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心中有一个梦,阿妹戚托就是我的梦,我心中有一个梦,阿妹戚托相伴我一生。”11月26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由贵州省歌舞剧院创作的首个以贵州彝族非遗舞蹈“阿妹戚托”为创作对象的音乐剧《此心安处》,在贵阳市北京路大剧院首演,受到观众好评。
“旋转舞台仿佛时空交错,将彝族人民脱贫致富的努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出来。”观众张光闽评价说。
展示彝族美好生活
阿妹戚托是贵州晴隆县民间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妹戚托为彝语音译,意为姑娘出嫁舞,俗称“跳脚舞”,是彝族姑娘出嫁前夕举行的传统群体性舞蹈。舞蹈表现形式以脚为主要载体,踏地为节,节奏欢快、气氛热烈,表达了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既凝聚着当地彝族同胞的精神依托,也是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的真实写照。阿妹戚托的传承创新,既丰厚了人们的生存土壤,滋养着心灵家园,又承载了彝族群众的共同历史记忆,孕育着阿妹戚托小镇的未来。
《此心安处》剧名来源于苏轼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2017年,阿妹戚托发源地——晴隆县原三宝彝族乡被整乡搬迁至晴隆县城阿妹戚托小镇,创造了全国整乡搬迁的奇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节点,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新的家园建设中找到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尤为关键。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该剧以贵州省晴隆县原三宝乡彝族同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将美好生活梦想照进现实的故事为题材,将新一代非遗传承人英花的一次次抉择作为小切口,展现新时代非遗传承人对美好事物的专注、信念与贡献。同时,通过主人公“理想与现实”“传承与创新”“出走与回归”等心路历程的展现,铺陈出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的绚丽画卷,唱响移民搬迁群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时代颂歌。
该剧聚合全国优秀创作团队,由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戏剧导演、学者顾欣桐担纲总导演,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博士陈予婧,一级编剧、贵州省剧协副秘书长余妍洁担任编剧,“柏渔音乐”音乐人杨杰担任作曲,词作家、诗人张海宁担任作词,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系列”的核心主创孙婷担任执行导演和舞蹈总监,戏剧导演、演员杜悦丞担任表演指导,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青年教师杨君韬担任舞美设计,尚子钧、杨春念、李伟等分别担任制作人、执行导演。
演出现场,演员们奔走在三层旋转舞台上,用优美的歌声唱出了阿妹戚托的传承故事,感染了观众,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
讲述非遗传承故事
该剧以创造了全国整乡搬迁时代奇迹的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为戏剧背景,聚焦贵州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紧扣新时代贵州精神,更贴近老百姓和当下的真实生活开展创作,是贵州省歌舞剧院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演员的动情表演中,该剧将“老一辈”与“新一代”对山乡巨变的看法浓缩成普通人的命运抉择和文化传承、家园建设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演出既饱含戏剧张力,又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们对家园的情感,以及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力图用音乐剧讲故事的形式将“大历史”与“小历史”“乡村与城镇”“时代与人生”“守旧与创新”交融成一曲乡村振兴中瑰丽的时代赞歌,铺陈出一幅兼具宏大背景、感人故事、地域文化、诗意乡情的时代画卷。
“希望以舞蹈+歌唱+音乐的表达方式,把非遗传承故事呈现给观众。”英花扮演者赵露第一次担纲主演,为了演好英花这个角色,她撰写人物小传,她试着从人物的性格、成长经历等诸多方面理解人物。演出现场,赵露用动人的歌喉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将英花的善良和对非遗的喜爱及传承的责任,展现得淋漓尽致。
“之所以排练该剧,是因为贵州彝族的脱贫故事和阿妹戚托的传承故事打动了自己。”顾欣桐告诉记者,在党的领导下,三宝彝族乡人民的生活迎来巨大变化,他们作为全国唯一建制乡整乡搬迁的彝族乡,在脱贫道路上以乐观奋进书写彝族故事。阿妹戚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流传发扬,是贵州省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彝族人民乐观勇敢精神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该剧聚焦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与阿妹戚托传承两大题材,探索尝试民族特色音乐剧。
“三宝彝族乡的阿妹戚托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彝族的民族记忆、民俗记忆,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谈及创作初衷,顾欣桐表示,非遗是地方记忆,是民族之根,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该往哪里去,希望通过《此心安处》这部音乐剧来探讨非遗的保护问题。阿妹戚托的保护和传承是延续着三宝乡彝族人民乐观向上、勤劳勇敢这种精神的,希望它的保护和传承是传统的也是发展的。放眼中国这片神奇又古老的土地,有很多像阿妹戚托这样的文化瑰宝,希望通过《此心安处》的演出,有更多像主人公英花这样的人物出现,用力所能及之事保护与传承一方土地之文化。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视觉/实习生 左雨函
编辑/赵怡
二审/陈曦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