路。

韩愈科举初试考了四次才将将通过,后续的入职考试也考了很多次,才堪堪进入体制。

因为当时进入体制,个人才能远没有背景有效,所以韩愈曾借自己的文章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05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人数为何很少?

本来以韩愈的身份背景,他能公开的用文章发表一下不满,已经算是不容易,但那个特殊的时代,却给了他更多的机会。

在韩愈入仕之前,唐朝外有强敌侵扰,内有军阀作乱,整个大唐已经算是奄奄一息,整个社会上下急需一场大的变革。

在这种背景之下,韩愈提出了一个“古文运动”,从表面来看,“古文运动”的目的,好像是为了重整文风,让大家不再沉迷于华而不实的诗词歌赋,转而研究言之有物的古体散文,但实际上,韩愈想做的,是让朝廷改变用人制度。

当时除了韩愈本人以身作则,大写特写了一批优秀散文之外,还有不少有志之士,和他一起推动这场运动,当时最出名的一位,就是后来和他并称的柳宗元。

06

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人数为何很少?

韩愈和柳宗元等人,个人能力很强,也算选对了时机,但是因为这种变革影响很大,所以朝廷在观望了一下之后,并没有敢大力支持。

不过这不能怪韩愈和柳宗元的能力不够逆天,也不能怪大唐朝廷的上层不给力,怪只能怪这个运动开展的有点晚。

当时的大唐已经摇摇欲坠,根本就没有来一场改革的实力。

唐朝灭亡以后,新建立的王朝是赵匡胤建立的大宋,赵匡胤是武将出身,深知武将得权之后的弊端,因此采取了以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宋朝建国时,北景的防线“燕云十六州”在敌人的手里,为了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所以大宋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因此大宋的经济很活跃,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结果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个都出自宋朝。

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降低学习文化的成本,是影响非常大的,再加上宋朝的科举制度广纳人才,所以大宋的文风很盛。

在这种契机之下,大宋一些基层出身的文人,又开始想改革文风,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出身贫寒,且又进入体制的欧阳修。

欧阳修在官场的时候,很是关照了一些人,这些人就包括后来支持他搞古文运动的曾巩、苏东坡父子,以及王安石等人。

由此可见,唐宋八家中,唐朝之所以仅有两人,其实主要是因为时势的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星河闪耀 文脉绵长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央视《宗师列传》讲述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与事功星河闪耀 文脉绵长穆铎四川眉山三苏祠晚香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讲述韩愈《师说》的场景。
2023-11-24 02:23:00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来了!揭秘“最强文化天团”传奇人生
...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组成的“唐宋八大家”,堪称中华文脉中的“最强文化天团”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1月10日将推出首档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综艺节
2023-11-10 18:08:00
韩愈为什么能够获“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殊荣
...史上,唐宋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中“唐宋八大家”尤为人们所熟知。在这八位文学巨匠中,韩愈以其独特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将探讨
2024-10-24 20:51:00
诗鬼李贺空有凌云志,一生抱负襟开,短短四句诗惊艳了千年
...是古文运动的领袖,更在朝中身担要职,他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百代文宗”,在诗词方面亦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此时韩愈正值春秋得意之际,国子博士的身份也让他方便提携后
2023-04-24 19:19:00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亮相荧屏,揭秘“最强文化天团”
...电视总台11月10日晚于CCTV-1央视综合频道推出首档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搭建“古今双
2023-11-11 02:07:00
豆瓣8.9分!孩子必读!《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鲁网9月9日讯提及古代散文的巅峰,唐宋八大家无疑是那最为耀眼的星座,他们的笔墨不仅承载了时代的思想潮流,更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化思维模式。近日,《唐宋八大家文学课》出现在“与辉同行
2024-09-09 16:00:00
重读唐宋八大家,足以滋养一生的智慧
鲁网11月14日讯提起唐宋八大家,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当文综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开播映入视线的那一刻,被治愈着看完了韩愈的一生。沉浸式的实景演绎,以创新的形式让八位文化宗师
2023-11-14 22:42:00
唐宪宗李纯重新统一大唐疆土实现“中兴之治”,最后却被宦官杀死
...介绍一下韩愈。韩愈是唐代非常著名的文学家,而且还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什么是唐宋八大家呢?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和宋朝最著名的八个散文家。唐朝占了2个,分别是韩
2023-06-15 12:36:00
...,从而爱上唐诗,爱上中国古代那些伟大心灵。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章大家身份遮蔽了他的诗人身份。其实在宋代,韩愈被视为最伟大的唐代诗人之一。诗人西川去往岭南,探访韩愈
2024-09-10 09: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