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蒙古人是如何征服西藏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西藏纳入中国的版图,那是从蒙古征服西藏开始的。在此之前,这里是中原王朝难以到达的雪域高原和蛮荒之地,汉族的步兵想要爬上海拔4000米的高原,顶着高原反应的生命危险和吐蕃军队作战,那几乎是不可能胜利的。但自从蒙古骑兵踏上了青藏高原后,青藏高原就和中原王朝密不可分了。那么,这段历史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802年,吐蕃朗达玛赞普被杀,统一的吐蕃王朝迅速崩溃。此后,吐蕃各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派系,混乱不堪。经过长期的混战后,青藏高原形成了“拉萨王系”、“雅隆觉卧王系”、“阿里诸王系”三大王系,而阿里诸王系又分裂出拉达克王系、古格王系、亚泽王系。

大分类时代,佛教也在青藏高原迅速复兴了。当时诸多佛教高僧在吐蕃各部传教,逐渐形成了互不相属的各大派系。吐蕃各地的王侯也非常支持佛教的发展,他们大规模建造寺庙,并通过控制佛教的方式来笼络民众。而寺庙的发展则越来越依赖王公的支持,于是佛教的教派就和地方割据势力相互结合。

蒙古和吐蕃的接触最初是在西夏进行的。西夏也是一个非常重视佛教的政权,西夏继承了吐蕃的王室扶持、管理佛教的政策,设置帝师、国师等僧职来管理佛教,这些都和吐蕃是相似的。在南宋时期,西夏的佛教以藏传佛教为主。为了弘扬佛法,西夏还邀请了许多吐蕃僧人到西夏讲法。

1226年,成吉思汗对西夏发动了灭国战争,大量的僧人遭到了杀害。为了制止杀戮,蔡巴噶举的藏巴东库哇觐见了成吉思汗。他劝说成吉思汗信奉佛法,停止杀戮。成吉思汗鉴于佛教的影响很大,于是下令免除僧人的赋税和徭役,并修缮一些寺庙。此后,又有一批吐蕃僧人前往蒙古,和蒙古王公有了较多的接触。

西夏佛教壁画

1218年,成吉思汗灭西辽,其中一支部队从叶尔羌南下,进入了西藏最西的阿里一带。蒙古军占领了阿里部分地区,并设置了都元帅进行征兵。1220年成吉思汗派遣大军征讨花剌子模时,就有吐蕃人从征。1222年,成吉思汗追击花剌子模的扎兰丁到达了印度河,接着他试图上溯印度河,取道吐蕃返回蒙古。但高耸的帕米尔高原让骑兵无法逾越,最终成吉思汗放弃了。

可见,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就已经有了征服吐蕃的想法。但当时蒙古还有其他的战争要进行,因而对吐蕃的征服只能暂且推迟。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在漠北继位为蒙古第二任大汗。1235年,由于金国已经被灭,南宋又发动了“端平入洛”的战争,于是窝阔台决定对南宋用兵。这蒙古大军兵分三路,中路军为主力,由四皇子阔出带领;东路由宗王口温不花带领,主要进攻江淮;西路军由三皇子阔端带领,主要进攻四川。

阔端雕像

阔端驻扎在陕西后,他先派遣军队从西进攻,攻陷了甘肃的秦州、巩州等地,彻底消灭了盘踞在此的金国残余势力,解决了后顾之忧。攻陷巩州后,阔端派遣使者招降了河湟一带的吐蕃人,并推行土司制度。其中原金朝熙州节度使赵阿哥昌父子归降后,被封为迭州安抚使。这是蒙古深入青藏高原的开端。

1236年,阔瑞带领大军对四川发动了进攻,大军一路南下,消灭了南宋利州路统制曹友闻的大军,征服了利州东路、利州西路、潼川府路等,最终攻入了成都。1237年,阔端统军北上,驻兵凉州,南宋趁机收复了成都。但阔端又派人攻陷了成都。直到1241年窝阔台去世,阔端才放弃成都到漠北参加大会。

在进攻成都期间,阔端为了保证侧翼的安全,于1239年派遣了一支部队进入了青藏高原。中根据藏族文献《大司徒绛曲坚赞自传》的记载,这支部队由多达那波带领,他们“在朵思麻、朵甘思、索曲、热振寺等地方见人便杀”,导致吐蕃各部人心震动。

在烧毁了几座寺庙,屠杀了500名僧人后,多达那波又下令修复了被毁寺院和佛殿,重塑了释迦牟尼金身佛像。多达那波之前的杀戮在于威震吐蕃,后来的行为在于怀柔吐蕃。多达那波还拆掉了从青海到尼泊尔边界的堡寨,并修建了驿站,以便蒙古大军能够随时到达。

拆除工布地区以上,西到泥婆罗以及珞、门交界以内地区的各个堡寨,用不准违背皇帝诏令的王法严厉镇摄。——《贤者喜宴》

这支蒙古军队在西藏驻扎了两年,当地的许多部落被迫将木门人家的户数献上,以表示归顺。这两年时间里,阔端接见了许多吐蕃的贵族,并对吐蕃的状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与此同时,多达那波寻求和吐蕃地区的宗教领袖建立联系,以便讨论吐蕃归降的问题。由于当时吐蕃地区封建割据,教派林立,因而没有一个统一的代表人。多达那波就选择让看来多达那波清楚西藏各教派当时的情况,因此他首先找的是前藏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帕竹噶举派的领袖京俄仁波且扎巴迥。扎巴迥虽然代表吐蕃人对蒙古人呈现了户籍,表示了臣服,但是却不愿意前往蒙古。

西藏的佛寺

随后,他向多达那波推荐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多达那波不敢擅作主张,他写下了一封《请示迎谁为宜的祥禀》的报告向阔端进行请示,其中提到“在边远的吐蕃地方,僧伽以噶当派为最大,达隆法,王最会讲情面,止贡寺京俄的权势最大,萨迦班智达对教法最精通,迎请何人请明白指示。”阔端认为应该请佛法研究最为高深的萨迦班智达。

阔端下达了邀请萨迦班智达的命令,并给萨迦班智达写了一封邀请信。在信中,阔端一方面表达了希望学习佛法的愿望,另一方又以武力相逼迫,“难道不惧怕我依照边地的法规派遣大军前来追究,会给无数众生带来损害吗?”萨迦班智达接到信后,只能代表西藏僧俗界去会见阔端。一路上,他会见了众多的吐蕃僧俗首领,了解大家的请求,为会盟做好了准备。

1246年,经过两年的跋涉后,萨迦班智达终于到达了凉州。不过当时阔端正在蒙古本部参加忽里台大会,因而两人还未见面。1247年,阔端从蒙古返回,两人才见面了,史称“凉州会盟”。在交谈的过程中,阔端对藏传佛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萨迦班智达还为阔端治好了病,获得了阔端的信任。阔端之后将藏传佛教的地位提高在蒙古原始宗教之上,并修建了幻化寺作为萨迦班智达驻锡之地。

当然,二人讨论的重点问题还是吐蕃得归顺问题。经过商量后,双方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吐蕃僧俗首领对蒙古投降和纳贡,承认是蒙古的臣民,接受蒙古的统治,同时蒙古也承认各僧俗首领的特权,被封为官员。

会谈的结果被写进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其主要的内容是萨迦班智达以佛教首领的身份向西藏各僧俗首领传达了会谈的主要内容,奉劝各领主臣服于蒙古,向蒙古称臣纳贡。根据《萨迦世系史》的记载,“卫藏之僧人、弟子和施主等众生阅读了此信件后,无不欢欣鼓舞”。

萨迦班智达

凉州会盟,标志着西藏、青海正式纳入到了蒙古的版图。后来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青藏高原也成为了元朝的疆土。忽必烈沿用凉州会盟留下的规则,扶持萨迦派为宗教领袖,对西藏僧俗首领进行册封,而西藏各界也对元朝缴纳贡赋。这是中国中央王朝开始管辖西藏的开端。

当然,元朝也并管辖到西藏的所有土地。当时西藏有诸多的小王国,元朝招降的地区主要位于前藏和后藏,至于阿里地区则是鞭长莫及。当时阿里地区还有古格、拉达克、亚泽等王朝,他们的疆域已经超出了现在的西藏范围,到达了克什米尔和尼泊尔一带。而“元朝与萨迦并无意统治雅济(亚泽)”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下去,直到阿里地区的几个王国在被印度的王公兼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趣。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将青藏纳入版图,那就得感谢蒙古人。1235年,窝阔台兵分三路进攻南宋,其中三皇子阔端带领的西路军从甘肃南下进攻四川。第二年,西路军就征服了利州东路、利
2024-04-29 20:47:00
...派成为了蒙古支持的教派,并迅速传播到了蒙古各部。而蒙古人也借助了格鲁派控制西,藏地方。1588年,俺答汗的曾孙被确立为了新的达赖,喇嘛,也就是云丹加措。1603年,蒙古骑兵护
2024-04-29 21:34:00
他是忽必烈亲封的帝王师,在我国佛教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陆之际,吐蕃作为距离中原近在咫尺的一个政权,也让蒙古人垂涎三尺。八思巴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到世间,不过幸好他出生于吐蕃贵族,而且吐蕃并没有被中原的战乱所波及到,这让他从小就
2024-01-08 14:50:00
元朝只存在98年,对中国有什么重大贡献?
...云南、燕云、河套、西域,皆没于蛮夷戎狄之手。”由于蒙古人的能征善战,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其领土面积远超清朝和唐朝。北宋最鼎盛时就已经失去了唐朝的燕云十六州、
2023-01-08 11:27:00
...运到了草原,战争的技巧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二,蒙古人征服了西藏,但是黄教却征服了蒙古气候干冷也加速了蒙古族的西迁。从明朝开始,卫拉特各部就不断西迁,最终到达了亚洲内部降雨
2024-04-29 22:18:00
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的历史
...因此河湟以外几乎没有大一点的城镇。▲河湟谷地明朝将蒙古人赶出中原,继承了元朝设置的大部分行政建制,但撤消了甘肃行省,将其东半段划入陕西布政司(省级),河西走廊所在的西半段改设
2023-08-03 14:22:00
聊聊宋元战争中的成都往事
...236年的旧历十月,军事首领是一个被称为“大元太子”的蒙古人阔端。同月,阔端将成都交给手下管理,自己离开了成都,十一月,成都被南宋军队收复。这位名叫阔端的蒙古人是当时蒙古帝国
2024-04-12 17:13:00
清朝刚开始的时候国土面积有多大
...北已经被满人控制;西藏的乌斯藏都司也被废止;北面的蒙古人也一直是明朝的边患,并占领了长城以北地区;西北的西域地区从明初就不在中央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所以说,明末时期,明朝能够
2024-02-19 21:52:00
他3岁登基,5岁成亡国之君,在敌国为奴50年
...5岁的孩童就此背负上了亡国之君的称呼,赵显也成为了蒙古人的俘虏。赵显年纪尚小,士兵们抓住了赵显之后左右为难,便带去交给忽必烈处置。忽必烈见到其还是一个年仅五岁的孩童也没有过多
2022-12-25 21: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