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湄潭:一片茶叶背后的乡村振兴答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13 15:3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当薄雾还笼罩在金花村的茶山时,村民安志琴正熟练地摘下茶树上带着露水的嫩芽放入腰间的竹篓中,这个动作,她重复了整整28年。28年前,当她从外地嫁到这里来的第一天便开始在丈夫家的茶山学习采茶,从那时起,她的日子便和这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叶子紧紧缠绕。

湄潭:一片茶叶背后的乡村振兴答卷

安志琴对记者说,“我结婚嫁到这里20多年,都是靠茶叶为生。忙的时候就请人摘,茶叶卖二十块钱一斤的话,要开个十一二块钱,卖三四十块钱一斤的话,就开一二十块钱,根据茶价的上下波动来开工资,都是计件的,采得多就得的多。我们这些村子里的人就是靠这个茶叶来吃饭的。”

湄潭:一片茶叶背后的乡村振兴答卷

湄潭县是贵州产茶大县,曾连续五年蝉联全国茶叶百强县榜首,茶产业更是带动了当地超30万茶农增收致富。贵州省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杨冬表示,湄潭县处于北纬27度黄金产茶带,平均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县里的30万茶农都是依靠茶产业为生,因为在湄潭茶就是首位产业,富民强县,茶就是湄潭的老底子、命根子和钱袋子。

在政策年复一年的浇灌以及当地茶农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下,如今湄潭县的茶园已连缀成60万亩浩瀚绿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湄潭:一片茶叶背后的乡村振兴答卷

金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总经理刘建顺说,“我们村也有6800余亩茶园,每年的产值大概是3500万元。按单一的茶产业计算,人均产值可以突破1万元。我自己也是一个茶叶的种植大户,家里大概有近20亩茶园,每年的产值大概20万元。”

如果说规模化种植是筋骨,那么精深加工便是湄潭茶产业跳动的心脏。近年来,湄潭县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价值链条,现代化茶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多元化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味蕾需求,将一片叶子的价值成倍释放。

湄潭:一片茶叶背后的乡村振兴答卷

位于湄潭县的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茶文化传播、茶叶销售于一体的茶企,同时也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以“公司+合作社+茶农”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产业帮扶,联结茶园2万余亩,签约茶农6147户,辐射和带动茶农达3万余人。

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静表示,“企业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责任去带动这些老百姓共同致富。我们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专业合作社链接了6000多户茶农,将这些茶农的茶园纳入公司的一个签约基地,然后由公司统一管理,之后又将他们的茶青高价收购。这样既让茶农提高了茶青的收益,又使企业的原料有了质量上的保证,实现了共赢发展。”

湄潭:一片茶叶背后的乡村振兴答卷

2024年,湄潭县茶叶总产量6.94万吨,产值69.13亿元,综合收入166.42亿元。在茶香氤氲处,茶产业不仅在为湄潭县乡村振兴赋能,同时更是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当县域经济发展的脉搏随茶香强劲跃动,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答卷正在黔北大地徐徐铺展。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西迁到共兴 八十五年双向奔赴|浙大与湄潭书写跨越世纪的时代答卷
初秋的湄潭,青山如黛,茶香氤氲。在湄潭县城浙大广场后面,一座红墙灰瓦的院落静静矗立,这里是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1940年,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浙江大学师生跨越千山万水,历经2
2025-08-20 00:03:00
...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范朝权 孙晓蓉 张玲玲 王 丹灵湄潭县黄家坝街道合同社区甜蜜小寨,自今年10月开园后,靠着几十亩金灿灿的向日葵火了一把。花期月入4万元的农家乐老板刘仁
2022-12-24 10:02:00
工行贵州遵义湄潭支行:金融活水浇灌出乡村多彩图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工行贵州遵义湄潭支行持续用金融活水滴灌农业产业,以高质量“种植e贷”“养殖e贷”普惠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逐步绘就了农业产业多彩图景。绿叶青翠飘扬振兴
2024-05-21 16:09:00
一片绿叶 振兴一方
...山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一首流传已久的民谣,道出了曾经无尽的辛酸。为了摆脱贫困,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核桃坝村老百姓决定换个活法,
2024-01-02 20:56:00
贵州湄潭:税费宣传助振兴 乡村服务税在行
...罗近人 马达 通讯员 王安 张璨 龙小梅)四月茶山绿意浓,湄潭县万亩茶园迎来茶青交易旺季。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湄潭县税务局以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为契机,联合湄潭县人社局、茶产
2025-04-07 14:56:00
...报电力赋能产业兴 擘画茶乡新图景——遵义供电局助力湄潭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示范县建设近年来,遵义供电局结合湄潭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以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
2023-11-26 09:49:00
仁怀市老年大学开展“春季踏青采茶、助力乡村振兴”工会活动
...会组织市老年大学全体职工、市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前往湄潭县永兴茶场举行“春季踏青采茶、助力乡村振兴”采茶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职工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体验亲手采摘茶叶的乐
2024-03-29 18:59:00
不以山海为远 携手共赴未来 珠海斗门与遵义湄潭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日前,2023“斗门荔枝”文化嘉年华在贵州遵义湄潭金桥分会场——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举办。5000斤斗门荔枝空运到场,这份跨越千里的“甜蜜”,讲述着“斗湄”情更浓的故事!202
2023-06-25 22:01:00
改革赋能茶业兴——三组“改革镜头”看湄潭县茶产业发展
遵义湄潭,产茶历史悠久,其勃兴在当代。今天,茶已经成为湄潭的首位产业。自2020年起,湄潭已连续4年位列“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茗茶香自改革来。回顾几十年改革历程,湄潭作为全国
2024-08-11 04: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