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生大事,不过一门“菜单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20 11:27:00 来源: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人生大事,不过一门“菜单学”

- 职 业 故 事 -

这些年来,与父亲接过不少的菜单,从开单到整货到装货再到送货验货,最终结账,这一串看似不起眼的流程,有辛苦也有狼狈。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结过大大小小的账,我似乎明白了很多的东西,却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想起与父亲接菜单送货的场景。

按照惯例,过年前的一段时间应该是与菜单打交道最多的时候。

菜单,也就是摆酒宴请客的一系列物品,什么菜呀,烟、酒水、瓜子、糖、鞭炮等等,一条条罗列于单子上。与菜单相关联的人群也是比较多的,基本的就是摆酒宴的主人,开菜单的厨子,接菜单的商人。特别的就有递菜单的人,这一类人或许是掌事的,或许就是主人家比较强势的亲戚。

我的父亲,是菜单的基本人群,是个商人,但有时,他也是开菜单的人。只是我父亲这个商人,是个有点特别的商人。

对于菜单,父亲有一套自己的行事风格。

人生大事,不过一门“菜单学”

接单

接单是做菜单的前提。

对于接单,有时看的是一个商人的脸皮,有时看的是一个商人的品格。不幸的是,父亲属于后者;幸运的是,父亲恰是后者。父亲这些年来接过许多的单子,有白喜事的也有红喜事的,每一个单子,在我看来,都是父亲以人品开始又以人品结束的。

对于白喜事的接单,可就发生过很多尴尬的事情了。

有一年,隔壁村子的一个老奶奶久病去世,听到鞭炮声,在店里的老人家就已经猜到了,她们议论纷纷,其中我听到一句让我很难忘的话“刘老板,又有的忙了,还不快带好钱纸去看死”,父亲听后也只是客气地笑了笑,并没有太在意。

没过多久,父亲就接到一个电话,那是老奶奶的儿子打来的,他让父亲送几匹白布和一些纸钱过去,顺便把菜单拿回来。那些老奶奶又开始唠叨了,“我就说嘛,这个菜单还得是你刘老板的菜。”

父亲接到电话就开始准备了,包了几匹白布和一些纸钱,还另外提了一个黑色的袋子,那里面装的都是一些“看死”的必备物品,钱纸、蜡烛、香,还有一捆鞭炮。出门时父亲总会换上一件黑色的上衣,拿上一包上等的香烟,小时候我始终是不明白的,长大后才体会到那烟不仅仅是烟,黑色也不单纯的只是黑色。

到了老奶奶家,父亲看到另外一个商人也同时赶到了,他手里拿了一把稀疏的钱纸,几根细小的香和半封小炮。父亲笑着向他走去,想给他递支烟,他装作没看见父亲一样,匆忙地向灵堂走去,点燃了那半封小炮,左手一甩,右脚就踏进了屋,抓着那一把纸钱,往门板下的蜡烛上一点,对着老奶奶拜了几拜,转身就向老奶奶的儿子走去。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就连老奶奶的儿子也目瞪口呆了。我在想,他可能更适合当演员。

这短短的几十秒,是普通人好长时间才能演绎出来的故事。

老奶奶的儿子并没有过多的与他交流,只是寒暄了几句,就来招呼在路边等候着的父亲。

“刘老板,就等着你的东西呢,来来来,进去坐进去坐”,父亲边递烟边对他说,“兄弟,节哀顺变,你先去忙你的,我去看看咱妈,事情待会聊。”

说完后,父亲拿着黑袋子缓缓地向灵堂走去,他先是点燃了那一捆鞭炮,随着鞭炮声,父亲缓缓地走进灵堂,轻轻跪在门板上老奶奶的遗体前,一张一张撕着纸钱,拿出打火机,点燃了蜡烛和香,拿着那一打撕好的纸钱往蜡烛上点燃,慢慢放进聚宝盆里,然后跪对着老奶奶拜了几拜,起身又拜了几拜,最后,父亲才转身走出了灵堂。

出了灵堂,父亲向在路边忙活的老奶奶的儿子走去。短短的距离,也是独属于父亲的风景线,父亲一边点头与远处的厨师打招呼,一边与迎面走来的熟人握手,递烟,寒暄。此前的商人此时正与老奶奶的儿子谈论着菜单,像极了小时候写作业时与父亲讨价还价的我,也许,他是不希望自己的一番努力白费了吧!

可是,敷衍和努力是界限分明的。最终,老奶奶的儿子将菜单之类的全盘交给了父亲,他说:“哥,这么多年了,你还是那个我敢把后背交给你的人。”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看了看远处的灵堂。由此便结束了这段充满故事的接单历程。

这些年的接单历程中,像这样的人屡见不鲜。尤其是这几年,一些菜单的其他人群也开始以各种方式接单了,或是洗脑式的,或是绑架式的(厨师来办厨,菜单就必须要给厨师),甚至还有中间商式的(自己拿到主人家的菜单,自己不做,转手给别人,赚快活钱)。

对于这种捞钱方式,父亲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要生活,不能说他们错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要被带偏。即使再如何困难,不能把客户当猴耍,也不能把客户的钱不当钱花。”

这几年,虽然接到的菜单越来越少,但父亲说的那段话,在此后我与父亲经手的菜单中,散发着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人生大事,不过一门“菜单学”

整货

整货是做菜单的基础。也是我们一家人忙碌的开始。

接到菜单,父亲总会先大致看上一遍,有多少桌,用什么烟,桌上摆什么酒……这一遍过后,大抵曾经类似的单子就会被父亲从记忆中扒拉出来,哪些东西开多了,或开少了,这酒宴一套流程下来的花费,父亲已一清二楚了,整起货来,也会有节奏一些,且速度更快。

整货之前,父亲会将原始的菜单重新腾一遍,分好类,一个完整的菜单大致分为三类。

首先是整第一类,理所当然的,就是菜。菜占了菜单的绝大部分,也是最能看出一个菜单好坏的重要因素。平时父亲接到的单子中,像一些小菜就会让周边村子里的农户送过来,他们是从不缺斤少两的,而且只多不少。甚至有一些农户会准备两份,一份是客户的,一份是给我们家的。其他的菜就会在送货的前一天晚上报到城里的菜贩子那去,第二天早上送来。送来时,父亲总会拿出称来,称一称那些比较贵重的,天气热时,父亲也会第一时间将易变质的菜类食品放进冰柜里,虽然麻烦,但这似乎已成为父亲的一种习惯。

接下来就是整第二类,副食。这一类整起来是比较吃力的,种类多物品杂,但整多了,也就得心应手了,就像庖丁解牛,父亲是庖丁,我算是良庖。一个菜单中,几乎所有的副食都要用到,而我们的分工是父亲拿大件的,我拿小东西,表面上看起来是我占了便宜,实则我是最亏的。

父亲与我各拿一张菜单,手握一支圆珠笔,穿梭于货柜之间。我呢,提着植物油,数着加碘食盐,口袋装着钢丝球,拿着各式烹调,称着散装糖,点着零散钞票的数目……父亲呢,搬着大件饮料,从里走到外,从外走到里,称着米酒,闻着酒香,时而乘母亲不注意,偷偷抿两口……

母亲则在我们整货的过程中,干另外一件大事,整理烟。烟是菜单最重要的,是它的精髓,它能衡量一个菜单的档次,更能体现出接单人的人品。所以,每次的菜单都是母亲在整烟,也只能是母亲整烟。

首先,母亲会根据菜单从烟房里拿出相应数量的烟来,然后对上面的批号,看是否是属于我们家的,最后就是在每一条烟上做标记,留下母亲独创的字迹,一捆一捆打好包,装箱。说实话,我挺佩服母亲的,从记忆中第一次接单到现在,母亲的这个过程就没错过一次,也没有混进过一包假烟。我曾尝试着去整过几次,每次都是半途而废,更别提学到整烟的精髓了。

最后就是整第三类,烟花爆竹。这一类是比较轻松的,简单来说,就是对和搬。先是对上相应的货品,然后从仓库搬出来,有时货品不多,父亲就会让我一个人整,多了,就是全家出动。在我们那,是允许放烟花的,所以每一个菜单或多或少都会开一些烟花,最常见的是一封一封的小炮,它们是用来接客人时放的;其次是一卷一卷的鞭炮,比小炮放的久些,且更大气,白喜事用它会比较多;再者就是一桶一桶的花炮,有日景的,也有夜景的,无论是白喜事还是红喜事,一般都会放上几桶,或是用来吃饭时放的,或是用来接重要客人时放的。

我是更喜欢夜景花炮的,因为夜晚,我想,才是最适合它的舞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大炮似的花炮,对于白喜事,它格外收到青睐,它的名字叫做闪光雷,体型小威力大,和大炮似的,声音格外的响亮,在游丧的过程中,每隔几米就会看到它的身影,咚咚咚……咚咚咚……因为有它,整条街道格外的热闹。小时候,我最不喜欢整的烟花就是它,笨重笨重的,丑的要死花还不好看。但现在,我每次整货整到它,都会小心翼翼的,不是说搬不动,而是我知道,它比其他花炮受的委屈要多的多。

所有的货整完之后,父亲会拿着单子从头到尾的对上一遍,看是否有漏的,然后就是打包,拿着麻布袋或食品箱将货物分类装好,拿胶布封好口,再用红绳将食品箱缠稳固牢,装在三轮车上,最后就是送货上门。

小时候,我只与父亲一起去送红喜事的货,对于白喜事,整完货后,我便彻底与它说拜拜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时候过不去的许多坎慢慢淡化,一次次的磨炼与经历,习惯了,也便不再害怕,现在来看,那时的自己还是太胆小了。

而现在,送货于我而言,也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交易了。开着三轮车,载着整车或半车的物品,越过一条又一条的乡道,穿梭于村子间,卸着货,拉着家常,开着玩笑,给那些熟的生的人迎面笑脸,然后散着烟,学着父亲的模样,带着主人验完货,游走于红白喜事的各种人群间,辞完别,也算是这个菜单完成了一大半。

人生大事,不过一门“菜单学”

结账

菜单的最后一道工序,便是结账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我却说,菜单结尾难,它难的不是要搬多少东西,整多少货,而是费心。

对于结账,一般是在办了酒宴的三天后,客主人们会拿着退货来到我们家,父亲登记退货,母亲算账,我则泡茶端水,将退货检查一遍,然后放回仓库。接下来就是磨嘴皮子,耗口水,最后便是数钱送客了。

这个过程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前来结账的人。这偌大的结账人群,父亲曾给他们分作这么几类,一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类,二是拖拖拉拉,死皮赖脸类,三是通情达理,温文尔雅类。说句心里话,父亲每次接单我都在心里默念,希望是第三类,因为第三类简直就是结账的天花板。

我依稀记得在我十岁那年,暑假的某个下午,我在房间练字。店铺里突然传来一阵特别的声音,是母亲与另一个妇女的声音。我很紧张地走进店铺,看到母亲与那位妇女在推推搡搡的,妇女手中拿着一个满是褶皱的红包,一个劲儿往母亲口袋里塞。我急忙抱住在一旁看戏的父亲,想拉着他的手,去帮母亲的忙,他对我笑了笑,将我拉到一边,摸着我的头,对我解释起了那一幕,原来,她是一个好人,也是我见过的第一个通情达理、温文尔雅的结账人。

她是来结账的,因为前些日子,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高兴之余不免又要办酒席请客。她和我们家的关系很好,对父亲也甚是信任,所以就委托父亲承办了酒席的菜单,而恰好那天,因为父亲还接了其他的单子,所以就没能赶去吃饭,这应该也是第二次了,上次是她的儿子结婚,好日子难免会很忙,所以也没能去到现场。

她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所以这一次她走时,硬塞给父亲一个红包,父亲不肯收,便让母亲追上去退回,于是便有了之前所看到的那一幕,你推我搡,我搡你推。推搡着的动作,一串又一串感激的话语,突然间,她哭了,我也不晓得她为何会哭,反而很是惊恐与害怕。她强忍住自己的泪水,哽咽地说道:“刘老板,你就收下吧,这么多年来,你帮了我们家很多,也没能单独喊你来家里吃一顿便饭,这红包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没有多少钱,你就收下吧。”父亲很是难堪,但最终,他还是将红包收下了,那位妇女,也笑着拖着板车回家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此后每次接到的菜单,都如这般,通情达理,温文尔雅,善解人意。

这些年来,与父亲接过不少的菜单,从开单到整货到装货再到送货验货,最终结账,这一串看似不起眼的流程,有辛苦也有狼狈。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结过大大小小的账,我似乎明白了很多的东西,却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

菜单学,我还是希望,半糖就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隐藏在菜单里的秘密
...,好吃才是根本。更何况,营销靠的不是一下子做成一件大事,而是要不断做对一系列小事。当然,每一个细节上的改进,都会有助于生意红火。每天在细节上改进一点,日积月累,也能在竞争中形
2024-01-07 06:06:00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卫辉市“菜单式”帮扶为留守儿童留住温暖守护未来本报讯 12月14日,温度骤降,大雪来袭。然而位于卫辉市柳庄乡李进宝屯村社区里的段亚辉家里,却暖意融融,幸福洋溢
2023-12-18 22:22:00
丰富课后“菜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子上学期只报名参加了作业托管服务,这个学期打算增加一门体育类的学科。”锐锐妈妈告诉记者,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家长辅导作业难和此前参加校外托管经济负担重等问题,学校开设
2023-02-14 07:05:00
台胞“大尾”雄安创业:两张菜单见证梦想实现
中新社雄安1月24日电 题:台胞“大尾”雄安创业:两张菜单见证梦想实现中新社记者 陈林农历新年临近,台胞许玮泰在雄安的第二家店开始试营业。紧邻新区启动区、藏于楼宇中的新店,名字和
2025-01-24 21:41:00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以及水杯、医疗包、福字外,还有《永安村2023年度10件大事》彩页和《服务菜单》。提供种植书籍、指导科学种植,为开具居住证、子女入学、租住房屋等提供便利,为临时性用工搭建招
2024-01-31 01:00:00
...制寒假生活指南,生成内容丰富、年味十足的寒假生活“菜单”,引导全县师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寒假。寒假不“刷题”,作业有年味。寒假期间,射阳县各学校严控学科作业总
2025-01-18 17:06:00
...到烹调,最后成形,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做饭确实是一门学问,看起来简单,但功在平时,要靠不断练习与领悟,专门到学校去学习也并非多此一举。其实,我此前也想去蓝带国际学院(上海
2025-01-05 16:41:00
...0余起、解决特殊群体困难60余件,形成了“小事乡贤做,大事乡贤商”的乡贤议事格局。坑田镇罗珠乡贤联谊分会成员李海滨和刘鸿斌积极向上争资跑项目,李海滨还个人捐资300余万元用于
2023-04-17 21:20:00
纯断食后的复食菜单是怎样的
印度瑜伽中有一种断食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而确具成效的有效的方法,是对于人体和内心的修习。那麼有什么菜谱合适断食法以后的复食呢?下边我用心梳理了断食法十几天复食菜谱,供大伙儿参照,
2023-05-11 10:1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中俄两国艺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体现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主席
2025-10-07 13:33:00
假期走到尾声,不少外地游客开始陆续返程。特产店、文创店,成为很多人太原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感叹“不枉此行”之余,众多游客的旅行箱中
2025-10-07 19:15: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黔电铁军千里驰援粤区抗击台风保供电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早上七时,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大楼前已人影攒动。数十名抢险队员身着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
2025-10-08 00:24:00
国庆中秋假期 安庆海事及时救助3名患病船员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万家团圆之时,安庆海事始终坚守岗位,10月5日至6日,先后救助3名患病船员。10月5日凌晨
2025-10-07 23:30:0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2025-10-07 19:49:00
外地游客在西安不慎遗失手机 在“好人”和民警帮助下很快找回
10月5日晚,外地游客撒某某正与女友在北院门风情街惬意游玩,享受着古城西安的独特魅力。然而,游玩途中的一时疏忽,让他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手机
2025-10-07 22:27:00
因“越狱”走红的扬州卡皮巴拉“豆包”结婚了!新郎来自福建
据现代快报,10月7日,扬州茱萸湾动物园里张灯结彩,网红卡皮巴拉“豆包”与“核桃”举办了浪漫的“豚豚婚礼”,游客送上玉米
2025-10-07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