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中国每年新确诊患者约3万名,药企为何加码这一罕见肿瘤?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7-13 08:07:00 来源:澎湃新闻

7月13日是全球胃肠间质瘤患者关爱日。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软组织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和小肠,在国际上属于罕见疾病,预估中国每年新确诊的患者约3万名,多见于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2023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的《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纳入86种罕见病,其中就包括胃肠间质瘤。

尽管胃肠间质瘤不像肺癌、乳腺癌等大瘤种一样患者数量众多,背后也不是数十亿甚至百亿级别的大赛道,但也有不少国内外药企在该疾病领域布局。当前,国内已经有多款药物获批用于胃肠间质瘤,也有创新药在开拓这一疾病领域的潜力。

胃肠间质瘤到底是什么?

胃肠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实体肿瘤,多见于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多在胃肠镜检查或常规体检时意外发现肿瘤。部分胃肠间质瘤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但由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在首次就诊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约20%至30%已发展成为晚期。

过去,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手术难以根治、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的肿瘤,但随着手术和靶向药物综合治疗,胃肠间质瘤已经发展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的标杆。临床上,不乏带瘤生存超过5年、10年甚至20年的患者。

“由于胃肠间质瘤是一个小众的疾病,过去无论是大众还是医务工作者对它的认识都不够,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大家对这种疾病的认知也在改善和提升。”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胃肠间质瘤诊疗专委会主委、仁济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兼大外科主任曹晖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胃肠间质瘤逐渐进入慢病范畴,这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发受到关注。

全球胃肠间质瘤患者关爱日到来之际,由中华慈善总会“爱无间”胃肠间质瘤全程关爱社区、胃肠间质瘤诊疗规范和创新协作网(CGIN)共同发起的“中国胃肠间质瘤患者生活质量调研”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个针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系统性调研。曹晖表示,胃肠间质瘤病程长,在与肿瘤拉锯的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因为担心复发导致焦虑抑郁、精神状态不佳;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感到不适,难以坚持长期治疗和随访,甚至放弃治疗,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最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主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叶颖江表示,由于胃肠间质瘤较为少见,患者在确诊后往往不知道去哪儿就诊,一些基层医生面对病情复杂的晚期患者,也希望知晓方便可行的远程会诊或多学科诊疗(MDT)策略。事实上,一旦确诊胃肠间质瘤,建议患者到经验丰富的三甲医院或大型医院的胃肠间质瘤专病门诊接受规范化治疗,专业的临床医生将对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

叶颖江还介绍,2021年,胃肠间质瘤诊疗规范和创新协作网(CGIN)成立,覆盖21个省市的35家专注于胃肠间质瘤诊疗的三甲医院。CGIN协作网还推出了国内首份胃肠间质瘤诊疗地图,让患者能迅速查找到离其最近的医院和医生。

国内哪些药企布局胃肠间质瘤领域?

国内已有多款靶向药获批用于治疗胃肠间质瘤,包括一线用药伊马替尼、二线用药舒尼替尼、三线用药瑞戈非尼和四线用药瑞派替尼,且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上述部分药物的原研厂家是跨国药企,随着专利期的到来,相关药物在国内已经有仿制药,如舒尼替尼由辉瑞研发,早在2008年获批进入中国。2019年12月,石药集团(1093.HK)欧意药业的舒尼替尼胶囊获药品注册证书,成为国内首仿,翰森制药(3692.HK)、科伦药业(002422)、中国生物制药(1177.HK)等药企的仿制药也先后获批。中国生物制药曾在公告中提到,随着原研药专利届满失效,国产仿制药相继获批上市,国内原研药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患者的经济压力和生活质量有望逐渐得到改善。

当然,也有国内创新药企将更多胃肠间质瘤创新药带入国内。2021年3月,再鼎医药(9688.HK)引进的瑞派替尼在国内批准上市,用于胃肠间质瘤四线治疗。据再鼎医药介绍,当时,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无法手术根治,只能服用靶向药,患者在经过一线、二线、三线靶向药治疗后耐药,一度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瑞派替尼主要就是针对这部分耐药患者。此外,二三线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而瑞派替尼安全可耐受。

7月12日,再鼎医药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胃肠道肿瘤一直是再鼎持续关注和重点布局的一大领域,胃肠间质瘤和瑞派替尼是再鼎在胃肠道肿瘤领域布局的开端。未来,公司还将有靶向FGFR2b的bemarituzumab等潜在同类首创/同类最优的胃肠道肿瘤产品上市,有望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也是在2021年3月,基石药业(2616.HK)的阿伐替尼也在国内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 (包括PDGFRA D842V突变) 的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成人患者,这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PDGFRA外显子18突变型(包括D842V突变)GIST的精准治疗药物,成功填补了国内的医疗空白。这款药还吸引了“药茅”恒瑞医药(600276):7月3日,恒瑞医药与基石药业宣布达成协议,恒瑞医药将获得阿伐替尼在中国大陆区域的独家推广权。

除了已经获批的治疗药物,还有药企在拓展其他创新药在胃肠道间质瘤方面的潜力。6月11日,亚盛医药(6855.HK)宣布,其原创1类新药奥雷巴替尼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许可,将开展其针对系统性全身治疗失败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全球注册三期临床研究。据亚盛医药介绍,SDH缺陷型GIST患者发病年轻,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且明显缩短生存期,这一存在紧迫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亟需新的治疗手段。公开资料显示,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由亚盛医药和信达生物共同负责。

有国内药企人士向记者分析,胃肠间质瘤不属于大瘤种,相关治疗药物在其他瘤种上已经有获批适应证或潜力,如舒尼替尼适应证包括肾癌,奥雷巴替尼还可以治疗白血病,这或许是众多药企愿意加码这一罕见肿瘤的重要因素。

也有国内肿瘤医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关注罕见疾病本身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依靠现有治疗药物,不少胃肠间质瘤患者已经可以取得长期生存,但还面临耐药、不良反应等多方面问题,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不会觉得手里的抗癌工具多,希望随着药物研发的进步,给胃肠间质瘤患者有更多治疗选择和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大附院多学科联合一站式解决胃肠肿瘤疑难患者的“繁”与“烦”
...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临床营养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委、ERAS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
2024-07-28 13:43:00
张业繁:科学认识胃肠间质瘤 提升晚期患者治疗信心
...万人新发,总共约有超过10万人正在接受治疗。11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张业繁做客“健康大讲堂”直播间,围绕胃肠间质瘤疾病特征、晚期患者的诊疗现状等
2023-11-24 10:25:00
​1+1>2,精准保“胃”护“肠”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超过一半的胃肠道肿瘤发生在中国。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死亡率排名前五位中,胃癌、结直肠癌分别位于第三和第五位。而在常州,胃癌、结直肠癌分别居于恶性肿瘤中发
2023-03-14 08:17:00
重庆首例可视化鼻胃肠营养管置管术在重医大附三院顺利完成
...症的发生。该院肿瘤科孔锐副主任介绍,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要求,肿瘤患者的营养管理和治疗问题是重要内容。此次培训以贴合临床实用
2024-03-15 20:20:00
中国援桑医疗队开展胃肠道肿瘤早癌筛查周活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王璐医生与部分患者合影。中国援桑医疗队供图人民网约翰内斯堡8月5日电 (记者邹松)7月29日—8月2日,中国(江苏)第33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在当地纳兹莫加医院开展
2024-08-05 14:07:00
云南省肿瘤医院沈焘:多学科诊疗加速胃肠间质瘤患者康复
本文转自:中国网胃肠间质瘤是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消化道肿瘤,而恶性胃肠间质瘤也被认为是最难以治疗的肿瘤之一。在传统的手术治疗后,患者需靠胃管、营养管维持营养和生命,禁食1
2023-11-29 18:52:00
体检不做10个检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10个检查花再多钱也要做
...名第一,而在女性患者中,乳腺癌则高居首位。平均每10万名中国女性中,就有37名乳腺癌患者,而每年因为乳腺癌致死的女性患者,则高达6万名。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著名歌手阿桑和姚
2024-01-12 10:38:00
术后补充营养,他们有办法
...活质量,加速外科康复。规范化外科营养诊疗服务近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对全国一批医疗机构授予“规范化外科营养诊疗示范病房”称号,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
2024-05-16 06:46:00
南京80岁阿姨开出处方新药物,每月省3万多
...位是胃和小肠,在国际上属于罕见疾病,国内每年约有3万名新诊断的患者,多见于50-70岁人群。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确诊、手术到靶向药物治疗、耐药、换药,部分晚期
2023-03-01 21:2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