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有意思的老杨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2-26 11: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蓝 茵

老杨的形象几乎是固定的。

你想起来的他,十有八九是这样的:寸头,短发,一张国字脸长得十分周正。脖子上常年挂一架相机,身子微微弓着,不时挪动着小碎步,调整着焦距。

认识他的人都说,老杨是个有意思的人。

起初,我和他并不熟识。后来,还是在一次采风活动上,我和老杨恰巧相遇了。但因为之前并无交集,这一番遇见,便有了些许戏剧化的色彩。

彼时,我们的行程已经近半。中午时分,到达吴家堡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一处居委会。听工作人员汇报,之后,便开始自由参观,寻找自己属意的写作素材。

进门的时候,我便注意到,院子里有棵柿子树,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煞是喜人。此时此刻,柿树下早已围满了人。人们在树底下摆出各种姿势,嘁里咔嚓,拍照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被朋友拉扯着,也抽个空子钻进了人堆里,一会儿剪刀手,一会儿捏帽檐,拍出来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没有相中的。我有些郁闷地想。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大抵是人上了年纪,想拍出张耐看的照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看看这张怎么样?”

就在我有些丧气的时候,一只手突然从旁边伸过来,手里举着一架单反相机,那屏幕上可不就是我嘛。人偎在树枝边上,笑得十分灿烂。

“哎呀,真好看!”旁边一众等着拍照的女作家们,也围拢过来。这个说“给我照一张吧”,那个也说“给我照一张吧”,一时间,院子里越发热闹起来。

旁边有认识他的人告诉我,这位热心肠的老兄姓杨,不仅文章写得好,照相也是一把好手。

那是我第一次认识老杨,至今一想起来,还是他站在柿子树底下拍照的样子:红白相间的背心,深色的裤子,寸头,短发,一张国字脸长得十分周正。手里举着相机,时不时拽过一截树枝当背景来用。红彤彤的柿子映着他红彤彤的脸庞,显得格外精神。

一看就是个老成人。

厚道,老成,当仁不让。这是老杨留给我的初步印象。

有了初一,便有十五。再后来,和老杨的接触就慢慢多起来。经常会在某一个活动上,不期然地又遇见了。但他话一向不多,我亦是寒暄后不知如何组织语言,一时间竟相对无言。随后就会被各种相识的或者不相识的朋友岔开了去。

于是就还是蜜蜂一样各自忙碌。却是交浅言深。渐渐地,我对他的了解就多了起来。这一点上,要归功于老

杨自己开设的专栏,他喜欢写杂文,写自己经历过的身边琐事、人

间万象。但凡入他眼的囧事、

不平事,他都想评论一番,当

然,也有些美好的瞬间,通过

他的笔,一一被记录下来。

在此之前,我几乎不太爱看杂文。尤其是一些与自己写作风格相去甚远的文章,选择起来着实有些“刁蛮”:晦涩难懂的不看,着意舞文弄墨的不看,没甚新意的不看……总而言之,各种挑剔。但老杨的文章,偏偏有些不同。他为人坦荡不造作。于是乎,文字也简洁爽利。他自农村成长,字里行间常洋溢着一股浓郁的“土腥味”。用他的话说,“我不喜欢嚼别人嚼过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不引用名言名句,用自己土得掉渣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

这一点,深合我的脾胃。“土得掉渣的语言”于我而言,并不常用,但在刻画人物时,还真是一味必需品。至于,“不嚼别人嚼过的东西”,其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搞创作的人,首先坚持的便是这一点。

因为有了共同认知的缘故,我们再见面的时候,便逐渐热络起来。

于是,我也就渐渐读懂了他。他是苦水里面泡大的孩子,没有读过太多的书,肚子里没多少墨水。这一点,他从不讳言,且极为坦荡,早早就通过文章向全世界坦白。仅有的这点子文化,还是他硬靠着扒字典得来的。但即便如此艰难,也没能阻挡这个硬朗的汉子,向着文学的高地发起冲锋。他热爱写作,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等不及洗漱,就趴在桌子上写文章。写到六点多钟搁笔,为老伴和孙子做饭,七点钟准时送出家门。回来以后继续写未完工的作文,直到写好为止。有时候,白天忙,可无论多晚,他都得完成自己既定的写作任务,才肯上床睡觉。这样的写作频率,让我们一众文友都惊诧不已。

每每想到老杨,我就常常觉得惭愧不已,倘若自己能有他一半的勤奋,早不知道在文学上精进了多少。老杨呢,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文友乃至文坛前辈。

但他从不因此沾沾自喜,照旧我行我素。和年轻人一样嫉恶如仇,针砭时弊,入木三分。他行文一向坦荡,一针见血的话绝不藏着掖着,穿靴戴帽的话他不说,也不屑说。言辞之间,竟颇有些魏晋的风骨。

都说人老成精。有人老奸巨猾,也有人“老不更事”。诚然,也会有人老成一锅高汤,老成一抹深沉的苍绿。老成柿子上那一抹独特的红,咬一口,内里就会流淌出浓厚的汁液。令人一见难忘。

老杨便是如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独臂老杨的新活法
...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记者 李众伟3月12日,天才微微亮,老杨已经在自家的柿子地里开始忙活了。这几天气温上升,过不了多久就要给柿子树施肥,老杨急得不敢休息。去年,老杨的柿子卖了大
2024-03-19 02:30:00
志愿者老杨的一天
...众多志愿者中,杨力是十堰丹江口市清漂队队长,人称“老杨”,前几日,记者来到他身边,记录下他的24小时。清晨的闹钟早上4点半,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响起,打破了宁静。老杨摸索着起床,
2024-09-03 06:24:00
钓鱼狂人老杨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刘益杨老杨是我阿公,他是远近闻名的“钓鱼狂人”。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但是老杨的身形还是那样高大挺拔,走起路来昂首阔步。他的皮肤黝黑,面色红润,看上去就像一个地地道
2024-05-24 09:36:00
...拉·亚力坤 整理12月25日,清晨。我在上班路上,碰见了老杨。“你好啊,杨叔,好久不见!”老杨连忙上前,握紧我的手,问起我的近况。老杨这双略显粗糙黝黑的大手,温暖又熟悉,刹那
2023-12-31 02:05:00
只要用心去经营,每个家都可以是一个温馨的家
...晨总是那么宁静,晨光中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老杨正坐在自家小院的木桌前,端着一杯新泡的绿茶,眼神中流露出些许迷茫。“妈,你早!”一个明亮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小雅,抱
2023-08-11 06:25:00
老农旧房屋价值8亿,捐给国家后,一家人过得怎样?
...高达8亿。消息传出后,惊动了市里的领导。身为屋主的老杨,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家的房子捐出来交给国家。因为价值巨大,这个房子最终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那么,老杨一家人的生活,如今过
2025-04-30 16:21:00
他腹腔里取出50多斤肿瘤!割了长,长了割,这种恶性肿瘤反复长,11年里6次手术
老杨的肚子上有多道手术留下的刀疤,长短不一。最近留下的这道也是最长的一道,上起剑突,下至耻骨,长度超过50cm。从39岁到50岁,11年里,老杨前后经历6次开腹手术。这一回,从他
2023-12-25 19:57:00
再婚半年,老伴让我伺候继女坐月子,我:又不是我闺女,不关我事
我姓余,已经62岁了。前两天晚上我和我再婚的老伴老杨之间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吵,导火索是关于他女儿坐月子的事情。我有跳广场舞的习惯,那天晚上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后,我去跳了两个小
2024-03-17 14:05:00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芳华老杨本名杨大勇。因为长期与海打交道,年届半百的他皮肤黝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长得“着急了些”,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杨”。出生在莆田秀屿的老杨,从小就与海
2024-01-26 07:2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细致服务筑防线,暖心守护客户“钱袋子”
东南网龙岩9月18日讯(通讯员 吴凡 黄国栋)近日,农业银行龙岩金融中心支行的柜台前,一场无声的“资金守护战”悄然展开
2025-09-19 12:27:00
小叶医探 | 外国友人突发脑梗在合肥“零障碍”获救
大皖新闻讯 突发中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危急凶险的情况,更何况是身处异乡、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近日,72岁来自南非的John(化名)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言语含糊
2025-09-18 16:06:00
道德榜样在行动|张金兰:无怨无悔照顾姐姐40余年
张金兰,女,汉族,群众,1961年9月出生,兰陵县长城镇西王庄村村民。姐姐出嫁后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妹妹张金兰毅然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担
2025-09-18 17:27:00
蚌埠一女子悉心守护患病哥哥:亲情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下午,蚌埠市金色晚年养护中心三楼陪护室内,36岁的吴双妹坐在哥哥吴双喜的床边,剥开一根香蕉,轻轻递到他手中
2025-09-18 12:01:00
爱情与自我成长共舞 珍爱网谈恋爱中的智慧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情侣之间关于“爱情和爱好哪个更重要”的讨论屡见不鲜。有人认为,恋爱就意味着更多的陪伴与投入,兴趣爱好理应为感情让路
2025-09-17 08:21:00
我是一棵国槐
2025-09-17 12:09:00
小伙在火锅店给父亲庆生 讲话、磕头引关注 回应质疑:没有提前策划
大皖新闻讯 在火锅店里给父亲庆生,小伙子面向店里其他的陌生客人讲述家庭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向父母下跪磕头。近日
2025-09-17 16:52:00
女孩被虐致死引发重组家庭儿童保护讨论:不能等呼救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刘志坤16日,“莆田12岁女孩琪琪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二审
2025-09-17 20:24:00
剑河法院发出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
9月16日,剑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彬来到岑松镇暗拱村,向青年农民姜鹏授予该院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褒奖姜鹏八年如一日履约执行的诚信品德
2025-09-17 21:29:00
一段濒临破碎的 “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
大皖新闻讯 一段濒临破碎的“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带来笨拙却真挚的浪漫。这是日前发生在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张店法庭内的温情一幕
2025-09-16 11:51:00
八岁男童闹市走失 警民联动两小时寻回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接到一位焦急父亲的报警,他年仅8岁的儿子约两个小时前在热闹的大唐西市与其走散。家人自行寻找未果
2025-09-16 21:22:00
诗笺 | 夕阳山外山
(一)我准备好悲喜交加的眼泪也准备好一件阳关酒记得小时候一起背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准备好给同学聚会十年、二十年前情不自禁表达好像也是这样一转眼好多年前尘往事经不住遥望回
2025-09-16 23:03:00
【健康】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怎样解读和调整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淑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又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2025-09-15 14:36:00
12岁女孩遭生父继母虐待致死案9月16日二审开庭 生母:已三天未合眼,希望严惩生父
大皖新闻讯 9月16日,12岁女孩琪琪(化名)被生父刘某、继母许某花虐待致死一案,将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二审开庭。9月15日晚
2025-09-15 2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