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17: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吐蕃是古代青藏高原上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明确记载的西藏政权。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吐蕃位于现在的青藏高原一带,高原反应这个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无法避免的。而当时的大唐士兵根本没有办法在高原的气候下,还要穿着沉重的战衣作战运动的,甚至可能刚到人家的领地,就会因为高原反应直接休克。

唐朝人民毕竟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唐朝时期经济非常繁荣,国力也十分富强。唐朝曾在802年,在四川维州把吐蕃十万精兵全部消灭,这是吐蕃王朝衰落的主要原因。但最后在面对高耸的青藏高原这道天然屏障的时候,唐军最终还是没能攻占吐蕃领地。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但是到了元清时期,世界的气温都开始下降了。中原地区的感受不是很明显,但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变化确实十分显著的,使得原本肥美的草场和农田都变成了雪地。这样一来吐蕃失去了种植条件和放牧条件,不能存活,自然而然也就还是衰败了。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的吐蕃,拿什么来如何面对元清的攻击。

唐朝人能打赢却不能占领,是因为高原气候反应原因,难道元清的士兵就不怕了吗?

这个还真的就是不一定,因为当时的元清两个朝代的人本来就不是汉人,本来就都是边境生长长大的民族,民风彪悍,所以他们比中原人更能忍耐高原的气候跟反应,就算不是安然无恙,也比中原人会强上很多。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虽然唐朝当时国力非常雄厚,但是唐太宗时期唐朝依旧属于发展中时期。本就已经经历了长期的征战,这时候唐朝国内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让常年征战的百姓跟部队都缓一口气,让国家的人口负担不要太重。

虽说吐蕃的实力不怎么样,完全无法和唐朝相比拟,但是唐朝当时打下吐蕃并没有太多有益的地方。中原人适应不了当地的生活,不适合军队长期驻扎,即使打下来了也会让皇帝十分困扰。

为何唐朝打不上去青藏高原呢

而且当时的唐朝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北有突厥,南有诸蛮,东有高丽,西有波斯、高昌等,四面受敌,国力要分散到各个方向,防备各个国家的骚扰。而且就算是要打,附近哪个国家都比吐蕃要好管的多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吐蕃:夹缝中生存的强大政权
青藏高原有史以来一直是一片荒芜之地,由于海拔地势太高,气候条件太差。一直是人口稀少环境恶劣,难以成为了富饶之地,也难成为强大政权立足之地。可就是在唐朝时期,几乎与大唐一同兴起的就
2023-11-15 15:41:00
...国版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段历史应该被牢记。青藏高原,是亚洲大陆的水塔,平均海拔4000米。这里海拔太高,空气稀薄,人烟罕至。这里的居民在古代被统称为“氐羌”,现在的藏
2024-04-29 20:47:00
...藏阿里地区及西藏北部)及党项羌等势力,基本上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松赞干布并未放弃继续对外扩张的机会,这是数千年来,青藏高原深处的政权首次向中原及西域地区扩张,这便与刚建立不久
2024-07-17 16:12:00
党项羌的起源与迁徙: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千里旅程
...学者根据这首歌,认为党项羌的族源之地在青海湖一带。青藏高原,由于常年受着太阳紫外线的照射,那里的居民,他们的肤色呈现出“高原红”。在青海湖的北面有一大片很大的沙漠,直到现在还
2023-11-19 08:45:00
为何吐蕃要持续二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
...争是常有的事情,为了吞并土地和掠夺财富。吐蕃生长在青藏高原上,对外战争为什么不选择南边弱小的印度,而要一直攻打东边强大的唐朝。让我们来探究其中的缘由。一、强大的吐蕃我们现在对
2023-01-28 19:19:00
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的历史
...西穿过河西走廊直通西域(新疆),向西南方向则连接着青藏高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的主体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青海省位于高原的东北部,地势由西南(海拔4000-5000米)向东
2023-08-03 14:22:00
...队作战,那几乎是不可能胜利的。但自从蒙古骑兵踏上了青藏高原后,青藏高原就和中原王朝密不可分了。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802年,吐蕃朗达玛赞普被杀,统一的吐蕃王朝迅
2024-04-29 17:30:00
...统边界”。那么中国古代的传统边界线都在哪里呢?一,青藏高原和印度次大陆的边界线——喜马拉雅山要定义传统边界,就必须首先定义“中国”。这里的“中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原王朝,而
2024-04-29 21:08:00
为什么唐朝时期的吐蕃,能够称雄一方?
...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唐军的战斗力;第二,是后勤问题。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唐军想要彻底战胜吐蕃,必然需要孤军深入。而雪域高原的交通也意味着唐军在后勤补给方面面对巨大压力。如果后勤出
2023-08-18 17: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