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在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以瑶族文化博物馆为核心打造的休闲文化空间,正成为村民日常休憩的“幸福角”和游客触摸非遗的“体验窗”,让千年瑶韵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
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94%以上的村民为瑶族,这里保存着完整的瑶族文化习俗,2008年“枫香印染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该村以文化振兴为抓手,将瑶族文化博物馆升级扩容,配套建设非遗体验工坊、田园休闲区等,形成“观展+体验+休憩”的文化休闲综合体。

博物馆展示的作品
走进瑶族文化博物馆,枫香印染纹样在灯光下流转光泽,500余件藏品静静诉说着瑶寨往事,从古老的瑶族头巾到现代的布桶鞋,从枫香印染的围腰到刺绣精美的长衫衣,每一件都承载着村民的情感记忆。在馆外的非遗工坊里,几位妇女正用枫香树油配制的油料在布上绘图,蓝靛底色上的花鸟纹样渐次成型——这门被誉为“布上青花瓷”的技艺,如今成了村民指尖的“幸福密码”。
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村民龙安红说:“以前农闲的时候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博物馆已经建成了,没事就来馆里看看我们老物件,跟着师傅学印染、蜡染,作品还能放在馆里的展示区售卖,既能学会手艺又能增加收入。”

成品展示
今年河坝村通过枫香印染及刺绣产品实现销售额超85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旅游收入突破30万元。据了解,河坝村已开展15次枫香印染技艺培训班,参训人数超500人次,越来越多村民借助非遗技艺实现增收。
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副支书、副主任龙全成介绍:“我们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要让它融入日常生活,把非遗体验、农耕观光和休闲娱乐结合起来,既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福利,也让游客能沉浸式感受瑶寨魅力,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全民共享。”

文创产品
河坝村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依托“公司+工坊”非遗基地,打造出印染装饰画、刺绣背包等文创产品,让指尖技艺转化为“美丽经济”。如今,博物馆周边千亩良田与传统建筑交相辉映,吸引着研学团队与游客纷至沓来。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效益、客流量情况,增加文创产品开发,让游客不仅能看能学能做,还能把瑶韵文化‘带’回家,让博物馆真正‘活’起来,让村民幸福感强起来,这就是我们守护文化的意义。”龙全成说。
作者:付善青 李莎编辑:林诗益责任编辑:李浩终审:夏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