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17: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吐蕃是古代青藏高原上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明确记载的西藏政权。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吐蕃位于现在的青藏高原一带,高原反应这个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无法避免的。而当时的大唐士兵根本没有办法在高原的气候下,还要穿着沉重的战衣作战运动的,甚至可能刚到人家的领地,就会因为高原反应直接休克。

唐朝人民毕竟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唐朝时期经济非常繁荣,国力也十分富强。唐朝曾在802年,在四川维州把吐蕃十万精兵全部消灭,这是吐蕃王朝衰落的主要原因。但最后在面对高耸的青藏高原这道天然屏障的时候,唐军最终还是没能攻占吐蕃领地。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但是到了元清时期,世界的气温都开始下降了。中原地区的感受不是很明显,但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变化确实十分显著的,使得原本肥美的草场和农田都变成了雪地。这样一来吐蕃失去了种植条件和放牧条件,不能存活,自然而然也就还是衰败了。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的吐蕃,拿什么来如何面对元清的攻击。

唐朝人能打赢却不能占领,是因为高原气候反应原因,难道元清的士兵就不怕了吗?

这个还真的就是不一定,因为当时的元清两个朝代的人本来就不是汉人,本来就都是边境生长长大的民族,民风彪悍,所以他们比中原人更能忍耐高原的气候跟反应,就算不是安然无恙,也比中原人会强上很多。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虽然唐朝当时国力非常雄厚,但是唐太宗时期唐朝依旧属于发展中时期。本就已经经历了长期的征战,这时候唐朝国内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让常年征战的百姓跟部队都缓一口气,让国家的人口负担不要太重。

虽说吐蕃的实力不怎么样,完全无法和唐朝相比拟,但是唐朝当时打下吐蕃并没有太多有益的地方。中原人适应不了当地的生活,不适合军队长期驻扎,即使打下来了也会让皇帝十分困扰。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而且当时的唐朝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北有突厥,南有诸蛮,东有高丽,西有波斯、高昌等,四面受敌,国力要分散到各个方向,防备各个国家的骚扰。而且就算是要打,附近哪个国家都比吐蕃要好管的多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吐蕃:夹缝中生存的强大政权
青藏高原有史以来一直是一片荒芜之地,由于海拔地势太高,气候条件太差。一直是人口稀少环境恶劣,难以成为了富饶之地,也难成为强大政权立足之地。可就是在唐朝时期,几乎与大唐一同兴起的就
2023-11-15 15:41:00
...国版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段历史应该被牢记。青藏高原,是亚洲大陆的水塔,平均海拔4000米。这里海拔太高,空气稀薄,人烟罕至。这里的居民在古代被统称为“氐羌”,现在的藏
2024-04-29 20:47:00
...藏阿里地区及西藏北部)及党项羌等势力,基本上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松赞干布并未放弃继续对外扩张的机会,这是数千年来,青藏高原深处的政权首次向中原及西域地区扩张,这便与刚建立不久
2024-07-17 16:12:00
党项羌的起源与迁徙: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千里旅程
...学者根据这首歌,认为党项羌的族源之地在青海湖一带。青藏高原,由于常年受着太阳紫外线的照射,那里的居民,他们的肤色呈现出“高原红”。在青海湖的北面有一大片很大的沙漠,直到现在还
2023-11-19 08:45:00
为何吐蕃要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
...争是常有的事情,为了吞并土地和掠夺财富。吐蕃生长在青藏高原上,对外战争为什么不选择南边弱小的印度,而要一直攻打东边强大的唐朝。让我们来探究其中的缘由。一、强大的吐蕃我们现在对
2023-01-28 19:19:00
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的历史
...西穿过河西走廊直通西域(新疆),向西南方向则连接着青藏高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的主体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青海省位于高原的东北部,地势由西南(海拔4000-5000米)向东
2023-08-03 14:22:00
...队作战,那几乎是不可能胜利的。但自从蒙古骑兵踏上了青藏高原后,青藏高原就和中原王朝密不可分了。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802年,吐蕃朗达玛赞普被杀,统一的吐蕃王朝迅
2024-04-29 17:30:00
...统边界”。那么中国古代的传统边界线都在哪里呢?一,青藏高原和印度次大陆的边界线——喜马拉雅山要定义传统边界,就必须首先定义“中国”。这里的“中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原王朝,而
2024-04-29 21:08:00
为什么唐朝时期的吐蕃,能够称雄一方?
...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唐军的战斗力;第二,是后勤问题。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唐军想要彻底战胜吐蕃,必然需要孤军深入。而雪域高原的交通也意味着唐军在后勤补给方面面对巨大压力。如果后勤出
2023-08-18 17: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