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4-04 10:59:00 来源:VISTA看天下

原标题 | 3D电影消失了?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木子童

编辑、制图 | 渣渣郡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你有多久没看过一场3D电影了?

三、二、一,好,还没想起来的朋友可以停止回想了:想不起来非常合理。

至少近三个月内,没有孩子的观众是没什么机会欣赏3D电影的,因为今年票房前十的电影中,提供3D版本的只有《熊出没》一部。

毫无预兆地,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曾经电影行业的宠儿,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划过时代的脸庞,风干在银屏上。

01

3D电影,亡了

罗马不能在一天建成,也不会在一天倒塌,3D电影的衰落其实早有征兆。

只不过,对于经历过《阿凡达》震撼的观影者来说,情感深处的某个角落始终还是为3D保留着一座神座。

无怪乎我们刻骨铭心,实在是彩色电影普及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影院观众再未体验过这种“划时代”的革新感。

每年都有导演挑战新技术,但那些“激动人心”的变化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几乎是不可感的:除了诺兰本人,恐怕没谁在乎《星际穿越》是不是使用了35mm加70mm的IMAX胶片。

很执着,很优雅,但某种特殊规格的胶片,显然不可能成为我们走进影院的理由,而3D可以。

十四年前那个冬春之交,昏暗的影院里,无数只手伸向空中,试图将近在眼前的荧光孢子轻轻拢进掌中。如梦似幻,似幻似真,潘多拉星球就这样蛮不讲理地突破第四面墙,来到每个人触手可及的距离。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3D电影裹挟着未来无尽的可能性哐地一声出现,砸得每个人头晕目眩。

在小屏幕日益抢占娱乐时间的时代,它重新给了人们走进影院的理由——只有在电影院,才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于是接下来,属于3D电影的狂飙时代来得顺理成章。

2009年,中国只有900块适合放映3D电影的数字银幕,第二年,银幕数飙涨至1460块,十年后,全国8万块银幕中,有四份之三可以放映3D电影。

疯狂在2016年抵达顶点,这一年,票房前十的影片,只有一部《湄公河行动》没有3D版本。《美人鱼》《疯狂动物城》《魔兽》《美国队长3》等其余9部影片不是只有3D就是3D排片远超2D。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这些电影吃走了全年近70%的票房。

热门档期走进影院,几乎没得挑拣,放眼望去,全是3D电影。当时便有影院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拿2D和3D做过对比,观众就是爱看3D。”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realorfake3d.com列举的2015、2016年真(左)假(右)3D电影。

但跑得太快,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近乎某种诅咒,狂飙突进很少不以悲剧结局。

3D电影的滑落正是从2016年开始,此后,3D电影的数量和票房占比一路走低。

到2020年,全年3D电影数量占比已经下跌至7%,票房占比也从当年的69%跌到了可怜的15%。

此时,3D电影的颓势便已显露,只不过人倒架子在。很多外国大制作还是会被转制成3D格式在国内上映,给3D留住了最后的体面。

但无论如何,3D的祛魅是遮掩不住的,即便是开山鼻祖《阿凡达》也无法挽回颓势。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众所周知,《阿凡达》系列不以剧情见长,一整套星际版的“风中奇缘”堪称俗套和平庸。

但对于第一部,观众宽容得出奇,在视效的绝对震撼后,没有人苛责剧情,所有评论汇聚向同一句脏话:“操,真他妈牛逼!”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13年后,同一批观众显然不再耐心:“《阿凡达2》:从张家界到马尔代夫。”

“我的膀胱里积满了从剧本里挤出来的水。”

卡神的视效依旧是卡神的水准,然而观众已经不再如当年般“没见过世面”,于是人们变得挑剔和刻薄起来。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祖师爷这一战,票房说得过去,但对比多年前那场喧天的热闹,却是彻底泄了3D电影的气。

转过年来,2023年,除了动画片,几乎很难想起一部有名的3D电影。

事实就是没有,一部都没有,即便是最“适合”拍摄3D版本的《流浪地球2》也没有采用3D。

流行品的消逝总是这样悄无声息,甚至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呻吟,3D电影便不再被提起。

然而3D电影从万人迷到万人嫌,究竟是为什么?

02

天下苦之久矣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事儿不言自明。

为什么不看3D电影了?因为被坑怕了。

但凡是近十年走进过影院的,就难免吃一次“中国特供3D”的血亏。

什么是中国特供3D,就是本来以2D形式拍摄的影片,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临时转制成的3D。

众所周知,一部真正的3D电影,需要使用专门的3D技术拍摄,两台摄影机,分别模拟人类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最后通过计算机合成出3D效果。

这样做,成本高昂,技术难度也不低。因此市面上还有一种“转制3D”。

所谓转制3D,就是通过后期流程,将一部普通2D电影分出左右眼画面,形成3D效果。这样转制一部影片,通常只需要500万元成本,甚至更低,相比实拍3D,着实价廉。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高质量的《泰坦尼克号》转制3D,花费了两年时间,1800万美元

但价廉不代表物美,最常见的情况是,转了,但“如转”。

某些微妙的时刻,能出现一些立体效果,而更多情况下,看起来“只有字幕是3D的”。

抱着看《阿凡达》的期待走进影院,结果发现自个儿是cos了个瞎子看戏——全程戴着墨镜,看了个天昏地暗。

不仅如此,还有更糟糕的情况。

很多影片之所以不3D拍摄,正是因为它不适合3D。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比如当年引起过众怒的《谍影重重5》,直到今天打开豆瓣,前排影评还是在吐槽3D。

《谍5》拍得相当精彩,充满激烈动作、摇晃画面与快速跳切。但这些精彩的镜头表现力转制成3D后,就成了史诗级灾难,所有动作糊成一团。

看完整场,头痛欲裂、头晕目眩,“看吐了”不再是夸张表达,而是实际体验。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还有《沙丘》。

3D电影亡了,恐怕要数《沙丘》系列导演维伦纽瓦最高兴。

当年《沙丘1》上映的时候,老爷子就贡献过捏着鼻子硬夸3D的名场面。

只见他面对镜头,艰难地在良心与钞票之间寻找着平衡点,最后满脸写着高兴地憋出一句:

“3D版的《沙丘》,让我大开眼界。”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因为老哥当年压根就没拍3D版《沙丘》,中国上映的还是特供转制版。

本就偏于阴郁的光线变得更加昏暗,视线焦点的来回切换中,观众头晕目眩,看到最后发现,想象中的沙虫扑脸一概没有,只有字幕是真正的3D版。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与其说,现在的3D电影减少是一种异常,不如说当年3D电影泛滥才是异例。

真正的3D电影需要高昂的时间与经济成本,它本就不该以如此频繁的姿态出现在银幕上。

3D观影并不舒适,在眼镜佩戴率领跑东亚的中国,对于很多人来说,看3D电影就意味着眼镜外头还得套个“墨镜”。

3D观影也并不经济,它不仅比常规影片票价更贵,有时还需要付费购买眼镜。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当大量粗制滥造的3D电影不足以带来奇幻的观影体验,我们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要去影院花钱找这个罪受。

于是去影院感受3D的激情,自然也就变成了“别买3D”的叮嘱。

然而,观众的抵制却不足以完全解释3D电影衰落的原因,因为影院放映什么,往往不是观众能决定的。

3D版《谍影重重5》大规模抗议后,片方服软,向影院开放2D密钥,允许影院自行安排2D版本。

结果明知道影迷的呼声,很多影院还是把最好的时段、最多的场次给了3D。最终,《谍影重重5》的3D票房仍是2D票房的两倍。

那么,中国影院为何如此偏爱3D电影,又为何将它抛弃?

03

快钱与祛魅

影院喜欢3D,当然是因为3D赚钱。

根据拓普电影数据,同样一部电影,3D版本能比2D版本的票价多卖3-5元。以2016年8.91亿人次的3D观影人数来粗略计算,这就是44.5亿元的差价。

同样的影片,3D更加赚钱,影院自然更加青睐3D。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但影院可以只在乎钱,电影片方也不在乎影片口碑吗?

为何片方愿意提供诸多质量更差的转制3D给影院播放?

要回答这个问题,时间线又要拉回2012年,只能说,时也,命也。

仔细观察会发现,2012年至2017年正是3D转制电影井喷期。而这正好与一项特殊政策重叠。

2012年,中美签署了《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也就是俗称的中美电影协议,协议提出,中国从美国引进电影的数量由原来的20部,再增加14部,但增加的14部必须是imax或3D电影。

于是,为了抢夺这14个新增名额,“中国特供版3D电影”应运而生。

不转3D进不来门,转了3D不仅可以进门,还有机会多赚。唯一牺牲的只是一些画质与观影体验,这样的买卖,谁都会盘算。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2016年,全球市场已开始对3D祛魅,唯独只有中国还在3D电影的繁荣中徜徉。

这一年,3D电影在中国卷走69%票房,而在北美,这一比例已经降至14%。

而这异样的繁荣,伴随2017年中美电影协议到期戛然而止。

很快,转制3D数量大幅下降,影院中的3D电影比例逐年降低。

一度被热钱加热到快要炸裂的3D气球,开始向正常区间回缩。

其实,这远不是3D电影在历史上第一次兴起与衰落。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3D电影就曾红火过。

米高梅就曾拍摄过名为《Audioscopiks》的系列短片,并给观众发放了红绿眼镜,对,就是小时候《米老鼠》会随刊附赠的那种简易早期3D眼镜。

这套创造了视觉奇观的短片当时相当轰动,甚至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很快米高梅就再接再厉,拍摄了以弗兰肯斯坦为主角的3D故事片《第三维度凶手》。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不过一阵风过去后,这一波3D电影很快在战争的炮火声中陷入沉寂。

50年代,应用3D技术的恐怖片、怪物片短暂风靡,70年代,3D色情片横扫票房,80年代,3D动作片再领风骚。

人人都在骂的3D电影,突然消失在了中国影院

每隔十几年,3D电影技术就要被当做新鲜事拿出来卖上一卖,随后又在人们的喜新厌旧中悄然退场。

而我们经历的,大抵也不过是这潮汐中的短短一次涨落,它因《阿凡达》而来到,又在漫长的时间中退潮。

3D电影消失了,但它不会死去。

当一个好的故事降临,相信它会再次回来。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2024 Vista看天下

V

“50 元 三 件”,广 州 服 装 市 场 爆 火

“日 本 网 红 神 药”,出 事 了

小 米 新 车 发 布 会 成 “车 圈 春 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个普通影迷的自述:我为什么反对屏摄?
...影,而不是去跟别人讨论剧情,或者拍照打卡。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很红火。我真心希望,观影不屏摄能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事实上,我在参加国内一些电影节的时候,发现观众基本都不会屏摄。
2024-02-21 07:22:00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中国电影院里几乎没老人,观众平均年龄22岁,而法国的电影观众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对于这个现象,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表示,电影
2023-01-11 18:19:00
人人都爱的大卖电影,我还就是看不进去!
...为“低质强碱性搞笑片”,并感叹“(《抓娃娃》)称霸中国电影市场,是文化的悲哀。”引起网友关注后,该内容很快被删除。 经过这么一番发了又删的操作,网友的兴致反而更加高涨。在如
2024-07-24 13:38:00
京西这家“火锅影院”火了
...京日报注意力在银幕上,还是在毛肚上?京西这家“火锅影院”火了火锅影厅阶梯式观影座席分为三排,每排布置三张宽大的餐桌,可满足一家三口同时用餐。檀谷供图本报记者 李洋在门头沟区潭
2024-01-26 04:25:00
《阿凡达2》首日票房破1.6亿,他们拼了!
...面的舆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正如大众可见,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密钥开启时间变得更加多样,有常规的上午8点,也有越来越多是下午18点,甚至不少爱情电影为了话题,变成下午13:14。
2022-12-16 23:08:00
藏在北海人记忆深处的过节打卡点
...若市。百货大楼往南不到两百米处,为当时热门爆棚的电影院。电影院对面则是市民看演出的场所——人民剧场。整个路段昼夜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城市
2023-01-21 10:44:00
这夏有戏了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这个暑期档,我看到了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印记,通过电影这一大众文化作品,解码成功。张磊我有一本搜集电影票根的小本子,从今年六月开始,里面的空位被迅速塞满,突
2023-07-28 06:05:00
· 看直播、“拼团”电影……影院开辟新赛道
...予了大银幕内容的各种未知和不确定性,更加引人入胜。中国乒乓球队队员王楚钦和孙颖莎,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合双打项目夺冠。在陕西西安市北郊的一家电影院,观赛氛围感直接拉满。同样在
2024-08-13 08:54:00
胜利电影院即将焕新归来
...浦路口有一座弧形的欧式建筑,原建筑顶部中间配有一个中国元素的正殿造型,那就是典雅的中西合璧外形的胜利电影院。” 在徐志东的记忆中,胜利电影院夹在南北海宁路的中间,正门朝西,
2023-04-20 02:3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山东优秀廉洁剧目东路梆子《荐官记》成功展演
10月14日,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优秀廉洁剧目——东路梆子《荐官记》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于济南历山剧院成功上演
2025-10-15 11:18:00
西山居新一代经典武侠《剑侠世界4:无限》首次震撼公布
今日,西山居新一代经典武侠之作《剑侠世界4:无限》实机PV首次亮相,经典MMO玩法和无缝地图融合,打造一个极具沉浸感的国风新江湖
2025-10-15 11: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一出戏中戏,一场生死局,一个经历战火淬炼的剧团,一段唱到世界之巅的旋律民歌《茉莉花》背后暗藏怎样的故事
2025-10-15 08:08:00
国庆档电影总票房18.35亿元,观影人次达5007万国产优秀影片引发我省影市观影热潮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15 09:01:00
《溯——赤湾的传说》朗诵音乐剧在深圳文博宫圆满举办
崖山忠魂映改革,赤湾传说谱新篇。2025年10月10日,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国庆大成文博庙会第十九场演出落下帷幕
2025-10-15 10:39:00
在商业洪流中守望人文之光——江坂冬雨影业以《成为大师》续写文艺信念
在商业大片充斥院线、娱乐化内容占据主流的时代,一家年轻公司却始终坚守“为文艺片与纪录片留出一席之地”的初心。随着文艺电影《成为大师》即将于10月18日全国公映
2025-10-15 10:39:00
“吴歌北衍·伶工更美”长三角民歌会在江苏南通精彩开唱
10月11日,由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南通市文化馆承办的伶工学社“百姓戏台周周演”第二十三季“吴歌北衍·伶工更美”长三角民歌会在南通伶工学社小剧场精彩开唱
2025-10-15 10:39:00
秦腔名家齐爱云献艺《中华有好戏》 十尺水袖演绎秦风戏韵
近日,齐爱云在《中华有好戏》中秋特别节目中表演秦腔《嫦娥奔月》选段。 洪 波摄近日,在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华有好戏》中秋特别节目舞台上
2025-10-15 09:11:00
《江南·十二场欢聚》《如梦之梦》《小王子》……央华7部戏剧集体亮相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欢聚江南·大戏看北京 戏剧行动”发布会,近日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剧场举办
2025-10-15 06:28:00
军旅剧《猎豹》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10月14日,庆祝建军100周年强军文艺重点选题作品——电视剧《猎豹》,在湖南卫视
2025-10-15 06:28:00
电影《带你回家》曝全新主题预告海报 中式亲子关系演变催泪引共鸣
今日,由喻言、郑洁担任总制片人,徐彬棋担任制片人,贺伯亚执导,贺伯亚、张璞编剧,王真儿领衔主演,李萍主演,李媛、赫林、蔡子伦
2025-10-14 11:28:00
十年风雨无阻,他用30次献血书写“热血先锋”担当
近几日秋雨淅沥,刘伟如约走进献血屋,完成了他的第30次无偿献血。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襟,却丝毫没有阻挡他兑现承诺的脚步。刘伟是一名党员
2025-10-14 22:51:00
你是否想过当面和名戏曲导演跨界对话、畅聊创作?或是手捧爆米花,看一场高清4K戏剧电影?又或是在西湖之侧邂逅一场千年戏曲之梦
2025-10-14 16:26:00
经典焕新 竹山高腔《柜中缘》首演成功
十堰广电讯(竹山融媒记者 但兴竹 李健 通讯员 刘准)近日,由竹山县精心复排的传统经典剧目《柜中缘》成功首演。这部承载着家国情怀与民间智慧的古装戏
2025-10-14 19:57:00
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专场文艺演出走进郧阳区
十堰广电讯(郧阳融媒记者 张起 通讯员 樊璟玉)10月13日晚,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专场文艺演出在郧阳区龙韵村•武当不夜城老子剧场举办
2025-10-14 19: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