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独臂老杨的新活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19 02:3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记者 李众伟

3月12日,天才微微亮,老杨已经在自家的柿子地里开始忙活了。

这几天气温上升,过不了多久就要给柿子树施肥,老杨急得不敢休息。去年,老杨的柿子卖了大价钱,请他帮忙修枝的人排起了长队,直到最近他才顾上给自家的柿子树修枝。

老杨名叫杨庄,今年60岁,是富平县庄里镇谷张村人。富平县是柿子优生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柿子之乡”。老杨所在的庄里镇是柿子种植大镇,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亩柿子树,而老杨更是其中拔尖的一个。

老杨说,种植柿子不仅让他摆脱贫穷,走向小康,更是让他重新活了一回。

意外

年轻时,老杨运过石头,种过地,靠着卖力气讨生活。日子虽然辛苦,但也过得去。不料,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1991年的夏天,正在给牛打草的老杨意外被铡草机割断了右臂,成了残疾人。

一个卖力气的人失去了一条手臂意味着什么?吃饭时,老杨用左手拿起筷子,找准角度,使出力气,菜却掉到了地上,老杨气得把碗摔了。

那几年,家里多了很多碎碗,老杨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整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

老杨是个要强的人,看着自己成了家里的累赘,就让妻子杨茹娃带着两个孩子改嫁。结果妻子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更加体贴地照顾他。怕老杨想不开,她就寸步不离地跟在后面。

看着贤惠的妻子,再看着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老杨突然觉得很窝囊,就这样一辈子?他咋想都不甘心,决定换个活法。

那时候,隔壁乡镇的村民已经种起了柿子树。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收购,老杨觉得这事靠谱,就打定主意要种柿子树。

可在那个年代,农民不种粮食吃什么?这个想法遭到了父亲的极力反对,为此两人爆发了多次冲突,但老杨的决心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自家的地太少,那就上山开荒。1993年春天,老杨拿起铁锹,背上镢头,带着妻子头也不回地上了山。“不开荒绝不罢休。”老杨撂下狠话。从此,两人如同钉子一般,牢牢地钉在了山上。

开荒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开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只剩一条胳膊的老杨来说,开荒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老杨和妻子先用镰刀割掉半人高的荒草,然后挖起草根,平铺着放在太阳下暴晒,等彻底晒干后再用镢头重新埋进土里。这样既能松土,又能当作肥料。清理完荒草后,两人又拿起铁锹开始一点点平整土地。

山上的生活比想象中更艰苦,夏天常常被晒得脱层皮,冬天手脚长满了冻疮。山上的路也不好走,遇到雨雪天,更是湿滑难行。脚底打滑时,老杨依然习惯性地想用右手撑地,结果每次都会重重地摔在地上。

一年后,20亩荒地变了样,老杨栽下了柿子树,并悉心照料。

2000年,老杨的柿子树终于挂了果。他用小车把柿子推下山,有时一不小心,人和车子一起摔进了山沟。客商就在山下,老杨顾不上疼,赶忙爬起来找寻遍地散落的柿子。

老杨记不清摔了多少次,但他清楚地记得20亩柿子树收获了6000斤柿子,卖了10200元。接过客商递来的厚厚一沓钞票,老杨感觉自己的腰板又直了起来。

那些年,靠着柿子,老杨一家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艰难的日子渐渐变好了,老杨也对柿子愈发上心。2010年,老杨的柿子迎来了大丰收。20亩柿子卖了20多万元,老杨一下子火了,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

收获

谈起柿子种植,老杨有一套自己的经验。立春以后得修剪、施肥不能太频繁、雨季多时要环割……“柿子树是否病了,需要打什么药,我一看便知。”老杨说。

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老杨,种出来的柿子个头大、产量高,加工成柿饼色泽均匀、口感好。但他谦虚地说:“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时间长了,谁都能摸索出来一些门道。”

老杨靠着这些柿子给两个儿子买了房,娶了媳妇。2021年,老杨在几千户柿农中脱颖而出,获得镇政府颁发的“庄里试验区柿子标准化示范园(户)”称号,奖金11500元。现在,老杨把山下自家的10亩地改种成柿子树,山上的柿子树则交给大儿子管理,随后又在村里托管了10亩地。

新托管的10亩地上,柿子树还小,不过,去年老杨自家的10亩柿子树亩产达到5000斤,而周边村民普遍亩产才1000斤左右。老杨共卖了20多万元,附近的村民争相向他学习。村民王慧茹说:“过去,我家的4亩地最多收入2万元,后来经过老杨指导,去年卖了5万元。以后,柿子树什么时间修剪、施肥、打药,我都听他的。”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1点,老杨放下手中的剪刀,抬头看了看自己的“作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老杨说他现在除了给乡亲们“传经”,就是一门心思伺候自家的柿子树。种了30多年柿子,每天去地里走走,看着柿子树,他心里就踏实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意思的老杨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蓝 茵老杨的形象几乎是固定的。你想起来的他,十有八九是这样的:寸头,短发,一张国字脸长得十分周正。脖子上常年挂一架相机,身子微微弓着,不时挪动着小碎步,调整着
2023-12-26 11:46:00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能力)当前,正是柿子采收、柿饼加工的关键期。为规范加工标准,提升柿饼品质,切实维护“富平柿饼”金字招牌,11月初起,富平县多部门联动开展督导检查
2023-11-09 00:14:00
...余力,通过各种渠道和契机,为富平的羊奶粉、琼锅糖、柿子酒等农特产品积极助销、代言。2024年1月,吴仁龙当选庄里试验区政协委员后,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把异乡当家乡,利用假
2024-04-10 00:36:00
志愿者老杨的一天
...众多志愿者中,杨力是十堰丹江口市清漂队队长,人称“老杨”,前几日,记者来到他身边,记录下他的24小时。清晨的闹钟早上4点半,一阵清脆的闹钟声响起,打破了宁静。老杨摸索着起床,
2024-09-03 06:24:00
钓鱼狂人老杨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刘益杨老杨是我阿公,他是远近闻名的“钓鱼狂人”。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但是老杨的身形还是那样高大挺拔,走起路来昂首阔步。他的皮肤黝黑,面色红润,看上去就像一个地地道
2024-05-24 09:36:00
...拉·亚力坤 整理12月25日,清晨。我在上班路上,碰见了老杨。“你好啊,杨叔,好久不见!”老杨连忙上前,握紧我的手,问起我的近况。老杨这双略显粗糙黝黑的大手,温暖又熟悉,刹那
2023-12-31 02:05:00
只要用心去经营,每个家都可以是一个温馨的家
...晨总是那么宁静,晨光中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老杨正坐在自家小院的木桌前,端着一杯新泡的绿茶,眼神中流露出些许迷茫。“妈,你早!”一个明亮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小雅,抱
2023-08-11 06:25:00
他腹腔里取出50多斤肿瘤!割了长,长了割,这种恶性肿瘤反复长,11年里6次手术
老杨的肚子上有多道手术留下的刀疤,长短不一。最近留下的这道也是最长的一道,上起剑突,下至耻骨,长度超过50cm。从39岁到50岁,11年里,老杨前后经历6次开腹手术。这一回,从他
2023-12-25 19:57:00
再婚半年,老伴让我伺候继女坐月子,我:又不是我闺女,不关我事
我姓余,已经62岁了。前两天晚上我和我再婚的老伴老杨之间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吵,导火索是关于他女儿坐月子的事情。我有跳广场舞的习惯,那天晚上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后,我去跳了两个小
2024-03-17 14: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安徽五河:四千万只蟹苗入水 科技领航水上春耕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连日来,五河县的蟹农们已忙碌在田间塘头,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播蟹苗”工作
2025-04-02 15:05:00
卢爱妮指出明星热推的腹膜外剖宫产:优势与风险全解析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腹膜外剖宫产这一术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尤其是当一些明星分享自己的腹膜外剖宫产经历后,这一手术方式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5-04-02 16:50:00
千尺学堂破圈引发热议:解码3亿银发族的“第二人生”
3月底,天津、西安等城市,#没点才艺不敢和天津大爷扎堆#被西安老年人的生活硬控了#等热点登上热搜话题,同时包括天津、西安等七城核心商圈的创意联动互投户外大屏及遍布全城的社区门禁广告
2025-04-02 16:50:00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 瑞丽医美&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盛大启幕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近期,瑞丽医美与全球假体材料领军品牌傲诺拉强强联合,于哈尔滨举办“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以科技赋能女性之美
2025-04-02 16:55:00
现买现做现吃!100元在日照能吃多少海鲜?
海报新闻记者 王雪雁 古玉洁 潘纪辰 日照报道碧海蓝天下,鱼虾正肥美!来到日照,想体验超地道的海洋烟火气吗?3月27日
2025-04-02 17:09:00
幸福幼儿园小朋友的中医研学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幸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走进了福德堂中医馆,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中医文化研学之旅
2025-04-02 18:05:00
宁波市消保委开展青团消费体验测评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清明时节,青团是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面对市场上众多青团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3月26日
2025-04-02 18:20:00
不用ECMO也救了命!渝哈医护携手破解150公斤“肥胖呼衰”生死困局
在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的走廊里,一面写着“妙手仁心除病痛”的锦旗被郑重交到重庆援疆医生李醇文手中。锦旗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治故事——一位体重150公斤的青年阿先生(化名)
2025-04-02 20:07:00
太和夜话 | 十年卧榻压疮噬骨!太和医者重塑脊梁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张昊。当夜幕笼罩车城,总有些生命之光在无影灯下绽放。今晚让我们走进太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
2025-04-02 20:17:00
江西南丰:中药材种植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药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土木香。谢东摄人民网南丰4月1日电 4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桑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5-04-02 11:40:00
北京东城开展清明节令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清明节临近,4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销售青团等节令食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保存期限以及明码标价等内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
2025-04-02 11:49:00
宣城市宣州区:创新“揭榜挂帅”制度 激活粮食单产提升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工作部署,宣城市宣州区以科技创新破题
2025-04-02 11:50:00
长期高血糖,伤血管!3个动作,自测血管健康!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真正致命的往往是其引发的并发症——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糖尿病足,70%的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损伤直接相关
2025-04-02 12:00:0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
戒停安眠药 一针重启睡眠“开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你是否因入睡困难而痛苦
2025-04-02 12:04:00
升温季生殖感染高发,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防护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回升,多地迎来潮湿闷热的天气。近期因生殖系统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较冬季增长约30%,其中包皮炎、尿道炎
2025-04-02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