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治理学生逃课当“内外兼修”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14 16: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刘海明专栏

治理学生逃课当“内外兼修”

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何面对过失,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测定道德境界高低的尺子。

日前,网传厦门大学新版教务系统内推出“可举报同学签到情况”功能,引发广泛关注。该校教务处回应称,此事非学校行为,系与学校合作的校外公司私自在系统中加入该功能,目前该功能已关停,涉事公司已提交情况说明并向校方道歉,校方将发布通知向学生解释情况。

这则新闻触动了众多网友的神经,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三个相关议题的争论。

一是宽容逃课和不宽容逃课的双方展开的激烈辩论:“谁读大学没逃过课?”“为什么觉得大学逃课是理所当然?”“都读到大学了,还觉得大学教育和高中之前的教育一样只是读‘书’,那我觉得你的大学教育可能缺乏收获。”

二是质疑软件购买方的自证清白。在这个议题下,基本是清一色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观点:“甲方没要求,乙方会自己增加业务?”“学校没验收,就投入使用吗?”

三是对供货方背书的五味杂陈:“背锅公司!”“乐意背锅,软件公司在客户群体中的口碑怕是不降反升。”“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合作方自愿为了教育事业无偿加班多写几行代码。”

这三个议题,无意中都回避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代的大学校园,学生逃课究竟是个别行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高校对治理逃课现象该承担何种责任?又该采取何种既有效又道德的手段?

一连串被网友忽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度。如果读大学是为了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学习知识就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的直接目标。当大多数学生树立了这样的目标,大学课堂就不至于要靠考勤来维系面子,软件公司也没必要煞费苦心研制监控学生签到的功能了。

如果是为取得文凭而不是为追求知识,如果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逃课也不影响毕业,那么逃课者就会习以为常,对逃课说不反而显得“另类”。如果形成了这样的舆论氛围,逃课被当作一种权利,对逃课的治理涉嫌“侵权”,那么原本简单的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逃课是一种“病”,得治。只是这种“病”的主体可以是一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不能一概而论。逃课的行为主体是少数学生,这个群体属于直接的“病号”;逃课也可能缘于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陈旧,或者传播手段单调,这样的知识传播者也可能是造成逃课现象的“病号”;第三维的逃课“病号”,还可能是教务部门设计的课程体系出现问题,课程安排不合理间接导致学生逃课。

对于唯文凭是求却不愿付出艰辛努力的学生,坚持高等教育的程序正义,规定学生完成应当接受的全部学时学习,这样的考勤虽然是外在的强制,起码可以避免文凭明显贬值。对于无故逃课的学生有所惩罚,这是对学生负责而非过多的干预。

学生逃课,任课教师也要有所反思。在知识迭代加速的今天,大学教师掌握的知识需要经常升级。作为知识传播者,如果不能把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对缺乏新意的知识感到乏味甚至产生厌倦情绪,逃课就成了一种“无声的评教”方式。

学生逃课,责任也可能与教务管理有关。当下高等教育基本实行了学分制,大类培养也在积极推进中,不论是学分制还是大类培养,实质是给学生选课的自主权。而实际情形是,学分制的课程,只能在本专业的“小锅”里有限地挑选;大类培养,本该是不分学科门类的学分累积,即在学校“大锅”里任选课程,但大多数高校只是两个相近学科的“内循环式”选课。

河面窄,河底浅,这样的“课程篱笆”不拆除,一些大学生要么逃课,要么就再现徐庶式“身在曹营心在汉”。心不在焉的学习,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治理学生逃课,需要重塑知识权威,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和神圣,只有他们崇拜知识才会渴求知识。为此,大学教师需要完善自身。康德将自己的“圆满”作为一项严格的对己义务,“圆满”意味着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完善。这样的“圆满”虽然只是个远大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却必须朝着这样的目标努力。教师为上好课下的功夫越大,他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越好,课堂教学效果好了,逃课的学生自然少了。

治理学生逃课,不妨改变现在的学费缴付模式,改用类似饭卡的刷卡付费模式,每一个学时刷卡付费一次,既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付费制度,又通过按学时刷卡付费的方式把学生“请进教室”。这样的按学时付费制度,培养的是学生尊重知识、珍惜财富的习惯。付费而不听课,良心惩罚的是付费者自己。而开学一次性缴费,几天过后,一些学生再逃课就不那么“心痛”自己交的学费了。

造成学生逃课的原因多样,对于逃课现象的治理,需要从学生、老师、学校等多个维度“内外兼修”,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7: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个性化培养
...手段、方法很多,甚至不一定到大学里才能习得。那么,学生为何还要上大学?上大学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如果按传统模式教学,学生难免上课打瞌睡。人才培养也要遵循问题导向,从国家需求、高
2023-12-05 06:24:00
...;专业拓展课程一般设置2个及以上的专业拓展模块,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学习。河北提出,每门课程中实践教学(如小组讨论、项目合作、计算机编程等能激发学生活跃度和兴趣等
2024-01-15 12:30:00
...院医药学院的一堂实践课上,实验师江楠正在讲解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加工银杏果,学生戴上口罩、手套,通过沤制、去皮、清洗、晾晒等一系列操作,制得白果初加工产品。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
2024-01-06 09:04: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整合多学科的广域课程,基于学生成长所需,开发“艺术之美”“人文之美”“科技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五大主题课程模块,开展跨学科教育教学,推进学科
2023-11-30 09:06:00
...养。”4月8日,邵阳市艺成职业技术学校首届高考升学班学生刘丹凤特意带着感谢信回到学校,向学校和老师表达谢意。邵阳市艺成职业技术学校是我市民办职业学校的优秀代表,成立以来,学校
2024-04-16 10:35:00
追光|考完了吗?给高考生们一点大学体育课的震撼……
...摄目前部分省区的高考已经结束大家是不是早就在想象大学生活了面对大学中的体育课你是期待多,还是担忧多?小编综合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
2024-06-09 15:02:00
科学体系助高中和大学课程“双向奔赴”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图为中学生在参观西藏大学的生物实验室。 新华社发(武建伟摄)◎本报记者 孙明源近日,一则关于“南京大学认定高中学分”的消息引发了互联网热议。据南京大学官网显示,
2023-12-13 06:27:00
...果发现专业不合适可以换吗?”留学选专业,是许多中国学生面临的重要决策之一。选择专业时如何考量?就此,记者通过对话不同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专业人士等,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专业冷热
2024-01-18 08:22:00
让学生在AI浪潮中粗通“水性”
...学院16位老师合力打造 这门大学通识选修课为何重要?让学生在AI浪潮中粗通“水性”周家乐、蒋士成、陈万思(从左至右)共同架构“AI与数字经济”课程。受访者供图在华理,有一门特
2023-10-12 09:1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