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岁暮天寒,冬天的乡村别样忙碌,生猪养殖、蔬菜生产、林下养鸡等乡村产业欣欣向荣。
一组产业帮扶的数据令人欣喜——2024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5万元,实施党建、民生、产业等19个帮扶项目。帮助凤冈县销售农副产品58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990万元,村集体经济获利171万元。指导驻村工作队员开展法治教育进乡村、进学校134场,受益群众、学生1万余人。发挥“双联双促”机制作用,慰问群众600余人,发放生产生活物资价值303265元。
“干货满满”的背后,是贵州省监狱管理局驻凤冈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通过党建引领凤冈县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贵州省监狱管理局选派9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工作队员,分别进驻凌云村、双山村、龙山村、玛瑙村、青滩村、大屋村、东山村、船头村、朝阳村、红安村等10个村,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帮扶工作,为凤冈“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样板县创建作出积极贡献。
党建引领开新局
走进凤冈县何坝街道凌云村,官庄支部活动阵地让人眼前一亮。乡韵悠悠的村景,干净整洁的院落中伫立着一栋二层的小楼,一块写有“凌云志气、誓为先锋”的党建品牌标牌格外醒目。室内布局规范、简洁美观,划分了会议区、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布置了内容丰富的党建工作展板。
“原来可不是这样,由于条件的限制,以前村里开展组织生活一直缺乏场地。如何加强支部阵地建设,是凌云村一直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提起凌云村过往,省监狱管理局派驻凤冈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凤冈县委常委、副县长,凌云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猛不无感慨。
据统计,在省监狱管理局驻点帮扶的10个村中,有18个组级党支部没有党员活动阵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没有固定场所,组织党员学习经常在农户家里进行。
为破解党员教育管理缺少场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缺少载体的关键问题,省监狱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集中开展“一村一品牌”创建活动,帮助建设凤冈县村级党总支、改造支部阵地7个,共投入帮扶资金75万元。
官庄党支部活动阵地。省监狱管理局共资助15万元用于修建凌云村官庄和坳上两个党支部活动阵地,目前,官庄支部活动室已在2024年6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坳上党支部活动阵地正在修建中。
双山村以“双富双山、智兴乡村”党建品牌为依托,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高品质农业,以科技赋能农业,厚植农业科技土壤,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让老百姓既“口袋富”又“脑袋富”。
玛瑙村打造“四色玛瑙、永葆品质”党建品牌,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接机制和“监狱+村集体企业”订单式产销对接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
龙山村围绕“凤栖龙山、和美乡村”党建品牌,以打造“五强”党支部为核心目标,着力锻造高素质队伍,服务基层群众,凝聚强大的党建合力。
东山村打造“和美东山、犇向未来”党建品牌,利用乡愁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做大做强养猪产业,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青滩村以“俊秀凤岭、柒彩青滩”党建品牌为依托,以古楠木树群为中心点,完成楠木寨“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
船头村围绕“尖峰领航、振兴船头”党建品牌,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作用,成功打造“党群直议制”示范点。
朝阳村打造“白鹭有约、生态朝阳”党建品牌,以法治建设为引擎,推选以妇女为主体的“妇主”,带头理好家里事、寨里事,探索了“妇主理事”治理模式。
大屋村通过“和谐大屋、本固邨宁”深化帮扶措施,及时为群众纾难解困,持续巩固“双联双促”工作成效。
……
打造党建品牌是基础,发挥好党建品牌的效能才是关键。
“以前我们到村里办事不知道去哪,现在只要去新修的党群服务中心就行了,比起以前省心省力了太多。”走进凤冈县永和镇双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群众谈到服务体验,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双山村党群服务中心采用“两室一厅五大办20个专业办”布局,通过标准、规范化设置村级服务阵地,科学设置办公区域,实行一窗通办的模式,极大提升了办事群众满意度。
党群服务中心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是凝聚党心民心、提供便民服务的前哨阵地。省监狱管理局驻村工作队聚焦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汇聚各方资源,拓展服务内容,构建党群共享、功能相融格局,让党群服务从“中心”走进群众“心中”。
双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双山村在“双富双山、智兴乡村”党建品牌的指引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不但撕下落后标签,而且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先进村。
产业帮扶谱新篇
在王猛看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早在2013年,王猛就到凤冈县帮扶过。作为畜牧、兽医领域的专家,那时在他帮扶的大石村,他发现老百姓们养牛,要么听天由命,要么急功近利,没有科学的经验和指导。
于是,从种草、育草、割草,再到调配饲料,王猛一步一个脚印帮助村民们通过养牛站稳了脚跟。村民的饲料来源主要是野草,但野草的营养含量非常低,王猛便从贵州大学引进牧草带进凤冈,就这样一步步带领村民走上现代化养殖之路。
同养牛一样,凤冈县还有很多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产业,却长时间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阶段,规模上不去,市场打不开,也缺乏科学的管理,没有统一的品牌,未能形成气候。
针对凤冈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问题,省监狱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始终把产业帮扶作为防范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要手段,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乡村产业。
走进贵州川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会议室中央的大屏幕上,可通过智能化手段全维度监测猪只生长环境,实现了智能环控、疾病预防、精准饲喂和繁殖优化。据了解,贵州川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双山村投资建设种猪场,通过龙头带动,引领集体经济、家庭农场等方式有序参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2024年3月29日,是双山村和贵州川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农技协贵州科技小院”接受国家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授牌的日子,作为贵州省第十二家、遵义市第二家、凤冈县第一家科技小院授牌单位,双山村正式开启农业科技赋能、智兴乡村之路。
“双山村将以科技小院为依托,着力打造有机生态循环系统,将种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资源有机循环利用,形成种养结合的有机循环产业园,实现产业发展技术性、实用性、创新性的三大突破。”双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建明表示。
在贵州川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双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建明向记者介绍科技小院和生猪养殖。作为贵州省第十二家、遵义市第二家、凤冈县第一家科技小院授牌单位,双山村正式开启农业科技赋能、智兴乡村之路。
2024年12月25日,走进凤冈县玛瑙村的田间地头,正在分拣蔬菜的村民喜笑颜开。就在前一天,玛瑙村举行首次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大会,为3000余名村民每人发放大米5斤,获得了村民一片赞誉。村民手中的蔬菜,第二天清晨即运往贵州省内各监狱系统。
既要产出“好产品”,也要打开“好销路”。省监狱管理局积极做好驻点村与监狱系统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既解决了驻点村农副产品滞销难题,又为监狱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优质的农副产品保供渠道。2024年,累计销售茶叶、鸡肉、果蔬等农副产品580万斤,销售收入99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利润近171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150余万元,带动驻点村茶叶加工、蔬菜生产、林下养鸡等乡村产业发展,有效提升村民收入水平。
玛瑙村的田间地头,村民正在分拣蔬菜。村民手中的蔬菜,第二天清晨即运往贵州省内各监狱系统。
乡村善治焕新颜
多年来,凌云村穿家坪水库黑石告村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一直带着不小的烦恼。据村民介绍,因为水库建设原因,很多村民的家常年反复被淹,家门口的土路上,出门深一脚浅一脚也都会沾满黄泥,容易滑倒摔跤。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省监狱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多次实地走访,反复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提出解决穿家坪水库相关遗留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搁置9年之久的穿家坪水库黑石告移民安置点建设终于重新开启,截至2024年末,32户123人移民安置房屋基础工程全部完工。
村民冉启林说:“现在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好,交给老百姓,我们正在组织施工队紧锣密鼓地施工,有望2025年6月份搬迁入住。”村民分到地基,住上新房更进一步,生活有了希望,干活更有动力。
越是普遍问题,越要努力解决。省监狱管理局派驻凤冈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通过走访慰问,聚焦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协助村支两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实际问题发现在一线、事情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
凌云村穿家坪水库黑石告移民安置点。截至2024年末,32户123人移民安置房屋基础工程全部完工,村民有望2025年6月份搬迁入住。
傍晚将至,凤冈县玛瑙村安家坝的村民们从农事的繁忙中归来,一路上,田野里的蔬菜鲜嫩欲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这边是“保护环境”,那边是“尊老爱幼”……一家一户的白墙上都绘上了村规民约的墙画,俨然一幅宜居乐业、百姓安康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玛瑙村是历史文化名村,订立村规民约由来已久。随着乡村的发展,村规民约也不断完善。近年来,在省监狱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定期开展孝老爱亲之星、勤劳致富之星、遵纪守法之星、文明礼仪之星、邻里互助之星等“五星”评选,示范引导形成良好乡风文明。
村规民约,让法治精神在乡村生根。法治的春风,也吹过稻田,滋润着凤冈县乡村振兴的每一个角落。2024年,省监狱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推动完成“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研究——以凤冈县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县为视角”专题调研,作为省司法厅2024年度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任务,为全省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如今,在凤冈,省监狱管理局的各个驻村点都建设了民主法治广场、长廊,简明易懂的法治“小”故事,起到了法治建设的“大”作用。结合未成年人犯罪情况,驻村工作队也主动作为,将教育改造未成年罪犯的方法延伸拓展到社会领域,开展法治教育进乡村、进学校134场,受益群众、学生1万余人。
法治兴则乡村兴,省监狱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切实回应法治需求,绘就了凤冈县乡村基层治理的新景象。千头万绪、千家万户,基层工作充满了酸甜苦辣,省监狱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真蹲实驻、真帮实扶,交出了凤冈县乡村振兴的优秀答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修宇 黄飞
编辑 蔡义桂
二审 黄修宇
三审 陈乾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