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昨朝一叶见秋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18 10: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孝感日报 清晨,晨曦染红了小区院子周围的楼顶。香樟树的叶子依然葱郁,银杏树上的鸟鸣依然清脆,而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似乎耐不住前段盛夏骄阳的炽烤,枝头的叶子由黛绿转为浅黄,又由浅黄转变为当下的深黄。一阵凉爽的晨风掠过,一片泛黄叶子无声无息地落下,飘落在花坛的雏菊丛中,像是提示人们——立秋了。

古人把立秋十五天总结为“三候”——头五天:“初候凉风至”“朝立秋,冷飕飕”,偏南风减少,偏北风增多,天气渐渐凉爽。再五天:“二候白露降”,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加大,空气中的水份在植物叶片上凝结,形成晶莹的露珠。后五天:“三候寒蝉鸣”,夏蝉进化为秋蝉,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温度,使它们在秋风拂动的枝头惬意地鸣叫着,像是在宣读着“蝉变”的宣言。

气象专家认为,从立秋到处暑,只是气候学意义上秋天的开始。并不代表气象学意义上秋天的莅临。此时的气候仍然是“凉微金尚伏,暑炽火初流”的多事之秋。接照“三伏”时间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这段时间往往仍处在“三伏”天期间,酷热天气并没有结束,可憎的“秋老虎”时而蛰伏,时而潜出,影响着人体健康。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立秋后会出现“秋燥”的气候环境,容易诱发皮肤干涩,眼涩咽疼以及便秘等疾病。因此要注意调理饮食,多食生津止渴、清热利温、健脾和胃的食品。

立秋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也是故乡父老乡亲最喜爱的季节。“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田”。秋后依然炽热的阳光,为庄稼地里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成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积温。农田里,中稻扬花,玉米吐缨,高粱出穗,棉花孕桃,莲花结蓬,花生坐果……丰收在望。果园里,苹果红彤彤,梨子黄澄澄,柿子青涩涩,桔子半黄半绿,葡萄犹如一串串玛瑙,晶莹剔透……美不胜收。菜园里,紫的茄子,红的辣椒,青的豆角,黄的香瓜,尖尖的秋葵,长长的丝瓜,胖胖的冬瓜,圆圆的西红柿……千姿百态。一阵浅浅的秋风掠过,广阔田野上传来阵阵泥土芳香和瓜果清香,令人陶醉。

“千山当落日,一叶又惊秋”。在人们心中,盛夏和早秋,没有明显的分界,唯一明显的感觉只有秋叶。那些在盛夏里绿荫如盖的落叶树,几度秋风,几经秋雨,叶子渐渐变黄,这些叶子如黄色的蝴蝶栖身于枝头,如果秋风劲吹,其中一片会飘落下来,最早报知秋天到来的消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今日立秋,你知道古人“一叶知秋”指的什么叶吗?
...第十三个节气——立秋。提到秋天到了,我们经常想到“一叶知秋”,唐人有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开始只是泛指,并不是特指哪种树叶,后来渐渐专指“梧桐叶”,
2023-08-08 12:55:00
一程相伴,刹那相拥,然后便在时光中消散,无能为力,无声无息
一叶秋风落,不知道是叶子无法承受深秋的寒冷,想要回归大地温暖的怀抱,还是风过于思念叶子的相伴,于是着急的把她从枝头拽落,摇摇晃晃的,叶子回归大地,风旋转着眷恋,拼命的把那片落地的
2023-04-23 18:59:00
立秋:风落一叶,万物惊秋
...里,独自一人,感受着时光的沧桑,感慨着岁月的无情。一叶知秋,那是大自然最温柔的提醒。午后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脸上,已不再如夏日那般炽热。微风吹过,一片叶子轻轻飘落,落
2024-08-07 09:50:00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王常婷“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古诗词里,落叶常常是秋天到来的信使。可在岭南,秋天落叶少,冬天草木常青,春花夏果,温暖的亚热带季风让古诗词中落叶猝不
2024-05-09 07:18:00
不畏霜欺不悲秋
...萌动的心尖激活在这温馨温柔的春天里。在颤抖中纤纤的叶子伸出娇嫩如黄鹂的歌喉般的指尖去把酥柔如陈酿的醇香的春风揽入怀中,在夏日的繁荣里把绿色的血脉点燃。叶片倾其所有铺开的绿色画
2023-11-14 09:07:00
今日立秋:一叶报秋讯 新篇悄然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刘微“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随着微风渐起,早晚或
2024-08-07 10:26:00
叶子的朝圣
...告别的方式若秋风中游云舞鹤的轻唳翩翩拜入庄严的佛堂叶子讨喜地摇曳仿佛欢脱的野猫跳着与你同在的舞蹈抬眸,深沉了金黄的云彩向菩萨拜了又拜那只闲散的孤鹤渐行渐远翅膀挥落些许张狂与它
2023-04-17 08:06:00
四川北川:羌山“小绿叶”变身农民致富“小金叶”
...采茶的经验。“摘这个茶是有讲究的,摘的时候要‘一芽一叶’,老叶子不能在里面,还有就是不能掐,掐了它的杆就会变颜色,所以只能往上提。”村民吴会容告诉记者。陈家坝镇金鼓村毛坪茶叶
2024-04-11 20:03:00
好“柿”成“霜”!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来了
...初破,银白霜花轻覆于地表和植被,闪烁着点点晶莹。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霜降之际,豺狼忙于在林间穿梭狩猎,储备食粮,吃
2024-10-23 11: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
反复腹泻藏隐患,康恩贝肠炎宁双效守护
秋冬交替之际,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学校、写字楼、家庭等场景频繁出现聚集性感染案例。这种被称为 “冬季呕吐病”的病毒,以 12-48 小时的短潜伏期
2025-11-10 11:31:00
杏林整形:“拉面中”就是隆鼻或者填鼻基底吗?
大家有没有听过「拉面中」这个词?不是吃的“拉面”,而是指“面中部”被“拉”出来。从网络平台分享的帖子中不难发现,拉完面中后
2025-11-10 11:35:00
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古礼拜师承医道,薪火赓续耀杏林!11月5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办公室主办、山西鸣岐医疗集团承办的“中医气血派创始人姚登贵先生第二次收徒拜师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5-11-10 11:36:00
服务台|预防流感,这些要注意
天气转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李岩提醒,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于发病3至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2025-11-10 08:25:00
眼睛越揉越痒 怎么破
对于广大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而言,秋季是一场“噩梦”。眼睛有时奇痒难耐、红肿刺激、泪流满面,越揉越痒,常伴随着过敏性鼻炎
2025-11-10 10:38:00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