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怎样才能排出“赖着不走”的粪便?了解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3-15 10:31: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导语:生活当中很多人经历过便秘的情况,便秘的痛苦,往往只有那些坐在马桶上排不出便的人才有体会。

正是因为有便秘的情况,所以市场上推出了润肠茶等保健产品,这些润肠茶表示可以清除肠道中的”宿便“。

所以说“宿便”意思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词语,并在卫生领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其实在这里告诉大家,宿便这个词根本不存在。

怎样才能排出“赖着不走”的粪便?了解下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宿便没有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应该强调宿便是一个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错误概念,这其实是一些商家发明的词语,用来销售自己的减肥产品或者是排毒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清肠润便的产品中含有泻药成分,对身体有害,人们摄入食物之后,食物进入胃部与胃酸混合,然后小肠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进入大肠,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吸收,然后形成粪便,通过直肠排出。

那么粪便真的会在肠道中积累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体肠黏膜非常的光滑,可以分泌肠黏液,肠道粘液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润滑肠道,防止粪便被吸收,此外当食物达到大肠之前,是液体而不是干的。

其次肠蠕动的功能也非常重要,人体的大肠和小肠会一直蠕动,所以食物不会在肠道中积累,也不会有宿便,最后要说明的是大肠基本上吸收水分,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正常排出体内粪便。

怎样才能排出“赖着不走”的粪便?了解下

人体内有6公斤宿便?

其实针对于“人体有6公斤宿便”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正常人不可能在身体内积聚如此多的粪便,只有患有特发性巨结肠肠病的患者,才会有大量的粪便在肠道内积聚,而不会因结肠的特定变化出现肿胀。

宿便是健康“杀手”?不排毒就没救了?

在网络上有人说宿便是身体健康的杀手,如果不知道怎样给身体排毒,那么整个身体会变得肥胖,还是不能加快身体衰老速度?

宿便中的毒素甚至可能会导致结直肠癌,事实上这种观点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传言一: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还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

食物通过口腔进入食道,然后被胃部以及十二指肠中的各种消化酶进行不断的分解进入小肠,此时食物已变成粥状物质,并且与肠溶毛充分接触,营养物质被身体所吸收。

没有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将继续流向大肠水和电解质,被吸收后最终形成粪便,并且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所以粪便是在大肠中形成的,也是不会压迫小肠绒毛的,除此之外粪便本质是食物残渣的结合非常的柔软,即使会接触到脊椎也不会使脊椎变形,更不会压缩脊椎。

同样粪便也无法改变腹部形状,有些人腹部隆起或者是看到肠胃被撑起的形状,要么是老年人,要么是身材极为消瘦的人,因为疾病或者是腹部脂肪堆积导致腹壁疏松而薄,与大便无关。

怎样才能排出“赖着不走”的粪便?了解下

传言二:粪便发酵会导致酸毒症

胃中的pH值约为1.4-5,胃酸呈强酸性;小肠的PH值约为7.6,大肠的PH值约8.4-8.55,大肠和小肠的肠液都是碱性的。

如果食物发酵产生酸,那么一进入胃就会被胃酸破坏,即使进入大肠和小肠也会被胃液迅速中和酸性物质不可能积聚更无法进入血液并且引起酸中毒。

粪便在肠道中储存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因为如果粪便在大肠内停久太长,大肠会继续吸收粪便中的水分,因此粪便会变得更加干燥和坚硬,导致排便非常的费力。

如果用力排便,可能导致腹部肌肉受到压迫,引起炎症,疼痛等症状,从长远角度来分析,可能会导致稀释盐和痔疮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更容易患as综合征,也称为心源性晕厥,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怎样才能排出“赖着不走”的粪便?了解下

清洗肠道,排毒,清除宿便真的靠谱吗?

很多人相信宿便给身体带来危险性的谣言,于是会购买各种各样的产品来清除体内的宿便,排出肠道毒素,然而事实上这些产品中许多打折解毒的幌子,其实添加了类似蒽醌化合物的药物成分。

蒽醌类化合物是泻药的主要成分能够刺激肠粘膜神经,并且引起身体内排便反射,导致结肠平滑肌收缩,加快肠道蠕动,从而达到促进排便的效果。

如果长期服用含泻药成分的产品,会导致肠神经损伤以及肌肉萎缩,这是无法逆转的,甚至形成药物依赖。

润肠茶产品添加的强效泻药通常含有色素,会导致肠黏膜色素沉着,导致结肠黑变病,很多酵素产品,旨在帮助消化,不仅无法确保添加酶在进入人体后保持活性,而且促进消化的效果也有限。

怎样才能排出“赖着不走”的粪便?了解下

其实酵素类产品通常是因为产品中添加了强烈泻药或者是软便剂而不是美,以至于所谓的肠道水疗本质上是一种灌肠疗法,如果经常使用会导致身体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若技术人员操作不当,肠道可能出现穿刺或者是破裂导致腹膜炎,严重时死亡。

有些极端的人会服用一些药来帮助排便,这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泻药引起的腹泻,会严重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肠道水分流失,大量肠道液体分泌等严重时会导致人体水电酸碱紊乱,引起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怎样才能排出“赖着不走”的粪便?了解下

向胃肠道补充蔬菜

想要促进排便更加顺畅,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要重视蔬菜的摄入量,这样有助于食物的肠胃消化和蠕动。

如果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食用一斤以上的蔬菜,或者是日常的食物中添加木耳,海带,蘑菇和其他食物。这样能够为身体补充充足的纤维素,有助于预防便秘。

怎样才能排出“赖着不走”的粪便?了解下

胃肠道补水

水是每个人都不可以缺少的日常饮料,进入身体后可以促进胃肠道的新陈代谢,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可以加快粪便的排泄,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好的排便规律,可以早上起床喝一杯温开水。

许多医生建议每个人每天饮用大约1500~1000毫升的水,如果天气炎热或者是夏天到来便秘的人可以每天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

锻炼有助于排便

通常每天锻炼50分钟以上,快走、跑步、游泳以及其他形式的运动都可以防止便秘,帮助粪便快速排出体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憋回去的便便都去哪了
...等塑形,最后在大肠分泌的黏液和肠内细菌的作用下形成粪便,粪便最终都储存于乙状结肠。当我们再次进餐后食物又进入小肠时,或当结肠内的粪便存储到一定阈值时,结肠就会出现强有力的蠕动
2023-07-05 20:24:00
上厕所时,大便前头干硬,后头软粘,说明了什么?医生说出实话
...些残渣,以及小肠内的一些细菌和其他废物,共同构成了粪便。跟着肠道的活动,这些粪便被推送到大肠。在大肠中,水分被进一步吸收,使得粪便逐渐变得枯燥。最终,当粪便积累到必定程度时,
2024-05-07 10:25:00
大便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科普下涨知识
...分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就会被身体排泄出来,这就形成了粪便。其实,人体在摄入食物后,胃会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将食物残渣排入小肠,而小肠会将剩余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等一个营养物
2022-12-12 12:14:00
好几天不上厕所,体内的大便都去哪儿了呢
...,剩下的食物残渣才最终会被继续推向我们的大肠,形成粪便。其实一开始产生的粪便因其水分含量比较高,是软的,但这会随着在结肠蠕动过程中被肠道粘膜进一步吸收水分而变得越来越干燥,当
2023-09-16 20:06:00
大便“前头干硬,后边软粘”是怎么回事?消化科医生说出实话
...便不会粘稠,呈香蕉状。正常状况下,当直肠有约100ml的粪便时,就会发生便意,当直肠内容物到达约300ml时,就会发生强烈的便意。点击增加图片描绘(最多60个字)修改假如排便
2023-12-12 10:24:00
第1天吃的金针菇,为什么第2天会出现在便便里
...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大肠则主要负责水分吸收和粪便形成。当食物通过小肠时,其中的营养物质被吸收,而无法被消化的残渣将进入大肠。大肠将水分从残渣中吸收,形成固态便便,随后,
2024-04-28 11:59:00
上厕所时,大便前头干硬,后头软粘,意味着什么?
...,而对身体有害的废物和垃圾则会随着肠道的运行,形成粪便,最终排出体外。大家排便时是否观察过自己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从大便中也能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大便前头干眼后头
2024-07-17 11:10:00
别忽视小小肠息肉,严重可发展为肠癌!做好早期筛查,守护肠道
...异常,可能需要实际进行结肠镜以进一步评估和治疗。5. 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FOBT)或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检测粪便中是否有血迹,这可能是息肉或结直肠癌的一个迹象。粪
2024-04-28 11:57:00
曲靖东大中医肛肠医院:保持直肠健康 这些习惯应改掉
...的吸收都是在小肠内进行;大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而直肠主要的功能是贮存粪便、引发便意及排泄粪便,此外直肠除了进行储存和排泄之外,也可以进行分泌和吸收。直肠的分泌物主要
2024-08-12 17:1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
健康问太和 | 关节镜微创技术,巧解关节“卡顿”难题
走路时膝盖突然剧痛卡住,缓一缓又能恢复?这可能是关节里混进了“不速之客”——关节游离体,反复发作将加速关节磨损。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2 23:25:00
科普|福州 17 岁少年患糖尿病 青少年发病攀升需早防
福州17岁少年患上糖尿病专家提醒:青少年发病率持续攀升,早防早治是关键福州新闻网11月12日讯(记者 潘温祥)糖尿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属”
2025-11-12 22:00:00
音乐与碳水的美妙和弦:秦潭湖音乐节,一碗安庆炒面意外“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至9日,安庆秦潭湖畔的音浪澎湃激昂,但让无数乐迷和游客津津乐道的,除了舞台上的摇滚与民谣,还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
2025-11-12 18:49:00
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科普专家:于迎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
2025-11-12 16:37:00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