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编者按:
藏在北海人记忆深处的过节打卡点
百货大楼: “我是穿着在百货大楼买的白衬衫走进一年级的课堂的。” “当时百货大楼是北海街最热闹最中心的地方,要买什么都要去百货大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百货大楼就是北海人的购物天堂。 一位姓温的中年市民,他在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位于中山路的百货大楼曾风光一时,门庭若市。百货大楼往南不到两百米处,为当时热门爆棚的电影院。电影院对面则是市民看演出的场所——人民剧场。整个路段昼夜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城市商业中心的转移,解放路日渐冷清;再加上不适应经济体制的转轨,百货大楼逐渐萧条。一些市民回忆,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末,百货大楼告别了“百货”综合性营业。 一段“辉煌”岁月就此被锁进历史。 但对于许多市民来说,这里尘封着他们温馨斑斓的回忆,这里有他们难以言明的深深情结。 ——摘自北海日报《显赫一时的“雄伟”大楼》
体育场: 北海体育场承载了无数北海市民一段美好的健身时光。 北海体育场原址位于北海名座小区内,1975年建成,占地约97亩,涵盖了北海市体育馆、北海体校等体育场馆。体育场内可容纳观众达1万人左右,于2007年拆除。 “因为体育场内很宽敞,还包括体育馆在内,设置有很多体育设施,能满足各种运动需求。”李辉德回忆道,体育场是向市民免费开放的,所以人人都可以来这里锻炼身体,使用器材,也没有时间限制。体育场的位置位于当时的市区中心地带,所以很多市民来这里锻炼很方便。在当时来说,体育场可谓是市民的“体育天堂”。 ——摘自北海晚报《我们是记者,我们在记录北海的城市变迁》
市人民电影院: 对于王大姐来说,电影院是个值得深谈的话题。家住市人民电影院附近的王大姐告诉记者,她目睹了人民电影院从成长、兴旺到最强盛时期,再从鼎盛时期逐步走下坡路的过程。从每逢节假日市人民电影院门庭若市,电影场场爆棚、一票难求,到而今人民电影院门可罗雀,王大姐历历在目。 “以前北海最出名的电影院有三个,一个是眼前的这个人民电影院,还有两个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先后建成的新桥露天电影院(红沙电影院)和滨城电影院。记得那时候的电影院生意非常的火爆,往往要提前买票才能进场。旧人民电影院的影院大厅墙壁上总是挂满预告影片的图片和名演员肖像;当时的香港片和粤语片很受欢迎的。有一次上映《南国红豆发新枝》,很多人都提早排队买了几天后的票,因为观众要在《解放军进行曲》奏响前入场,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坐在电影院里的大椅子上,焦急地等待电影的开映。一场电影下来,往往能在观众的口中传说个把星期。那时的小孩以数出得多部电影片名,以及道出片中演员精彩的台词为自豪。” 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北海人,能用得起电视机的寥寥无几,茶余饭后的消遣如果算高档点的,就是举家一同前往这三大影院里看电影了。 ——北海日报《王大姐谈电影院的“三旧”和“三新”》
工人文化宫: 工人文化宫,在老一辈北海人的心目中,它跟珠海路老街、人民医院、中山公园一样是几十年不变的地标。 北海市工人文化宫成立于1955年,坐落在中山公园对面,占地面积30.8亩。老北海人都会记得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时,广西军区司令员欧致富当慰问团团长,率领慰问团到北海市作庆典慰问演出,文艺晚会是在工人文化宫礼堂进行的;也记得那时北海最大的灯光球场在工人文化宫内,大型篮球赛和大型文艺演出都在灯光球场进行;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干部大会,工人文化宫往往是分会场;市一级的各种展览、各种歌舞比赛、各种展销会、甚至市法院的宣判大会都经常在工人文化宫举行。 ——摘自北海新闻网《工人文化宫的前世今生,属于北海人共同的城市记忆》
青少年宫: 青少年宫内的登月火箭、碰碰车、哈哈镜,是上世纪80年代北海人的集体记忆,记载了无数北海人美好的少年时光。 青少年宫是北海最早专门为青少年建立的活动场所,建于1980年10月,1981年春节正式营业,日夜开放。青少年宫用地总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29平方米。里面有教学活动楼、地下游乐场、溜冰场、台球、舞厅等一整套娱乐设施,并设有活动部、经营部、保卫科、美术装饰服务部、小海燕艺术团等部门,开设有美术、书法、计算机、舞蹈、声乐、电子琴、戏剧、武术、无线电、少年号手、少先队辅导员等21个专业的培训班。 1992年,北海青少年宫搬迁至南珠大道100号。 ——摘自网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是一年除夕临,万物迎春竞喧填。
没有一个节日能像春节一样,赋予了我们美好的憧憬,承载着我们绵长深厚的回忆。一年年的时光翩跹而过,回望记忆中的春节,如同翻阅城市和个人的成长之书,章节片断,回味无穷。百货大楼、市人民电影院、体育场、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在不远的过去、在很多人的小时候,这些老建筑场所是全市人民过节的热门去处。春节期间,那里人潮如织,热闹欢畅,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如今这些场所或重新装修、或拆除异地重建,但其为那个年代带来的简单热烈的过年气氛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正值一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本报整理了一些北海曾经的地标建筑的光阴故事, 和广大读者一起重温过往岁月的温情,共同守望这座城市不灭的烟火。
(绘图:郑恩茵 文字整理:严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1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