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11月8日讯“黄河万里入东营,盐碱荒滩变沃田”。近日,东营市东营区第三中学六年级的同学们走出课堂,开启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科技劳动研学之旅,探索耐盐碱作物奥秘,体验智能农机与传统农耕,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研学启程:巴士课堂话期待

清晨 7:30,研学巴士准时出发。老师讲解活动任务与学习目标,同学们分组组建研学小分队,满怀着对旅程的憧憬,开启探索之旅。
多肉基地探秘:邂逅 “植物萌宠”



上午,同学们首先来到黄三角多肉王国,200 余亩园区内,千余种多肉在温室中生长。孩子们在园艺师带领下观察多肉形态、记录温湿度数据;走进老农具展厅,听老师讲解犁铧、风车的历史与原理;亲手进行多肉叶插繁殖,感受劳动乐趣。
现代农业研究中心:解锁科技奥秘



下午,同学们走进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中心,近距离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力量。在盐碱地创新中心,了解育种加速器如何缩短作物育种周期,认识耐盐碱作物,体会科技对粮食安全的意义;在益虫平台,围绕 “害虫防治”讨论,学习益虫生态防控知识;在农机试验田,通过 “农机拔河赛”直观感受智能农机的力量,聆听农机发展与科研精神;漫步盐碱地示范田,见证 “荒滩变沃田”的蝶变,理解科技改良土地的价值。
研学后续:成果绽放

研学结束后,各小组基于研学收获,撰写了智慧农场规划方案。方案内容涵盖区域规划、智能设备应用与生态循环策略,优秀成果将在校内集中展览,生动展现现代农业科技与劳动实践的融合魅力。

此次研学之旅,让同学们在“看科技、学技能、亲劳动”中,将知识的种子与劳动的精神一同深植心田。这段难忘的经历,如同成长路上的罗盘,将指引大家用勤劳的双手与智慧的头脑,去守护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通讯员 解志伟)
责任编辑:陈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