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凤冈:“生态田”变“致富田” 稻蛙共生绘“丰”景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9-22 19:47: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丰收意境。如今,这一景象在凤冈县琊川镇朝阳村成为生动现实——稻田里,村民们一边忙着收割水稻,一边捕捉黑斑蛙,蛙鸣声与收割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丰收的乐章。

凤冈:“生态田”变“致富田” 稻蛙共生绘“丰”景

笔者在位于琊川镇朝阳村的黑斑蛙种养殖基地看到,小型收割机正来回穿梭,高效收割金灿灿的稻谷;不远处,村民们俯身在田间,熟练地捕捉一只只肥美的黑斑蛙,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贵州省裕登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斑蛙种养殖基地技术人员余玉林说:“我们基地采用‘稻蛙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黑斑蛙吃稻田里的害虫,它的粪便能肥育稻谷,全程原生态、无化肥、无农药。今年我们的亩产稻谷达到600公斤,黑斑蛙也有500公斤左右,真正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一田双收’。”

凤冈:“生态田”变“致富田” 稻蛙共生绘“丰”景

黑斑蛙是出了名的“环境挑剔户”——干净的水质、无污染的土壤是它们健康成长的关键,这就要求稻田必须完全摒弃化肥和农药。同时,黑斑蛙不仅能除害虫,其排泄物还可还田培肥。这种生态循环模式有效提升了水稻品质,产出的稻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糯,更实现了绿色生产。

贵州省裕登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斑蛙种养殖基地负责人彭松说:“我们的稻蛙米在市场上卖到30元一公斤,是普通大米的三倍多,且市场上依然供不应求。再加上黑斑蛙的收益,亩产值整体能超过4万元,现在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凤冈:“生态田”变“致富田” 稻蛙共生绘“丰”景

生产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稻蛙共作”的广阔“钱”景。

凤冈县琊川镇朝阳村村民薛维说:“我主要在基地负责管理水稻、喂养黑斑蛙,干了差不多一年多,技术基本上都学会了。看着老板效益这么好,我打算明年把家里的几亩田也改成稻蛙种养田,自己当老板,赚得更多。”

彭松说:“我们稻蛙种养基地现有固定员工12名,同时还带动当地30余人参与临时务工,他们主要在基地从事种植、养殖、销售等工作,基地每年人工工资支出超过40万元。”

凤冈:“生态田”变“致富田” 稻蛙共生绘“丰”景

近年来,凤冈县积极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不断完善农田灌溉设施,深入挖掘土地增值潜力。通过出台专项补贴政策、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开展全流程技术培训,在全县推广“稻+”综合种养面积已超2000亩。这一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更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绿色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邓邦英 曾信潮 卢永)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 信 姚 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3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眼下,遵义市凤冈县各地种植的马桑菌纷纷爆棚出菇,迎来新一轮采收好时节。该县琊川镇朝阳村驻村第一书记陆锦祥介绍,为有效盘活闲置资源,朝阳村引进贵州省马桑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
2024-11-01 06:13:00
凤冈琊川:红高粱映金稻穗 秋收季奏响“振兴曲”
多彩贵州网讯 金秋时节,凤冈县琊川镇千亩高粱红满枝头,万亩稻谷金浪翻涌,红高粱与金稻穗交相辉映。村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抢抓晴好天气,开足马力全力收割,田间地头轰鸣声与欢笑声交织在
2025-09-09 21:39:00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凤冈县琊川镇朝阳村紧紧围绕打造“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及创建一类示范引领样板村目标任务,聚焦“富学乐美”建设内容,结合农村“386199”人员结构现状,深入调
2024-07-06 23:34:00
近年来,遵义市凤冈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以“党建+企业(合作社)+大户”的组织模式大力发展马桑菌产业。眼下,凤冈县各地马桑菌出菇,迎来新一轮采收时节。图为村民在琊川镇朝阳村基地采摘
2024-10-25 05:53:00
贵州省监狱管理局:真蹲实驻、真帮实扶,书写凤冈县乡村振兴新篇章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岁暮天寒,冬天的乡村别样忙碌,生猪养殖、蔬菜生产、林下养鸡等乡村产业欣欣向荣。一组产业帮扶的数据令人欣喜——2024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5万元,实施党建、
2025-01-09 21:14:00
凤冈县琊川镇朝阳村:“五步工作法”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
多彩贵州网讯 近段时间以来,凤冈县琊川镇朝阳村在“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群众“主人翁”精神,通过建队伍形成治理合力、定标准
2025-07-18 23:15:00
凤冈:激活生态资源 书写绿色答卷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凤冈县依托全县生态资源优势,以“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为抓手,多举措推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茶叶、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产业的绿色动能加速释放,生态优势不断成为发
2025-08-20 20:39:00
贵州凤冈:交出“干净”的黔茶答卷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今年春茶采茶季,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绥阳镇金鸡村茶叶基地里,一排排茶树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吐露着嫩绿的新芽,茶树下面长满了三叶草,这是贵州茶产业推行“以草抑草”生
2023-06-15 09:03:00
凤冈县融媒体中心 饶云仲夏的清晨,位于凤冈县绥阳镇新冈村1300多米海拔的茶寿山,一缕缕清新空气迎面扑来。在鸟儿的啁啾声中,一位74岁的老人带着老伴,沿山上的康养步道,深深呼吸,
2023-07-17 02:47: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台风“凤凰”大拐弯!福州这些地方预计有大雨到暴雨
最新消息!台风“凤凰”连跳2级已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最新路径有变!福建天气又要大反转福州下周或迎大风大雨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台风级)的中心今天(8日)上午8点钟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大约12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
2025-11-08 16:10:00
阳光谷旅游度假区:“枫”华正茂 邂逅初冬浪漫
连日来,阳光谷旅游度假区内千余棵红枫肆意绯红,宛如打翻的调色盘,深浅交织,正值观赏期。暖日柔光照拂下,整片度假区化作一幅天然油画
2025-11-08 18:51:00
“神话之鸟”飞进三坊七巷 闽台携手亮出湿地保护“答卷”
11月8日,“同根同源 共护湿地生态家园”闽台两地生态成果展在福州台湾会馆正式启动。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到现场去看看↓↓↓本次展览在福建省林业局
2025-11-08 19:26:00
“专家带你逛公园”开讲 “植物小侦探”探秘闽江公园
福州新闻网11月8日讯(记者 李琪 文/摄)从高大乔木到林下小草,每一株植物都是自然精心设计的杰作,它们如何生长?又如何繁衍
2025-11-08 19:27:00
耕科盐碱地 劳育新少年——东营区第三中学六年级黄河三角洲农业科技劳动研学小记
鲁网11月8日讯“黄河万里入东营,盐碱荒滩变沃田”。近日,东营市东营区第三中学六年级的同学们走出课堂,开启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科技劳动研学之旅
2025-11-08 19:28: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安龙“金字塔”藏着贵州的爽居密码。岩层记录地球变迁,峰群撑起蓝天白云。冬暖夏凉的气候里,徒步观景、静赏地质奇观,在自然鬼斧神工中,体悟“慢下来、住下来”的畅爽旅
2025-11-08 20:27:00
沧州主场战歌起,麒麟一跃惊四方!国家级非遗项目黄骅麒麟舞亮相今晚“河北五超”,黄骅麒麟舞粗犷活泼、威风十足,气势宏大,在场外圈粉无数。
2025-11-08 23:05:00
神兽“四不像”母子现身安徽绩溪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绩溪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组在回收的多台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母子成对的神兽“四不像”––中华鬣羚的身形
2025-11-08 23:13:00
诚邀参赛!“我在好运角等你”短视频话题挑战赛即将启动
鲁网11月7日讯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依托“山、海、情、味”一站式旅游体验,连续位居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2025-11-07 18:25:00
合肥工业大学四只黑天鹅“搬家”南艳湖 校方:对“自家孩子”的新家环境很满意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了解到,四只黑天鹅已于7日下午“搬家”至合肥南艳湖公园。“这四只黑天鹅都是在我们学校生态谷孵化的
2025-11-07 18:46:00
晋祠秋意浓(图)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深秋时节,太原晋祠博物馆内的银杏林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银杏褪去翠绿换上“金甲”,金黄枝叶与红墙灰瓦的古建相映成趣
2025-11-07 19:07:00
安徽淮河流域首次发现“鸟中稀客” 铁爪鹀凭借伪装色在田间不动,很难被找到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2025年明光市首届生态观鸟赛”拉开帷幕。来自明光、南京、合肥等地的13支观鸟队伍的41名参赛队员参加了此次观鸟赛
2025-11-07 19:22:00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11月7日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
2025-11-07 19:37:00
视频·见闻|一郎来了!邂逅福州秋日“顶流”……
福州新闻网客户端记者滕一郎向各位发来周末邀约:“宝,想看菊花吗?”11月7日,第62届福州金秋菊花展在福州西湖公园开幕
2025-11-07 22:53:00
贵州,层峦叠嶂之间,一座钢铁巨龙横跨花江大峡谷,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近日,新西兰资深焊接工程师帕特里克·丹尼斯(Patrick Dennis)站在刚通车不久的花江峡谷大桥前
2025-11-08 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