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写在前面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这些年,贵州始终牢记嘱托,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推动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如今,在多彩贵州大地上,处处是画、步步皆景,绿色有机成为贵州农产品的靓丽标签、绿水青山成为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在贵州变成现实。
一封信
镇远古城,位于贵州东部武陵山区,地处湘黔两省三地接壤之处,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镇远古城(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
㵲阳河穿城而过,河两岸建筑依山而上,古巷道里那些恢宏气派的古建筑,让人不禁想到当年镇远商贾繁华之景象。如今,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景区”等12张国家级旅游名片,镇远正朝着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的目标稳步迈进,为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重要力量。
2025年5月31日至6月2日,贵州镇远古城迎来了第四十一届“贵州青酒杯”赛龙舟文化节。
古老的龙舟在镇远已焕发新生,镇远县以龙舟赛为支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古城核心区联动铁溪、高过河等周边景区,形成“看龙舟、游山水、品文化、宿古城”的深度体验路线。
“龙舟赛事期间,我们房间几乎天天爆满。”镇远永福荣畔江小院老板杨立说,他们提前数月开始筹备,增加人手、优化服务,对房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2025年端午节,镇远全县接待游客25.39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旅游总收入2.34亿元,增速18.8%。镇远古城景区接待游客19.94万人次,增速10.3%。
2025年1至4月,全县接待游客30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9亿元,文明创建融入消费场景,夜间经济蓬勃兴起。
“㵲阳河是镇远的灵气所在,有了这条河才有了镇远的现在。”杨立说道。
2024年舞水(㵲阳河)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如何保护好这条河,是放在黔东南州和镇远县的课题。
108名河湖保洁员,64个村的农村存量垃圾清理、自然寨山地无动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依法取缔㵲阳河流域拦河渔网2000余张,沿河布局特色水车景观70个27组,建成8公里木质栈道、34座亲水平台以及绿化达15万平方米的河滨休闲公园,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98%以上……
近三年,㵲阳河国控断面甘溪高碑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质,㵲阳河周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乡村旅游发展日渐红火,生态振兴作用不断凸显。
近年来,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不断强化上下游协同治理、跨区域跨流域联合执法等工作举措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通过“三抓三促”加强㵲阳河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力助推㵲阳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以前河道窄、也没这么干净,没有水电站调节,更没有这么完善的排水系统。随着县里提出发展沿河旅游,于是要求占河道的建筑要退出,又引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排污管道,所有居民、商家的排污管都接入,防止污水排入㵲阳河。”镇远县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如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镇远人,如今从事着㵲阳河治理工作,对他来说这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工作、是责任,也是对家乡的热爱。”
㵲阳河夜景又再次升级,华灯初上时勾勒出蜿蜒的河岸线和古建筑的轮廓,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人影憧憧,笑语欢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周梓颜 李明栩
设计 陈豪
编辑 喻辉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