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8 10:13:00 来源:戏说三国

茹瑺那可是在明太祖朱元璋那备受宠爱的大红人呢,可后来命运来了个大转折。他曾领着文臣投降朱棣,最后却走了条让人咋舌的路。

那茹瑺这一生究竟经历啥呀?洪武时看重人才,建文却不用他,永乐重用他可又败亡了,这背后到底有啥样的政治暗流呢?咱一块儿来瞅瞅这位明朝文臣的传奇人生呗。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一、少年得宠,成就辉煌】

茹瑺呀,字良玉,号恕庵,是湖广衡山人呢。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学习成绩可好啦,就连相面的人瞅见他都断言肯定能封侯拜伯呢。

哇塞,厉害得不行嘞,茹瑺六岁就能把千家诗背得溜溜的,十岁就把儒家经典《大学》《中庸》给读熟咯。就因为这样,他十六岁的时候就被选进国子监啦,成了陪皇太子、皇子还有王孙们读书的学生呢。

国子监那可是明朝的顶尖学府呢,入选贡监的茹瑺那可是天资聪慧得很,备受国家重视哟。而且呀,茹瑺跟明太祖朱元璋之间还有着一段挺神奇的渊源呢。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据说啊,在洪武七年的一个晚上,朱元璋正批奏折呢,突然闻到一股香味,一睁眼就瞧见一个年轻书生跪在床前,说自己是啥啥啥,来辅佐朱元璋。

第二天朱元璋在国子监听讲呢,就在那群学子里瞅见那青年啦,赶紧把他叫来,一打听才晓得他就是从南岳衡山来的茹瑺。朱元璋可高兴啦,觉着这是老天爷赐的贤能臣子,接着就给茹瑺赐了承敕郎的官职。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从那之后呀,茹瑺开启了他在明朝权力中心那特别辉煌的人生呢。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他被提拔成右副都御史,就仅仅四个月后,直接就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子啦。这在当时那可真是不一般呢,毕竟茹瑺才32岁而已。

洪武二十五年呀,朱元璋把茹瑺封为太子少保,老常亲自喊他“老茹”呢。朱元璋还特意在茹瑺老家衡山建了个啥玩意儿,就是为了夸夸他。

嘿,在洪武那时候呀,茹瑺那可是权势滔天呢,在朱元璋跟前那可是特别受宠的大臣。他的仕途那可是一片光明,未来的发展那可真是没法限量啊。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二、建文朝受冷遇,险些自尽】

不过呢,天这事儿说不准啊。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啦,他孙子朱允炆就当上皇帝啦,成了建文帝。对茹瑺来说呢,这好像就成了个转折点。

起初呀,茹瑺被调到吏部尚书这个职位,没过多久又被贬到河南去任职啦。为啥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建文帝太信任黄子澄这个东宫伴读了,而茹瑺在好多朝政事儿上跟黄子澄意见不一致,就惹得黄子澄不高兴啦。

没多久呀,茹瑺被刑部尚书暴昭给弹劾了,就被贬谪咯。好在建文元年十一月的时候,茹瑺又被召回京城啦,还继续当兵部尚书呢。这也是建文帝为了应对燕王朱棣进攻才重用茹瑺的原因呢。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在靖难之役里呀,建文帝派曹国公李景隆他们去跟燕王朱棣谈判,可这谈判压根没啥进展。六月初九那天,建文帝又派了曹国公李景隆、都督同知茹瑺等人去谈判。

这次茹瑺直接双膝跪地,浑身是汗,半天都吭哧不出一句话。朱棣就那么轻声说道:“咋啦?”

过了好久,茹瑺他们这才把建文帝割地议和的条件告诉朱棣。朱棣一听笑着说:“这咋行呢。”茹瑺他们哪敢答应这个条件呀,就只能连连点头回去了。

建文四年六月十二号,燕军都把金川门给攻陷啦,曹国公李景隆还有谷王朱橞直接就把城门给打开,让燕军进了南京城。建文帝没啥办法了,就下令把皇宫给烧了,自己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这时候呀,茹瑺主动领着文臣们去迎接朱棣进城呢。在茹瑺看来,没准儿明朝的皇位都已经换人啦,还不如主动认了这事儿,好保住自己呢。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三、永乐重用,却因小失而自尽】

朱棣从那之后登基当了皇帝,成了明成祖,年号是永乐。茹瑺呢,他是早先最先投降的建文旧臣,朱棣就挺看重他。不但封他做忠诚伯,还让他继续当兵部尚书,朱棣还把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茹瑺的大儿子茹鉴,就能看出对茹瑺有多青睐啦。

永乐七年那会,茹瑺奉命去修建新任郡主的府邸。回朝后呢,就因为没给赵王朱高燧送礼遭惩罚,给送回老家了。可没多久,茹瑺又因为被人告发又给逮起来了,关进锦衣卫监狱啦。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对于那曾深受朱元璋宠爱的大臣而言,这绝对是巨大打击呀。茹瑺又悲愤又难过,知道自己怕是逃不了一死啦。然后他就让次子茹铨去买毒药,在狱中就自尽了。

茹铨因此受牵连,他和他家里二十七口人一块儿被贬到广西河池去劳改,得在那儿服刑十四五载呢。直到明仁宗当了皇帝,茹铨他们一家人才回到故乡。

说说茹瑺的一辈子呀,从年少就受宠然后权势滔天,到最后落得个悲剧下场,真让人忍不住感慨连连。他到底为啥会有这样的命运呢?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四、忠君为先,名利难求】

想解开茹瑺命运的谜题呀,就得去弄清楚那时候的政治情况。朱元璋可是明朝的开创者呢,一辈子都对权臣挺戒惧的,老怕他们觊觎皇位。

因此他一边儿使劲赏赐忠诚的臣子,可另一边儿又对他们特别警惕。这也就是为啥茹瑺在洪武时期虽说备受器重,可一旦政权变了,他的命运就来了个大转变。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建文帝虽说名义上是茹瑺的主子,但他俩老有意见不合,其实关系不咋亲密。等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茹瑺就主动投降了,这也算是为了保自己呗。

毕竟那时候呀,朱姓统治者更替,对朝臣没啥大影响,关键得在权力变动里求自保。可即便这样,茹瑺在永乐朝也没啥好下场。朱棣用他,虽说看重他才能和威望,但也要求他对自己忠心。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哎呀,就可惜茹瑺到晚年的时候,因为一些不太要紧的过失遭打击啦。这就明显能看出,在明朝那权力游戏里,就算是大红人,也躲不过被权力摆弄的命运哟。

或许有人会讲,茹瑺最后自杀那是没办法才那样做呗,但咱也得承认,一个真正对君主忠心耿耿的大臣,关键时刻不该就这么自尽呀。虽说现实里很难做到百分百忠诚,可茹瑺明显还是有点耍心机算计在里面。

茹瑺:明太祖朱元璋面前红人,后率文臣投降朱棣,最终却服毒自尽

【结语】

一代名臣茹瑺,从年轻时受宠到结局悲惨,这都反映出明代政治很黑暗。等权力更迭了,即便是大红人,也容易沦为棋子。

这让我不由得琢磨,在这么个凶险的环境里,臣子得咋保全自个儿,还咋能做到实打实的忠诚呢?茹瑺的一辈子说不定能给咱点儿启发。

你对茹瑺那遭遇有啥感想不?在留言区跟我说说你的观点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8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的父亲解开,因为非常通晓元朝的人和事,经常被明太祖朱元璋单独召见讲授元朝的兴亡。朱元璋觉得解开博学多才,想给解开封个一官半职,以便将其留在自己的阵营之中。但是,解开也许是已经
2022-12-20 14:10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朱棣笑到最后
公元1398年,也就是大明王朝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年仅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朱允炆登基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礼贤下士、宽刑省狱、崇尚礼教,极大的改
2022-12-30 12:48:00
朱棣与明朝的靖难之役:分封制度的兴衰
...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出现,比如汉朝、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出于加强王朝统治的目的,先后把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为王,有的藩王还拥有军权,能够掌握大量的军队,显然
2023-09-17 15:29:00
在局势所迫下建文帝该如何服众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却起于微末,从一介乞丐做到天下之主,其手下众多文臣武将自然功不可没。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便决定大封有功之臣。然而尽管朱元璋为了犒赏这些鞍前马后,
2024-04-26 11:10:00
建文帝若不削藩,靖难之役是否可以避免?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几乎没有之一;他深知打天下不易,而且又非常不信任朝中的文臣武将,因此重启分封,令自己的儿孙共同掌管天下,守护朱家江山。然而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
2024-11-23 10:37:00
朱允炆仁善贤德,为何说他不是个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薨了,也就是死了。作为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子,朱元璋几乎用尽了半生的时间来培养他。为他选定了一大批用以在之后辅佐他的官员,为
2024-02-24 21:01:00
靖难之役是怎么爆发的?造成了什么影响
...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
2024-06-09 15:28:00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三位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前言在朱元璋为皇太孙朱允炆留下三位治理天下的人才,他们的命运如何,实乃一个扣人心弦的历史谜团。这三位才俊被赋予了重任,他们究竟是如何因应时局、展现智慧,抑或陷入怎样的波折和命运转
2024-02-04 19:06:00
他是朱元璋留给孙子的护身符,被建文帝一次用废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王之一。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为大明王朝打下近三百年的基业,他的伟大毋庸置疑。明太祖朱元璋
2023-01-17 22: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