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远山如黛,稻浪清涟,一座座瑶族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间。在贵州省麻江县龙山镇,有一座600多年历史的瑶族村落——河坝村。这里不仅是中国传统村落、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个将古老非遗与现代产业巧妙融合的乡村振兴典范。
走进瑶之韵成秀文化工坊,非遗技艺传承人曹顶秀正用枫香油和牛油绘制图案,手腕轻转间,蝴蝶、花鸟等图腾跃然布上。枫香印染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村民增收的“金字招牌”。通过“高校+合作社+绣娘”的模式,开发了200多种产品,畅销省外。
漫步至村外的稻田,又是一番崭新景象。锌硒米在阳光下泛起金浪,稻田鱼在水中嬉游。河坝村推广“水稻+稻田鱼”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在南京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下,河坝村种植了1000亩锌硒米,亩产700公斤以上,比传统品种增产20%。
稻浪映衬的村庄,在鲜花点缀下变得别具一格。河坝村因地制宜打造月季、绣球等主题庭院,让方寸之地变成“聚宝盆”,每家每户的庭院都有了新面貌。
新业态、新环境、新技术、新面貌,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河坝村以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12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0元的斐然成绩阔步前行。如今,依托古老非遗与现代产业的巧妙融合,河坝村拥有非遗工坊5家,绣娘300余名,种植蓝莓、锌硒米2000余亩。真正的传承不是固守旧物,而是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真正的发展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美美与共。河坝村用枫香染布描绘未来,用稻花香甜写就诗篇,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开花结果。
作者:龙凤 吴德军 王璐编辑:林诗益责任编辑:李浩终审:夏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