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独臂老杨的新活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19 02:3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记者 李众伟

3月12日,天才微微亮,老杨已经在自家的柿子地里开始忙活了。

这几天气温上升,过不了多久就要给柿子树施肥,老杨急得不敢休息。去年,老杨的柿子卖了大价钱,请他帮忙修枝的人排起了长队,直到最近他才顾上给自家的柿子树修枝。

老杨名叫杨庄,今年60岁,是富平县庄里镇谷张村人。富平县是柿子优生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柿子之乡”。老杨所在的庄里镇是柿子种植大镇,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亩柿子树,而老杨更是其中拔尖的一个。

老杨说,种植柿子不仅让他摆脱贫穷,走向小康,更是让他重新活了一回。

意外

年轻时,老杨运过石头,种过地,靠着卖力气讨生活。日子虽然辛苦,但也过得去。不料,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1991年的夏天,正在给牛打草的老杨意外被铡草机割断了右臂,成了残疾人。

一个卖力气的人失去了一条手臂意味着什么?吃饭时,老杨用左手拿起筷子,找准角度,使出力气,菜却掉到了地上,老杨气得把碗摔了。

那几年,家里多了很多碎碗,老杨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整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老杨是个要强的人,看着自己成了家里的累赘,就让妻子杨茹娃带着两个孩子改嫁。结果妻子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更加体贴地照顾他。怕老杨想不开,她就寸步不离地跟在后面。

看着贤惠的妻子,再看着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老杨突然觉得很窝囊,就这样一辈子?他咋想都不甘心,决定换个活法。

那时候,隔壁乡镇的村民已经种起了柿子树。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收购,老杨觉得这事靠谱,就打定主意要种柿子树。

可在那个年代,农民不种粮食吃什么?这个想法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为此两人爆发了多次冲突,但老杨的决心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自家的地太少,那就上山开荒。1993年春天,老杨拿起铁锹,背上镢头,带着妻子头也不回地上了山。“不开荒绝不罢休。”老杨撂下狠话。从此,两人如同钉子一般,牢牢地钉在了山上。

开荒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开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只剩一条胳膊的老杨来说,开荒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老杨和妻子先用镰刀割掉半人高的荒草,然后挖起草根,平铺着放在太阳下暴晒,等彻底晒干后再用镢头重新埋进土里。这样既能松土,又能当作肥料。清理完荒草后,两人又拿起铁锹开始一点点平整土地。

山上的生活比想象中更艰苦,夏天常常被晒得脱层皮,冬天手脚长满了冻疮。山上的路也不好走,遇到雨雪天,更是湿滑难行。脚底打滑时,老杨依然习惯性地想用右手撑地,结果每次都会重重地摔在地上。

一年后,20亩荒地变了样,老杨栽下了柿子树,并悉心照料。

2000年,老杨的柿子树终于挂了果。他用小车把柿子推下山,有时一不小心,人和车子一起摔进了山沟。客商就在山下,老杨顾不上疼,赶忙爬起来找寻遍地散落的柿子。

老杨记不清摔了多少次,但他清楚地记得20亩柿子树收获了6000斤柿子,卖了10200元。接过客商递来的厚厚一沓钞票,老杨感觉自己的腰板又直了起来。

那些年,靠着柿子,老杨一家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艰难的日子渐渐变好了,老杨也对柿子愈发上心。2010年,老杨的柿子迎来了大丰收。20亩柿子卖了20多万元,老杨一下子火了,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

收获

谈起柿子种植,老杨有一套自己的经验。立春以后得修剪、施肥不能太频繁、雨季多时要环割……“柿子树是否病了,需要打什么药,我一看便知。”老杨说。

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老杨,种出来的柿子个头大、产量高,加工成柿饼色泽均匀、口感好。但他谦虚地说:“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时间长了,谁都能摸索出来一些门道。”

老杨靠着这些柿子给两个儿子买了房,娶了媳妇。2021年,老杨在几千户柿农中脱颖而出,获得镇政府颁发的“庄里试验区柿子标准化示范园(户)”称号,奖金11500元。现在,老杨把山下自家的10亩地改种成柿子树,山上的柿子树则交给大儿子管理,随后又在村里托管了10亩地。

新托管的10亩地上,柿子树还小,不过,去年老杨自家的10亩柿子树亩产达到5000斤,而周边村民普遍亩产才1000斤左右。老杨共卖了20多万元,附近的村民争相向他学习。村民王慧茹说:“过去,我家的4亩地最多收入2万元,后来经过老杨指导,去年卖了5万元。以后,柿子树什么时间修剪、施肥、打药,我都听他的。”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1点,老杨放下手中的剪刀,抬头看了看自己的“作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老杨说他现在除了给乡亲们“传经”,就是一门心思伺候自家的柿子树。种了30多年柿子,每天去地里走走,看着柿子树,他心里就踏实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意思的老杨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蓝 茵老杨的形象几乎是固定的。你想起来的他,十有八九是这样的:寸头,短发,一张国字脸长得十分周正。脖子上常年挂一架相机,身子微微弓着,不时挪动着小碎步,调整着
2023-12-26 11:46:00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能力)当前,正是柿子采收、柿饼加工的关键期。为规范加工标准,提升柿饼品质,切实维护“富平柿饼”金字招牌,11月初起,富平县多部门联动开展督导检查
2023-11-09 00:14:00
...余力,通过各种渠道和契机,为富平的羊奶粉、琼锅糖、柿子酒等农特产品积极助销、代言。2024年1月,吴仁龙当选庄里试验区政协委员后,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把异乡当家乡,利用假
2024-04-10 00:36:00
志愿者老杨的一天
...众多志愿者中,杨力是十堰丹江口市清漂队队长,人称“老杨”,前几日,记者来到他身边,记录下他的24小时。清晨的闹钟早上4点半,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响起,打破了宁静。老杨摸索着起床,
2024-09-03 06:24:00
钓鱼狂人老杨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刘益杨老杨是我阿公,他是远近闻名的“钓鱼狂人”。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但是老杨的身形还是那样高大挺拔,走起路来昂首阔步。他的皮肤黝黑,面色红润,看上去就像一个地地道
2024-05-24 09:36:00
...拉·亚力坤 整理12月25日,清晨。我在上班路上,碰见了老杨。“你好啊,杨叔,好久不见!”老杨连忙上前,握紧我的手,问起我的近况。老杨这双略显粗糙黝黑的大手,温暖又熟悉,刹那
2023-12-31 02:05:00
只要用心去经营,每个家都可以是一个温馨的家
...晨总是那么宁静,晨光中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老杨正坐在自家小院的木桌前,端着一杯新泡的绿茶,眼神中流露出些许迷茫。“妈,你早!”一个明亮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小雅,抱
2023-08-11 06:25:00
老农旧房屋价值8亿,捐给国家后,一家人过得怎样?
...高达8亿。消息传出后,惊动了市里的领导。身为屋主的老杨,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家的房子捐出来交给国家。因为价值巨大,这个房子最终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那么,老杨一家人的生活,如今过
2025-04-30 16:21:00
他腹腔里取出50多斤肿瘤!割了长,长了割,这种恶性肿瘤反复长,11年里6次手术
老杨的肚子上有多道手术留下的刀疤,长短不一。最近留下的这道也是最长的一道,上起剑突,下至耻骨,长度超过50cm。从39岁到50岁,11年里,老杨前后经历6次开腹手术。这一回,从他
2023-12-25 19: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以专业与爱心守护肌肤健康!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用仁心仁术点亮患者康复希望
在白癜风等皮肤顽疾诊疗领域,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都白癜风医院”)凭借十余年深耕积累的专科优势与人文关怀
2025-11-13 10:33:00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