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谈起扁平足,可能大家普遍停留在“扁平足不能参军”的基本认识上。
事实上,扁平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足部畸形之一,该足部畸形表现为足部本该有的内侧足弓塌陷消失,形象地讲,就是足底内侧的“窝”消失了。这会导致我们脚踩地面时脚印中间的凹陷消失,而显得更宽大扁平。随着足弓的下降,扁平足还经常伴随出现后足外翻和前足外展等畸形,影响人体负重力线,有时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鸭步”步态。
扁平足作为一种足部外观上的畸形,如果由此继发足部相关部位的运动后疼痛,或足踝部运动时无力等症状,这时候称其为“平足症”,是需要进行医学干预的。另外,由于扁平足会影响人体的力学改变,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如脊柱侧弯,姿势性腰、膝疼痛,甚至可能是肩颈疼痛等的元凶。因此扁平足的危害表现不一,而且有时候极其隐匿,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
根据发生原因,扁平足分为先天性平足和获得性平足两大类。先天性平足即出生时就有足部相关骨关节的异常畸形,具体成因不详,但不排除遗传因素。另外大部分为获得性平足患者,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以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被发现居多。
需要注意的是,足弓并非一出生就有,而是会在儿童时期逐渐发育成熟,一般来说,在8至10岁时,足弓已经基本发育成形。因此,应对儿童扁平足,最佳干预时间10岁以内。
因为,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扁平足的人群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与目前很多错误的育儿观念相关。比如我在临床中最常见的错误观念是:生怕孩子脚受伤,不舍得孩子过多走路,或者过度使用保护性过强的鞋具,导致孩子的身体告诉自己的脚“你够用了,你不用发育出足弓了”。
不过,家长在2岁之前发现孩子足部没有足弓也无需过多担心,因为儿童在2岁后足弓才开始发育形成。2岁之前,只要孩子行走步态没有明显异常,就可以暂时先观察足弓的发育变化。只有在观察到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在该出现足弓的年龄没有出现足弓,或者足弓发育不良的情况,就应及时就医,给予必要的干预。
对于儿童平足,早发现、早干预,可以在早期以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和代价获得最好的效果。如果到了16岁以后,足弓基本丧失了发育的可能性,此时就按成人平足的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当出现相关症状时,可能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本期讲座专家
许晓光,漳州市中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手足外科。擅长平足、高弓足、拇外翻等足踝部畸形的外科矫形与运动康复治疗,以及手足部各类创伤疾病的临床诊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