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04 11:23:00 来源:走马财经

我们常常听到一种声音:外卖骑手实在是太辛苦了,工资那么低,没有社保、五险一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风里雨里。

还有人拿日本、美国、欧洲的骑手收入作比较,“他们一单基本上在6美元以上,折算成人民币是大约44元,日本的骑手一单最少也有30多元,而我们的骑手一单只有2-3元,太可怜了”。

人皆有恻隐之心。

富有同情心,总比冷漠要好,更远胜于嘲笑、鄙视,乃至憎恶。

但同情仅仅是一种情绪反应,放任这种情绪泛滥,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如果外卖行业按照一些人期待的,大幅提高骑手工资,会有什么结果呢?

国内骑手目前单均收入水平大约在4.5元,而不是2-3元,因为骑手的收入不是简单地按骑手APP显示的单价计算,还包括全勤、奖励、补助等杂七杂八的项目,以月收入计算的单均收入大约是4.5元,这里面有两个逻辑证明。

第一是最简单的,看美团财报,饿了么没有单独上市,我们只能看美团的。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2022年美团配送相关成本是801.9亿元,即时配送订单总量是176.7亿单,平均每单成本是4.53元。

第二个是看骑手单量,我们观察过美团外卖骑手端APP,里面会显示各个城市的单量每日排行榜,一般的城市冠军一天可以跑到140-150单的极限值,这意味着一天大约纯跑15个小时——不含上下班路程时间,也不含集合、培训、吃饭等,每30分钟跑一趟,平均每趟跑5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是不是人力极限了,单均收入4.5元,按照极限值也只有675元,30天不休息且每天都跑出极限值也不过2万元,即便你是冠军,也不太可能天天是冠军,即便是冠军也不太可能天天跑出150单的极限,所以收入最好的骑手一个月大概也就1.5万元左右,这与实际情况是吻合的。

且不说向欧美、日本看齐,哪怕是提升到10元一单的配送费,也将使得外卖需求急剧萎缩。其直接结果是数以百万计的骑手将因此失业。

由于总订单量大幅下降,订单密度也大幅下降,骑手的配送半径将扩大,单均履约时长将大幅增加,效率下降,将进一步抑制需求。

这意味着大量消费者失去了一个低成本享受高质量服务的机会,现存的高净值用户也将在承担更高费用的同时承受更低质量服务。

商家将因此失去大量订单,一部分店铺将在这个艰难时期更艰难,甚至倒闭,大量小老板和餐饮从业人员同时失业。

外卖平台的商业模型、规模化生意将难以为继,整个行业将萎缩到一个仅能服务少数高端用户的小众状态。

你以为仅剩的那一些骑手,他们就能享受到高工资的待遇了吗?

并不会。

当失业的人群海量增长,而某个低门槛行业却能享有高工资待遇时,结果可想而知,大量人群涌入,每一个订单都将有无数人和你争抢,每个骑手能抢到的订单量,将从过去的日均大约30单,锐减到日均10单左右。

工作量也下降了嘛,听起来还不错,你以为不跑单的时间你就可以清闲吗?

如果别人都在盯着手机抢单,你却在刷短视频、打游戏,订单会从天而降吗?显然不会。

你得跟其他人一样卷入抢单大军,将时间消耗在这种更没有意义但是又同样紧张的生活中。

而人怎么可能抢得过机器呢,一些失业的程序员,将利用技术能力,开发抢单神器,然后二次售卖给骑手们,灰产将吃掉大部分溢价值,抢到单的骑手们也将变得更加艰难。

在外卖这个生态里,消费者、骑手、商家、平台没有任何人因此得到好处,你的同情可能毁掉几百万人的生计,这是人们期待的结果吗?

说到另外一个问题:福利保障。

专业骑手目前的月收入水平大概在5000-6000,视不同城市而定,他们要么是年轻人,要么是有家庭负担的中年人,在当下和未来之间,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当下,这甚至不是一个选择,而是非如此不可,是没有选择。

在养老金双轨制的局面下,骑手、快递员这类工作者,又有多少人愿意减少当下收入,指望二三十年后的远期未来呢。

今天城市里的老年人们,一部分确实享受到了相对较高的养老金福利,这多少跟人口结构有关,因为今天能领取福利的人口毕竟是少数,而正在交金的年轻人正是人口红利一代,人数蔚为壮观,随着这部分年轻人老去,他们加入领金大军,而届时交金的新一代年轻人将主要是2020年后生人,其规模将比今天交金人群小得多。人群结构倒挂之下,骑手、快递员这类人的养老金将是一个颇具悬念的问题,再考虑到通胀因素,他们的动力还有多少呢。

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出于同情,出发点是为了骑手们好。

可是,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哪怕是自己父母“都是为了你好”,都能让许多人心烦意乱,你又有什么理由认为,骑手们会感谢你的“好心办坏事”呢?

实际上,根据我们的观察,绝大多数骑手不喜欢被人同情。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一名来自四川的外卖骑手在自拍的视频中说,“我们外卖骑手要的是尊重,而不是同情”。

我反复在多个场景看到过类似的表述。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一名接受过记者采访的骑手,在文章发表后给记者发了一个红包表示感谢,他对记者朋友说:

“不要把我们写得很可怜,我们并不可怜”。

我能理解这种感受。

骑手本是一个新兴职业,按收入来说当然不高,但是专职骑手月入5000左右还是比较普遍的。以今天的城市蓝领收入情况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应该无缘无故去同情人家。

以就业环境来说,骑手面临的不确定性确实更高一些,但是自由度也更高一些,对于一个准入门槛非常低的行业来说,它就是一个不算多好也不算多坏的选择。

辛苦当然辛苦,但是哪个成年人不辛苦呢?

在工厂车间里三班倒、甚至两班倒的人就不辛苦吗;坐在写字楼里打电话、跑业务、挤地铁的白领就不辛苦吗;待在家全职当奶妈的女人就不辛苦吗;开餐厅、搞酒店的小老板们就不辛苦吗?

人们总是很容易被他人的苦难刺痛,这种油然而生的同情心,本质上是对自我可能陷入同样境况的自怜。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连亲人之间通常也无法做到,何况你我。

你毕竟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觉得自己可怜呢。

柏拉图曾经说:“无论你的悲伤有多深切,也不要期望同情,因为同情本身包含了轻蔑。”

若干年前,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语歌手写过一首歌,当然现在我们听不到了,因为一些不便说明的原因。

这首歌的故事来自一封国外的信,说是行人在路上看到一只小狗,湿淋淋地走在大雨中,突然有股冲动想问它要不要一起撑伞。却见它脚步止住,仿佛回过头说:“我淋我的雨,和你有什么关系。”

京东以前的CEO徐雷,在微博简介里写的是:“我在雨中行走,从不打伞;我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我想,说他们的是同样的意思。

我们别总觉得自己很丰富,别人很贫脊,没必要,所有人都走在同一片大雨中。

在同情之中,我们常常把自己放在比对方更高的位置,仿佛一个暂时身处优势的人对身处劣境者的帮助和提携,隐藏着一种优越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作为当事人,自己并不希望被人同情和怜悯,因为其中有种获得施舍的意味,自己的尊严在此过程中受到了贬损。

个体的同情心泛滥,影响毕竟有限,集体的同情心却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因为这种情感如此容易触发,以至于非常容易被利用。

比如,因为同情骑手而引发仇富心理、贫富对立。

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鲜花铺就的。

有的人说,既然骑手这么辛苦,那么外卖平台的员工有什么理由享受那么高的福利工资呢?

不止是外卖平台的员工,整个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从业者工资都高高在上,这又是凭什么呢?

在一种普遍而不加节制的群体同情心驱使下,一些情绪化的内容很容易引发集体无意识的仇富心理,任何高收入者都可能成为被仇恨的对象。

以美团为例,2022年它的员工总人数是92046人,而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是416.2亿元,人均福利开支是大约45万元,这是工资加社保以及日常节日福利在内的总开支,相当于月支出3.77万元,考虑到社保费用以及个人所得税部分,员工每月到手总收入2.8万左右,在互联网行业,这只能算中等偏下的水平。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我们要知道,互联网行业是高度市场化、自由竞争主导的行业,人才密度高,工资自然也普遍较高,作为一家大厂,你开不出有竞争力的工资,就不可能留住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也无从谈起。

去互联网大厂上班的年轻人,不是清华北大海归,就是985,最不济也是211,能进去的概率都是百里挑一,然后是996内卷,各种二代的家庭不可能安排孩子去这种地方。说到底进去的也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只是在学习阶段拼命,取得了一定的阶层跃迁,本质上跟骑手、建筑工人又有多大差别呢。

你以为你在仇富,其实你在仇穷,穷人何苦为难穷人?

如果社会不能鼓励学习成才者,那么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还有人说,员工高工资我们不说了,公司利润怎么说。

饿了么创立15年了,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业务仍处于亏损中。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过去12个季度,阿里本地生活业务经营亏损率最好的是刚刚过去这个季度,亏损13.7%,其中绝大多数是饿了么带来的。

美团外卖虽然已经盈利,但是利润非常微薄,2022年每单经营利润0.7元不到,以交易规模计,利润率不到1.5%。

外卖就是个超低毛利同时高服务要求的业务,如果这样的利润都不允许企业获取,那么将来谁又有信心去再投资,谁还愿意去创新,谁还愿意去冒险呢?

资金不愿意去投资了,就业机会又从何而来?

不鼓励同情和怜悯骑手,并不代表不能去对他们的境况进行理解、关心和支持。但这更像是共情,而不是同情。

同情是从自我感受出发,而共情则要求以目标对象的感受为出发点。

共情 (empathv) 也许是更加值得推崇的态度,它需要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要求我们更多去关注他人的视角、他人的想法、他人的反应,而不是盲目的同情和怜悯。

需要共情一个骑手,不是简单的情绪反应,需要我们了解骑手的个人背景、工作感受、真正需要,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外卖这个业务的生态。

一个人愿意从事骑手的工作,除了享受它的自由带来的乐趣,也可能因为他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他可能是失业者,可能是炒股失败者,可能是创业失败者,也可能是家庭破裂者。

总之,他们可能并没有更好的地方可去了。

那么这时候,骑手这个职业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转变的机会,一个从深渊爬出来的可能。

他有可能积累到社会经验,储蓄到一些资金,救济到自己的家庭,照顾到自己的妻儿老母。

也确实有一些人,通过送外卖存到了首付款,在新的城市安家、立足;也有些人通过送外卖积累到了给家人治病的费用,延续了生命的价值。

这可能不是一个底层逆袭的故事,但至少是一个发愤图强的故事,我们为什么要去同情他,去贬低他工作的价值呢。

从工作本身来说,辛苦是辛苦的,但是一些骑手也能找到其中的乐趣。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其实有时候想想,做骑手至少说明一个人身体健康,体力还很不错,很多人应该感到羡慕而不是同情。

骑手真正感到无力的,其实是一些人的轻视,是不被尊重的感觉。

说起来,同情本身就是一种隐秘的不尊重;而更显性的不尊重,则来自于部分无理的客人、傲慢的商户和带有偏见的社区工作者;同时,骑手们也需要平台给予更多的支持,比如更全面的职业晋升通道、更完善的知识技能培训、更长远的学业培养计划等。

美团和饿了么其实也做了许多这方面的工作,今天就不展开描述了,一方面限于篇幅,一方面我们更多从行业和骑手群体视角展开这篇文章。

但另一个数据,又令人感到更无力。据说外卖行业目前的骑手,已经有大约30%是大学以上学历,那么这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骑手,一部分优秀的去接受外卖平台资助上学,最后能完成阶层的跨越吗?

我有些担忧,但真心祝愿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或者我们为何不想一想,为什么普遍觉得辛苦的外卖行业,挤入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女骑手越来越普遍?为什么一些尚在哺乳期的母亲也踏上了外卖的征途?

骑手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这是一个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评论,截止到发稿时,有252个人为她点赞,同样的情形,我也亲眼见到过。

2022年10月份,我有一天就收到过一份怀里有个婴儿的女人送来的外卖,当时挺震惊的,我以为自己是唯一看到这样情形的人。

当我们仔细想想这些问题,再问问自己,这是一个行业、甚至一家公司能解决得完的问题吗?

我们之前的文章简单推算过,单单是美团外卖一家,创造的骑手有效就业岗位——以3000元月均收入为中线——就高达360万个,全行业容纳的骑手有效就业岗位大约500万,如果加上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创造的到餐、到综、酒旅、出行等业务带来的直接就业,这个新增有效就业规模达到1500万左右。

外卖是什么,它是一个社会调节器,让没有退路的人们有了一个避难的场所;它是一个社会解压阀,让苦难得以疏通,让沉沦者向上;它是一个区域平权的开路者,让三四线城市的骑手也能收获相对高收入的薪水,不需要跋山涉水去千里之外的大城市谋生。

外卖更是一个巨大的无风险社会保障机制。

它从商业地产的缝隙里,撬动一点点利润出来,分配给数百万骑手们,让无力者有力,让悲伤者前行。

从大商家的利润里,转移一部分出来补贴中小商家。从美团的财报来看,它的配送业务仍然是亏损的,2022年即时配送收入701亿,履约支出是802亿,平均一单在配送层面亏损大约0.6元,考虑到实际上只有66%的订单是美团的骑手配送,其余三分之一是商家自己配送完成,意味着实际上的每单配送亏损为0.86元,它的外卖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广告收入,打广告的当然主要是大商家,等于美团在将大商家创造的利润补贴中小商家。

从高净值用户身上获取的利润里,匀出一部分补贴价格敏感型用户。高净值用户的客单价高,自然利润丰厚,价格敏感型用户的单价低,但配送成本是固定的,减去各项费用自然是亏损的,当然,价格敏感型订单单量很大,更高的单量为订单密度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单均成本下降,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所以你看,整体上来说,外卖这个业务就是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它将利润从商业地产转移出来补贴骑手,再在体内让大商家补贴中小商家、高净值用户补贴价格敏感型用户。

如果这个业务如同情者们期待的那样,给予骑手高得多的单价,留下来的将是少得多的骑手,仅剩的大型连锁商家,和不差钱的高净值用户群。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美团最大的问题》里说过的一样:美好的愿望,更容易让人类犯下严重的错误。

我们确实应该给予骑手更多的共情和尊重,其实可以从一些很小的事情做起,比如不随便对骑手提出额外的要求;在恶劣天气对于送餐时间宽容一点;又或者在收到外卖后给予他们一点点打赏,这并不是必须的,以自己负担得起为准,我个人是这样做的。

我经常观察骑手的个人主页,通常他们的被打赏率不到千分之一,大家可以自行打开美团外卖订单里查看骑手的个人主页核实这一点。

这些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因为尊重和感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4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过度跑单”。这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外卖平台主动推进骑手保障工作的新举措。但是,站在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角度上,我们仍需思考,这类机制是否过于简单直接?能否触及“过度跑单”现象背后
2024-12-28 06:43:00
...卖行业迎来了一件大事——京东和美团先后宣布将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举措不仅让骑手们欢呼雀跃,也让不少关注外卖行业的吃瓜群众们纷纷好奇:这对外卖企业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影
2025-02-20 09:18:00
美团去年经调整净利增近九成,王兴首谈AI战略:会利用所拥...
...将打造全新的AI native products,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等客户和伙伴,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
2025-03-21 23:05:00
招股书透露出的骑手内卷现状:每单佣金降至6.95元,3成人因失业选择做美团骑手
...捷的标准配送服务,简而言之即承接企业配送任务,招募骑手,建立、运营及管理配送骑手站点;博尔捷从需求企业处获得收入的同时,需向招募的骑手支付佣金。也因此,博尔捷的利润并不丰厚,
2024-06-07 14:41:00
现制饮品行业观察:蜜雪冰城启动港股招股;外卖平台强化骑手保障
...、京东等外卖平台宣布自2025年起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或工伤保险,推动社会服务行业生态持续优化。一、外卖平台加码骑手保障,行业生态加速变革政策驱动用工合规化美团、
2025-02-25 07:55:00
“骑手外包商”博尔捷:8成收入疑似来自美团,估值曾超10亿
...主要承担客户A发布的配送任务,建立、运营及管理配送骑手站点,并招募配送骑手以执行有关任务。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期内,上述博尔捷标准配送服务产生的销售收入全部都是来自客户A ,简
2024-06-21 10:54:00
顺丰同城:营收利润双增,经营现金流转正
...较好增速,年度活跃商户增长27%,活跃C端消费者增速50%;骑手增长3%,目前约86万人。同时,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顺丰同城希望整体毛利润率在未来这几年能够继续保持相对稳
2023-08-31 17:50:00
给外卖骑手上社保,平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19日,京东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不仅如此,和电商的定位一样,京东在商家选择上也主打一个品牌化。
2025-02-20 16:14:00
骑手日记:外卖女骑手的心酸
封面:一名外卖骑手在风雪中骑车送餐春节期间,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连续加班保障派送,引发客户纷纷送糖果送红包表示感谢。快递员、外卖员大多是计件制,其薪酬制度将收入水平
2023-01-27 23: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海网4月2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黄舒文)在网上与他人意见不合,发生吵架是常有的事,但直接线下约架可就违法了。近日
2025-04-02 18:33:00
1小时审批、4天放款!河南高效办成公积金贷款购房“一件事”
大河网讯 日前,漯河市民李先生在市民之家住房公积金窗口,通过河南省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集成服务,申请5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二手房
2025-04-02 18:34:00
关注“代客祭扫”丨遥寄相思“代祭扫” 麻烦纠纷让人恼 律师:尽量选择正规平台购买该服务
大皖新闻讯 清明将至,“代客祭扫”服务悄然兴起。大皖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除个人兼职外,还有殡葬店、殡仪馆、公墓陵园等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
2025-04-02 18:36:00
四川一男子低价购入20张油卡 收货后发现余额全部为0
大皖新闻讯 四川广安的邓先生去年7月份通过闲鱼平台联系到一位加油卡卖家,在协商好价格后二人并没有通过平台交易,而是选择在微信上进行转账
2025-04-02 18:38:00
盒饭姐怒斥有顾客浪费后:情况有所改善,生意更火爆了
大皖新闻讯 近日,盒饭姐王荣亚怒斥顾客浪费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4月2日,大皖新闻记者再度来到盒饭姐王荣亚的摊位前,通过与盒饭姐交流以及查看现场情况了解到
2025-04-02 18:40:00
十堰适龄女生注意!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正式启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黄卉 付磊)4月1日,记者从十堰市疾控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开始
2025-04-02 18:46:00
元气森林宇宙大赛国际化特征进一步凸显 海外院校学生占比达20%
在消费行业深耕多年,元气森林始终坚守“相信年轻人”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这种对年轻一代的深度信任,不仅体现在产品研发的年轻化创新上
2025-04-02 18:57:00
昨天刚写完甲亢哥游中国,就有网友跑来评论区,让我写写他的随行翻译李美越。仔细看了一下,他有几句话确实说得比较离谱。今天
2025-04-02 19:14:00
一个农业公司与县水务局之间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近日迎来法院一审判决。2021年9月30日,陕西大荔一条排碱渠决堤,造成附近大片田地被淹
2025-04-02 19:14:00
今日开幕 | 浙江省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系列活动·浙江赛丽美术馆第十一届“来自星星的画语”公益作品展
在蓝天下,我们汇聚爱与希望;在人生路上,我们给予爱与温暖,在这个最美的人间四月天,我们又一次点亮蓝光!今天是国际孤独症日
2025-04-02 19:35:00
大河网讯 4月2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部署,自2025年4月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上调230元和220元
2025-04-02 19:35:00
使用不具备许可条件的轨道车,广东铁路有限公司惠州工务段被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頔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国家铁路局官网了解到,4月1日,其信息公开栏公示了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公开信息〔2025〕第4号
2025-04-02 19:36:00
乘客透析后血流不止 公交司机暖心包扎获点赞
“他手臂流血了,流了好多血……”4月2日12时左右,878线公交车上,一名乘客手臂突然血流不止,幸好公交车司机及时上前帮忙包扎处理
2025-04-02 19:36:00
潍坊市中医院开展“建院七十载 热血践初心”无偿献血活动
大众网记者 王世敏 潍坊报道3月29日,潍坊市中医院组织开展“建院七十载 热血践初心”无偿献血活动,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
2025-04-02 19:51:00
潍坊:关爱孤独症儿童 共建温暖未来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潍坊报道4月2日,山东省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暨潍坊市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试点城市主题宣传活动在潍坊盛大举行
2025-04-02 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