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 万人搬迁小镇“蝶变”稳住百姓好日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22 10:20: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央视网消息: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这段时间,湖南湘西花垣县以十八洞村为牵引,联动周边双龙、排碧等7个村,打造“十八洞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搭建就业帮扶车间,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 万人搬迁小镇“蝶变”稳住百姓好日子

这几天,在花垣县“十八洞片区”服装厂车间,一台台小型生产设备整齐排列,缝纫机声此起彼伏,百余名村民正在生产线上全神贯注地忙碌着。服装厂厂长莫海院来回穿梭在工位间,指导村民们裁剪布料、缝纫。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 万人搬迁小镇“蝶变”稳住百姓好日子

石满姐是双龙镇排碧村人,春节期间,听说家门口的服装厂在招人,拥有一手缝纫技术的她,立马就来应聘了。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 万人搬迁小镇“蝶变”稳住百姓好日子

十八洞村位于武陵山脉深处,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村。2013年,人均收入仅1668元,不及当时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 万人搬迁小镇“蝶变”稳住百姓好日子

拔穷根,必须靠产业。为了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村里决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十八洞村地块零碎分散,就探索在相邻村流转土地建设猕猴桃基地。十八洞的山泉水甘洌洁净,以山泉水资源入股,与企业合作建起现代化山泉水厂。依托保存完好的苗寨,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在2014年,村里54名绣娘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可一开始,苗绣的销量也不太好。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 万人搬迁小镇“蝶变”稳住百姓好日子

为了帮助苗绣合作社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十八洞村主动对接高校、设计公司,共同打造苗绣文创产品。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十八洞村苗绣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苗绣这项“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年销售增长到1500余万元,带动十八洞以及周边村寨350余名农家妇女实现就业。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

如今,十八洞村已形成特色种养、乡村游、山泉水等特色产业。2024年,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村集体经济突破600余万元。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当地还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以十八洞村为牵引,联动周边双龙、排碧等7个村,共同打造“十八洞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带动周边村寨“抱团”发展。

创新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公司联营”的模式,修建了2100余平方米的服装厂,满足“十八洞片区”村民就近就业需求,带动“十八洞片区”15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阿妹戚托小镇:搬出大山就近就业稳住好日子

2020年11月,当时我国西部贵州省的最后一批9个贫困县宣布脱贫摘帽。在贵州实施脱贫攻坚的5年间,启动了我国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有188万贫困群众走出贫瘠的大山,进入城镇生活。

在黔西南州的晴隆县,有一个贵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这里居住着上万名从当地三个曾经的贫困村搬迁出来的群众。5年过去,这里的群众生活怎么样?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记者探访搬迁安置点门口的产业园

这个叫集装袋,俗称“吨袋”,是化工企业和冶金企业等行业大量使用的耗材。这是一个能装三吨重东西的、高质量、可出口的集装袋。

紧挨着这片三宝产业园,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颇具民族风情的小镇,这就是阿妹戚托小镇。2016年,贵州开始脱贫攻坚后,晴隆县原来一个叫三宝的极贫乡镇,3个贫困村的7000多彝族、苗族群众被陆续搬迁到这里,与晴隆县其他几个地方搬迁出来的贫困群众一起,形成了这个有着上万人规模的“阿妹戚托小镇”。

被石漠化包围 老三宝整乡搬迁

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搬出来?这是10年前的资料画面。当时的老三宝乡,在距离县城很远的一座大山顶上,又被一道又一道山梁和深谷包围。在这样严重的喀斯特地貌之中,石头就像海洋和沙漠一样,无处不在、无边无际。土地破碎贫瘠,村民种啥都不行,只能种点玉米糊口。全乡贫困发生率高达83.73%。所以,为了挪穷窝,必须搬出来!

5年前贵州宣布脱贫的那一天,记者同样是在阿妹戚托小镇做连线,当时探访了一户搬迁群众家,那个时候,他们的居住环境已经和老三宝有了天壤之别,家家都是两层的小洋房,窗明几净,户户都变成晴隆县的城镇居民,哪儿都方便。

产业园区 吸纳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

搬出大山、改善环境,这只是第一步。过了5年,再来阿妹戚托看变化,这里群众的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稳定。他们不但搬了出来,也真正稳了下来,稳定器就是这些工厂。

可别小瞧这个集装袋厂。首先,它在这里生产,填补了贵州在这个领域的空白,货品覆盖整个西部地区。其次,它今年刚刚投产,还在不断扩大,现在当地用工达到了六七十人,以后还将扩充到上百人。还有,它是当地通过“以商招商”找来的产业链中的一环,从原材料到做线到成品,这个产业链上的企业还有几家都在园区里用工都不少。最重要的是,它就在阿妹戚托群众的家门口,解决了这里为了照顾老人孩而不愿外出务工的妇女的大难题。现在,阿妹戚托小镇劳动力的就业率超过了94%。

女工杨艳就是老三宝乡搬迁出来的群众,老公在外面务工,之前自己只能在家带孩子。现在,有了这些工厂她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阿妹戚托小镇,不单有门口这个产业园的16家企业,能提供600—900个家门口的岗位。还有小镇里的物管公司和附近街道提供的上百个公益性岗位,解决年纪较大的群众就业。政府还给优惠政策,鼓励有手艺的群众在家创业,小镇还有民族风情旅游演出接待岗位。多种就业形式,完全消化阿妹戚托群众就近就业的需求,真正把大家的好日子稳住。

万人搬迁小镇9年蜕变 各族群众共融新天地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 万人搬迁小镇“蝶变”稳住百姓好日子

9年时光荏苒,阿妹戚托的乡亲们从被大山包围到住进县城,从种包谷饥一顿饱一顿到家门口就业就学,成为“新市民”,他们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族群众互嵌,融居、融情、融发展,大家每天勤奋工作、精神饱满,已经融入了新的天地。【编辑:史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2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湘”当自觉自信自强 | 湘西保靖黄金村:小茶叶有“大钱景” 贫困村变亿元村
...’,有了保靖黄金茶这个产业,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黄金村党总支副书记石金贵介绍,依托一片茶叶,曾经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湘西州为数不多的亿元村。“下一步,我们会按照‘
2023-10-25 12:47:00
展现阿妹戚托传承的动人画卷 |贵州省歌舞剧院新创音乐剧《此心安处》首演
...园,又承载了彝族群众的共同历史记忆,孕育着阿妹戚托小镇的未来。《此心安处》剧名来源于苏轼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2017年,阿妹戚托发源地——晴隆县原三宝彝族乡被整乡搬迁至晴
2023-11-29 23:05:00
好剧来了|贵州原创音乐剧《此心安处》定档11月26日 连演10场
...——晴隆县原三宝彝族乡被整乡搬迁至晴隆县城阿妹戚托小镇,创造了全国整乡搬迁的奇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节点,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新的家园建设中找到文化的
2023-11-20 23:13:00
《小巷人家》迎来高潮:老吴怒扇张阿妹,吴姗姗高嫁,小敏被玷污
...中,吴姗姗逆风翻盘、吴建国时醒悟,张阿妹耀武扬威的好日子,终于过到了头。那张阿妹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呢?吴姗姗又决定如何反击张阿妹呢?《小巷人家》迎来高潮:老吴怒扇张阿妹,吴姗姗
2024-11-10 17:32:00
...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近段时间,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咪咕广场上热闹非凡,前来吃年猪饭的人络绎不绝。广场上,“过彝族年,吃年猪饭”的标语彰显着小镇喜庆祥和的氛围。“大家在这里
2024-01-11 05:55:00
为人民打造便利驿站——阿妹戚托小镇里的南网驿站
...游客的目光。其中,被誉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阿妹戚托小镇更是备受游客追捧。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近日,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在这个旅游景区内设立了一座便利驿站—
2023-10-07 20:42:00
晴隆县三宝街道:“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每个月都有 3000 元的收入。”从三宝老家搬迁到阿妹戚托小镇的杨琴开心地笑着说,“娃娃在这里开心得很,学校又漂亮,课外活动丰富。街道里每天都有活动,有时喊回老家,他一点都不
2023-11-30 16:10:00
...5年时间里,离家仅有百米不到的“益童乐园”阿妹戚托小镇站点,是她和小伙伴们最爱去的地方。在“益童乐园”,她不仅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有机会走到大山外的世界看一看,更为重要的是,以
2023-08-18 04:37:00
法治雨露滋润文明乡风
...步时就能学习到法律知识,可以娱乐又有教育意义。”五一村的曾叔说。近日,浸潭镇五一村委会寨背村增添了一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将法治元素、宪法知识、反家庭暴力法、禁毒知识、名人
2023-01-06 06: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临沂市河东区作协“弘国粹·写中医”走进康宇中医院
鲁网11月14日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体验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核,挖掘地方中医诊疗战线中的人文故事
2025-11-14 12:10:00
辽沈大地“北粮南运”再提速 织就粮食安全黄金通道
在昌图县,新开通的铁路专用线直接接入企业粮库院内,实现了粮食从粮库到列车的“无缝衔接”。中国网发 国铁沈阳局供图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刘健楠 吕长军)初冬时节的辽沈大地
2025-11-14 12:10:00
东南网1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
2025-11-14 12:14:00
皖西学院银杏大道向社会公众开放,市民纷纷持证去“打卡”
大皖新闻讯 时值初冬,金叶满园,皖西学院里的银杏大道再次迎来最佳观赏期。鉴于广大师生及市民朋友的观赏需求,该学院保卫处近日发布通知
2025-11-14 12:39:00
“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动员606万名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强省建设各领域担当奉献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孙雨婷)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2:00
“青年优驿”成了很多青年来鲁的“城市第一站”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张依萍)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3:00
e网情深促发展 最优营商看江南丨人才港里看营商温度 无锡锡山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e网情深促发展·最优营商看江南”2025国内知名微信公众号主编无锡行活动走进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
2025-11-14 13:12: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4日表示,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2025-11-14 13:28:00
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艳玲)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
2025-11-14 13:45:00
鲁网11月14日讯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的成山卫,曾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东端的海防要塞,其永宁、迎恩、镇远、武宁四座城门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海疆风云
2025-11-14 13:54: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紫仪)点外卖、通宵熬夜、奶茶“续命”……这些不良生活习惯背后,潜藏着一位隐形的健康杀手——糖尿病。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5-11-14 09:51:00
“互联护苗2025”总结评议会召开 多方聚力共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
11月11日,由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联合主办的“互联护苗2025”主题网络活动总结评议会顺利召开。政府管理部门
2025-11-14 09:56:00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三年整治”助推老电站焕发新活力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公司航拍。东南网11月14日讯(通讯员 许琰 文/图)蓝色地面步道现代明快,白墙大LOGO简洁醒目,“太空舱”入厂通道科技感十足……11月13日
2025-11-14 10:04:00
石家庄市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召开
河北新闻网讯(巩振欣、牛雷涛)11月11日上午,石家庄市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东长寿学校召开
2025-11-14 10:06:00
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雄安官网11月13日电(李鑫)11月13日,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智汇雄安电商启航”为主题
2025-11-14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