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绩溪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组在回收的多台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母子成对的神兽“四不像”––中华鬣羚的身形。这些布设在绩溪县伏岭镇的相机,拍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影像资料中有一大一小两只中华鬣羚同时活动的画面,证明该区域的中华鬣羚种群繁衍稳定。


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的头似羊、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而常被当地山民称为“四不像”,因其有弯角而体型较大,还被称作“山牛”。中华鬣羚是偶蹄目牛科鬣羚属哺乳动物,体高腿长,毛色深,身体毛色黑灰或红灰色,具有向后弯的短角,双耳较大,形似驴耳,颈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形成向背部延伸的粗毛脊。奔跑时鬃毛飞扬,姿态飘逸,四肢粗壮,强健有力,可以在悬崖峭壁随意行走跳跃,因此它还有一个名字“天马”。
中华鬣羚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在东南亚和印度也有分布,安徽仅分布于皖南海拔较高的山地。常栖息在多岩石的森林和灌丛等密闭的生境中,以各种灌木的嫩枝叶和杂草为食,晨昏活动,多单独行动,性格孤僻,不合群,善于在险恶的山岩间跳跃。能在白天拍摄到两只中华鬣羚同时活动的清晰画面十分难得。“在我们以前记录到的中华鬣羚影像资料中,还从未发现有两只个体同时活动的画面,视频中前边体型较大的为母鬣羚,后边的个体明显较小为其幼崽。”调查人员表示。

11月8日晚,大皖新闻记者获悉,调查团队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在绩溪县共布设了49台红外相机,其中在伏岭镇布设了8台。令人欣喜的是,有7台相机成功拍摄到了中华鬣羚,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该区域已成为中华鬣羚族群稳定的栖息地。
此外,调查团队还在绩溪县记录到了黑麂、梅花鹿、黄喉貂等多种珍稀濒危哺乳动物。这些宝贵的数据充分展示了绩溪县森林结构的完整性和自然环境的优越性,成为绩溪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有力见证。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通讯员 邢冰冰 虞磊
编辑 汪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