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落魄时寻求人才,司马徽为何绝口不提司马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15:32:00 来源:戏说三国

司马徽,身为颍川的名士,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却甘心做一名隐士,他自己的说法是,即便有功名在身,富贵在侧,如果不受到世人的尊敬,那还不如归隐呢。针对这个问题,南郡人庞统就曾跨越千山万水去见司马徽一面,两个人见面之后交谈了起来,司马徽和庞统两人相见恨晚,一聊就是几天几夜,成为了一见如故的好朋友。

“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

司马徽能够得到庞统的认可,一个是因为司马徽有真才实学,他的学问让庞统极为钦佩;另一个是司马徽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一辈子从来没说过谁的短处,更没得罪过任何人。这样一位司马徽,自然会得到无数人的钦佩,庞统自然也包含在内,更何况他们聊天之后,司马徽四处嚷嚷,庞统实在太厉害了,简直可以成为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了。司马徽本来就有知人之名,经过了司马徽的宣传,这庞统的身价蹭蹭上涨,庞统得到了司马徽的泰剧,自然他也不会说司马徽的坏话,如此一来,司马徽知人的名声更盛了。陈寿对司马徽的评价是“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

刘备落魄时寻求人才,司马徽为何绝口不提司马懿?

司马徽虽然是一名隐士,但是却声名远播,成为了隐士中最有名望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司马徽的“隐”可能并不是我们理解传统意义的“隐”,他的“隐”更像是一种手段。

司马徽抬举了很多的名士,名士们出仕成名后又反过来抬举司马徽,这样的循环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商业互捧。不管怎么样,司马徽的地位在各位霸主心中都很高,当时在荆州落难的刘备自然也希望能够结识这样一位超级人才“猎头”,如果能得到一位司马徽举荐的人才,说不定霸业可成。

刘备去找司马徽,希望能够得到一点指点,他的事业当时在低谷期,很迷茫的时候他问司马徽如何脱困,司马徽犹如指路明灯一样说了一句话,“你缺少一位能够为你出谋划策之人”。刘备一听,可不是咋的,他坐拥三国时期最强战力关羽和张飞,却屡屡受挫不得志,可不就是因为缺少一位军师嘛?这样的人才哪里才能找到呢?刘备把目光看向了司马徽,司马徽自然是内心得意,因为这样的人才当然是他的手里就有了。

刘备落魄时寻求人才,司马徽为何绝口不提司马懿?

司马徽在这个时候推荐给了刘备两位人才,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诸葛亮是南阳隐士,一直以来“躬耕于南阳”,以诸葛亮的才华,如果想要出仕自然不会缺少机会,但是却未必能够得到重用,诸葛亮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能够得到一位可以重用他的明主,不必是一位强势的霸主,因为诸葛亮他可以带着这位明主起飞。诸葛亮这样的诉求,和他多年旧识的司马徽自然了然于胸,于是,司马徽遇到刘备时,他认为刘备是“匡扶汉室”的皇叔,也是诸葛亮一直以来希望得到的“明主”。至于庞统,是司马徽最新结识的人才,又千里来投奔他,有这样的好机会自然要留给庞统。

刘皇叔这一脉在当时是最正统的一脉,有着很好前途的潜力股,这样的优质的资源,司马徽为什么不推荐司马懿给刘备呢?我想这一定是很多三国迷心中的一个疑问,野哥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刘备落魄时寻求人才,司马徽为何绝口不提司马懿?

第一、司马徽和司马懿虽然都姓司马,但是通过他们族谱的查询,至少在十三代之内没啥交集,也就是说两位不是亲属。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司马这个姓氏的来源是程伯休父在周宣王时期官拜司马,由于军功卓著被此官职为氏,司马是“以官为氏”的由来,在根源上就并非出自一家,所以,即便追根溯源,这司马徽与司马懿恐怕都并非是亲属关系。既然不是亲属关系,两人又没有深交,司马徽自然不会举荐司马懿。

第二、司马懿不需要司马徽举荐。因为司马懿的家世显赫,他的老爹是京兆尹司马防,只要司马懿愿意,随时都能够出仕。除了背景强大之外,司马懿自身的本事也极强,对于司马懿的记载是“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试问,这样的一位少年才俊,又出身显贵,想出仕易如反掌。

刘备落魄时寻求人才,司马徽为何绝口不提司马懿?

第三、司马徽举荐诸葛亮和庞统给刘备,很可能是事先得到过诸葛亮和庞统的同意。因为这两位人才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诸葛亮家已有兄弟在曹魏和东吴任官,他投奔刘备除了匡扶汉室之外,也是最有雄心壮志的一位,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光耀诸葛家的门楣,而不是依靠亲戚关系谋求一官半职。至于庞统,他在东吴失意,自然希望能够在其他的地方获得成功,而他自然希望司马徽有这样机会的时候举荐自己。

司马徽身边的人才其实远远不止诸葛亮和庞统这二位,还有多位好友也都是人才,但是司马徽并未举荐他们,因为他们并不愿意跟随刘备出征。司马徽等人虽然是隐士,但是他们对天下大势了解的极为透彻,自然明白刘备虽然是英雄,想要真正一统天下却难如登天,与其把一生所学押宝在一个落难皇叔身上,还不如“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选择更好的依靠。

刘备落魄时寻求人才,司马徽为何绝口不提司马懿?

这样的想法,不单单是司马徽的朋友们的想法,司马徽自己也是如此,他断然拒绝了刘备的邀请,说他希望隐居。但是在后来曹操攻占荆州的时候,得到了司马徽,司马徽却没再选择继续做隐士,而是选择投奔了曹操,这一点足以证明,司马徽不是希望做隐士,只是不看好刘备,这也是他为什么会举荐诸葛亮和庞统的原因,因为这是诸葛亮和庞统自己的意愿,至于其他人,包括他自己在内,压根就认为刘备不会有啥出息。

“荆州破,(司马徽)为曹操所得。”

司马徽的一次举荐,成就了诸葛亮、庞统,成就了刘备,也成就了他自己。不得不说的是,在刘备落魄的那些年,能够看好刘备,有信心扶持刘备成就一番大事的士人,恐怕也就只有诸葛亮一人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16:59: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司马,刘备,人才的资讯:
三国人才辈出,谁才是最聪明之人?不是诸葛亮、司马懿
...郃,等等;谋士则有诸葛亮、庞统、郭嘉、贾诩、荀彧、司马懿、周瑜、徐庶、法正,等等;枭雄则有曹操、孙策、孙坚、孙权、刘备、刘表、袁绍、袁术,等等。可以说,三国就是不缺“人才”。
2024-08-08 09:43:00
三国最潇洒的人,刘备靠他起家
...读了三国志。如果你读过三国,如果你不知道“盗墓虎”司马懿的故事,就不能说他真的读过三国。与卧龙凤雏相比,司马懿的名声听起来有些负面,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曹魏江山还是被司马懿的
2023-02-21 15:39:00
...曹操、刘备、孙权争来争去几十年,最终得到便宜的却是司马家族,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其实,曹操早就看透了司马懿,所以临死前给儿子曹丕的告诫是:“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后来
2023-08-21 21:20:00
此人才是三国第一谋士,算出了诸葛亮的结局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再比如三国时期的水镜先生司马徽,他们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他们的学生们却都名垂千古,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司马徽的学生徐庶庞统诸葛
2022-12-31 22:17:00
曹操刘备孙权谁最会用人?用人标准是什么?
...了,把目光转向三国,看看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人谁最会用人。刘邦最会用人曹操、刘备、孙权均为第一代的创业者,三人依靠各自的资源,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维持了三足鼎立
2023-07-07 11:22:00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仰天大笑说十个字,暗示了孔明的悲壮结局
...的历史书籍,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了然于胸。水镜先生原名司马徽,字德操,"水镜"是他的好友庞德公为他取的外号。所谓“水镜”,即以水为镜,这个名字本身就反映了司马徽的两种品格。 第
2024-09-09 11:44:00
...孙权所用。诸葛亮在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让恩师兼好友司马徽,崔州平,徐庶等人大造舆论:“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目的是让天下人知道,我诸葛亮有吕望之才,你如果要做平定天
2024-05-28 06:09:00
他是诸葛亮唯一对手,与其3次较量均以失败告终
...葛亮极尽三分的较量,最终诸葛亮失败了。这个奇才就是司马懿,当之无愧司马懿,同样是一个拥有军事谋略的才子。而司马懿最终决定效忠于曹操,但是他并没有像诸葛亮效忠刘备一样效忠曹操。
2023-06-01 08:50:00
三国隐士司马徽的智慧与预言
...澜不再,护主无望终老。才华难掩世外之貌高人不重礼数司马徽,字公明,东汉末年隐居巴蜀山林的奇人。他博学多才,既精通兵法,又通晓道家学说,还善于预测未来。但司马徽不喜欢权力争斗,
2024-01-05 15: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