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李金龙:书写石斛路上的“别样风采”(我奋斗我幸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8 15: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李金龙:书写石斛路上的“别样风采”(我奋斗我幸福)

李金龙(右)正和村民们一起在自家的石斛地上交流分享着石斛种植、管理和销售的情况。

李金龙:书写石斛路上的“别样风采”(我奋斗我幸福)

长势正好的石斛

李金龙:书写石斛路上的“别样风采”(我奋斗我幸福)

象达斛农正在搬运石斛

李金龙:书写石斛路上的“别样风采”(我奋斗我幸福)

在发展石斛的同时,李金龙还涉足农资、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服务。

本刊特约撰稿徐静

●今年42岁的李金龙,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经历了很多。不服输的他坚定信心,稳健前行,在助推龙陵石斛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的道路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立春时节,笔者见到李金龙时,他正和村民们一起在自家的石斛地上交流分享着2022年的石斛种植、管理和销售情况。大家畅所欲言,无话不谈,都在为2023年如何继续发展好石斛产业加速“蓄力”。

李金龙现任政协龙陵县十届委员、县石斛协会副会长。他在发展石斛产业中亲力亲为,踏实敬业,不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认真创业,先后从事石斛种植、销售、加工以及石斛病虫害防治,在石斛产业的发展中有一技之长,在促进石斛产业的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初入社会遇“难题”

李金龙,1981年2月出生于龙陵县平达乡小田坝社区,1996年7月从平达中学毕业并考入保山农校园艺专业学习。2000年7月中专毕业的他却恰逢国家不再包分配工作,他只好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栽种辣椒、番茄,当年菜种得很好,但交通和销路却成了最大的难题,一年下来也没挣到什么钱。

“这样下去不行,种出来的蔬菜要靠人背马驼才能送到乡镇集市,只能零零散散销售,大部分销不出去,我必须另谋出路!”19岁的李金龙决定离开家乡闯一闯。

恰逢主营花卉种植的龙陵恒裕公司招工,学园艺的李金龙凭借自己的专业学识于2001年8月顺利进入公司工作,这一干就是平平稳稳的8年。2008年8月,李金龙的两个朋友准备在象达种植石斛,并邀约他一同入股发展。

“人生会遇到很多选择,那时的我想:我年轻,可以搏一搏!”李金龙回忆道,“所以,我拿着平日里节省下来的5000元钱,毅然来到象达镇赧洒村,和两个朋友一起开始发展石斛!”

选对“斛路”发展旺

说干就干!李金龙和两个朋友开始找地块。2008年,他们和村民租了4.5亩田开始种植紫皮石斛,次年就开始投产并且有了一定的收入。栽种石斛的首笔收入像给李金龙和朋友打入了一剂“强心针”!于是2009年,他们又继续租了4.5亩田,用获得的首笔收入购买种苗来扩大紫皮石斛的种植面积。

李金龙和朋友长年“泡”在石斛地里,精心地管理着每一株石斛。

但是意料不到的天灾也给他们带来了严峻考验。“2009年的那场霜冻来得太厉害了,我们的老地块损失了10%,新栽的地块损失了90%,看着那些被霜冻死的石斛,心里真的非常难过!”李金龙回忆道,“但是,我们都是年轻人,不怕输!于是又买苗补苗,坚定地发展下来!”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李金龙和朋友不断总结、发现,逐步获得了许多石斛种植、管理的经验。对于如何防霜冻、如何选择种苗、如何选用有机肥、如何防治病虫害……都已经做到了然于胸,他们精心栽种的石斛鲜条亩产量也从最初的800市斤/亩发展到了1500-2000市斤/亩。

“石斛鲜条的单价从最初的85元/市斤,到巅峰时期的120元/市斤,再到10多元/市斤,我们在石斛路上好像坐了‘过山车’一样。”李金龙接着回忆说,“但是这是市场大行情,如今石斛价格渐渐趋向平稳,反正比栽种传统农作物要好得多!”

带动村民发“斛财”

看着李金龙和朋友栽种的石斛收益不错,村民们也跃跃欲试。在平常的聊天交流中,李金龙无私地和村民们分享收入情况,并鼓励大家也发展石斛。

“看着李金龙他们栽种石斛的收入不错,我也就在2009年东批西凑10多万元,尝试着栽种了1.5亩,刚开始由于基质配比不够合理,苗死亡率偏高,我忧心忡忡,担心所有的钱都‘打水漂’。”回忆一路走来,斛农杨连达告诉记者,“后来,李金龙知道后,就经常来到地头教我如何种植、管理,慢慢地我在石斛路上就走得顺溜起来,而且发展到了15亩。如今石斛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整个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建起了新房子,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杨连达只是当地斛农的一个缩影,李金龙与大家打成一片,共同发“石斛财”也是他的愿望。大家一户看一户,最终带动赧洒村200多户人家将石斛发展起来,种植规模达到1000多亩。目前,全村90%以上的人家都栽种着石斛,少则2-3亩,多的已达40-50亩。石斛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人们戏谑地说房子是“石斛房”、车子是“石斛车”、读书人都是栽种石斛供出来的“石斛读书人”。

农资做得有“声色”

在石斛栽种过程中,如何选用有机肥栽种出更好的石斛,也是这几年来李金龙关注、研究的一个方向。

在发展石斛的同时,2010年李金龙开始涉足农资、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最开始农资年销售额达80多万元,近几年来已达到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服务范围由象达镇的15个村发展到了全县各乡镇,服务1000多户斛农的5000多亩石斛。

象达镇甘寨社区的斛农刘东香一家栽种着50多亩石斛,这11年来全家人因石斛和李金龙结成了“斛友”。“李金龙虽然年纪不大,但乐于助人,做事也有想法,石斛上问着他什么,只要他知道的都会告诉我们。”刘东香这样评价李金龙。

如今,李金龙和合伙朋友已经将9亩地块全部由“紫皮石斛”转为“珍虫石斛”,他表示要在当地先行先试一步,争取掌握紫皮石斛外的其他石斛种类的种植技术。目前,地头上的珍虫石斛长势不错,由于受市场影响,2021年收入58万元,2022年18万元,但李金龙和朋友不会轻易放弃,会坚定地走下去。

作为石斛种植领头人,李金龙自担任龙陵县石斛协会副会长象达区域负责人以来,认真履行职责,团结会员,积极帮助协会会员解决了石斛种植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防治病虫害的用药问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

在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着力抓住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龙陵加快石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中国石斛之乡”,推进“石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李金龙表示将按照全县“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质量优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认真履行副会长职责,指导协会会员,抓实石斛产业发展,全力助推龙陵石斛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努力为龙陵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用心行走新闻“路” (追梦路上)
...女儿童之家温暖农村群众》等在云南新闻联播上播出。 石斛产业是龙陵“一县一业”的特色支柱产业。这些年来,徐静从产业发展、石斛美景、斛人风采、政策扶持等方面持续跟踪报道龙陵石斛
2024-05-25 15:30:00
270万卖掉唯一住房后赖着不走,买家边还贷边租房3年!上海法院出手→
...迟无法入住的原因,竟然是原房东死活不肯搬走。原房东李金龙,是个60岁的独居老人,他不搬走的理由竟然是——自己没有地方住。 党女士有涵养,没有骂人,但也是气得不轻——要是真怕
2023-12-21 17:00:00
后悔!杭州姑娘年初卖房为了5万中介费谈崩,年底少卖100万
...迟无法入住的原因,竟然是原房东死活不肯搬走。原房东李金龙,是个60岁的独居老人,他不搬走的理由竟然是——自己没有地方住。党女士有涵养,没有骂人,但也是气得不轻——要是真怕没地
2023-12-25 09:17:00
全村骄傲!一家三兄弟,都是火车司机
...兄弟在机车前一期合影,左起依次为:李映波、李坤龙、李金龙。劳福宁摄十年磨砺,兄弟成为同事1992年,旺贺村李家长子李坤龙呱呱坠地。一年后,弟弟李映波也出生了。成长过程中,他们
2024-02-23 16:11:00
...公交站亭的座位上。经过该站点的112路公交车党员驾驶员李金龙,发现后将手机保管到站后及时联系上失主归还手机。当天上午6时20分左右,荣成公交集团驾驶员李金龙驾驶112路公交车
2025-01-16 14:51:00
上海一房东进门傻眼:怎么都被换掉了?!想解约却被索要天价违约金→
...迟无法入住的原因,竟然是原房东死活不肯搬走。原房东李金龙,是个60岁的独居老人,他不搬走的理由竟然是——自己没有地方住。党女士有涵养,没有骂人,但也是气得不轻——要是真怕没地
2024-01-16 09:13:00
...市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泸州时为科技节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龙受邀参加活动并作为爱心企业代表进行现场交流发言。这已是李金龙连续4年参加“郎助郎 •上学堂”活动,4年来,泸州时为科技
2023-09-02 13:16:00
...日报讯 正值国庆节假期,在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九仙园石斛基地,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上百名游客慕名而来,一睹石斛风采。走进智能大棚,一树树石斛的绿意,伴着淡淡的青草香气迎面而来,
2024-10-04 08:14:00
柔弱农妇用爱与责任撑起一个家
...甜孟岳仙是杭州富阳人,41年前嫁给了洪合镇新王桥村的李金龙。结婚前她就知道李金龙妈妈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结婚后,婆婆担心自己成为小夫妻的累赘,她告诉婆婆,“您就是我妈,我会
2023-08-11 06: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