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今日立秋:一叶报秋讯 新篇悄然启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8-07 10:2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刘微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随着微风渐起,早晚或有一丝凉意,但夏日余温犹存,暑热依然笼罩大地。

“立秋是根据天文观测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位置而确定的秋季的起始日,它标志着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却并不意味着气温会立即下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表示,正可谓“立秋一日,水冷三分”,秋老虎也威风不了几天。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进入立秋,缕缕清风开始在人间轻绘秋的轮廓,清晨时分,草木之上往往可见晶莹剔透的露珠,树上的寒蝉也在此起彼伏地鸣叫,仿佛在用歌声与盛夏告别。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真正的凉爽虽还需时日,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已悄然发生。林间深处,一抹抹绿意中开始孕育金黄与火红的梦;田野之上,稻谷渐趋饱满,丰收的脚步临近。万物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蓬勃生长后,逐渐转向内敛与成熟,吟唱着大自然对辛勤耕耘者的温柔赞歌。

立秋之时,民间习俗绚烂多彩,人们以“咬秋”“晒秋”“贴秋膘”等独特方式,来迎接秋的到来。

禾谷丰盈,人间万物有所获,是为秋。在这个农事繁忙的时节,山区的乡民们往往巧妙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或屋顶平台,晾晒从田间精心收获的谷物蔬菜,历经岁月沉淀,这一传统逐渐演化为“晒秋”的农俗,也成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今日立秋:一叶报秋讯 新篇悄然启

8月6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孩子们在吃西瓜“啃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咬秋”也是广为人知的民俗之一。清朝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咬秋”又称“啃秋”,通俗讲就是“吃瓜”。人们纷纷品尝可口的西瓜、香瓜,寓意啃去暑气,迎接丰收。

“秋季补得好,冬天病不找”,若人们在立秋时的体重较之立夏有所减轻,则叫“苦夏”,需要靠“贴秋膘”补回来。清代《京都风俗志》中早有记载:“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贴秋膘”即“以肉贴膘”,人们通过大口吃肉的方式,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与能量。

秋风起,云飞扬,让我们一起奔赴收获之秋,共赏满目金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凉风有信知秋来
...很少有的感觉。忽然想到“凉风有信”这句话,大意和“一叶知秋”差不多。这句话有几种理解,有一种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今年入伏以来,关中地区三天两头下雨,时序到末伏时,热风中就
2023-09-07 03:44:00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王常婷“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古诗词里,落叶常常是秋天到来的信使。可在岭南,秋天落叶少,冬天草木常青,春花夏果,温暖的亚热带季风让古诗词中落叶猝不
2024-05-09 07:18:00
昨朝一叶见秋生
...来阵阵泥土芳香和瓜果清香,令人陶醉。“千山当落日,一叶又惊秋”。在人们心中,盛夏和早秋,没有明显的分界,唯一明显的感觉只有秋叶。那些在盛夏里绿荫如盖的落叶树,几度秋风,几经秋
2023-08-18 10:09:00
康健园 | 立秋暑未消,养生正当时
...山楂、青苹果等抵御过盛的肺气侵入。夏未尽,秋已至,一叶落,天下秋;季节交替,岁月轮回,历经酷暑骄阳,静候一季丰收;愿所有的努力都能开花结果,愿一切美好都能不期而遇,愿凉风有信
2024-08-07 16:32:00
立秋:风落一叶,万物惊秋
...里,独自一人,感受着时光的沧桑,感慨着岁月的无情。一叶知秋,那是大自然最温柔的提醒。午后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脸上,已不再如夏日那般炽热。微风吹过,一片叶子轻轻飘落,落
2024-08-07 09:50:00
立秋:凉风有信,滋阴润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秋季,正所谓“秋已立,暑难消”。“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对庄稼人来说,立秋意味着丰收在望。立秋前后,由于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从
2024-08-05 05:27:00
AI赋能“以旧换新” 迈向绿色智能生活新未来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AI赋能“以旧换新” 迈向绿色智能生活新未来——2024广西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主题活动启动人民网南宁4月30日电 (何宁)“现在,你准备好和
2024-04-30 21:15:00
柳永的慢词创作与宋词的发展
...向往,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年轻妇人形象。《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
2023-11-17 13:32:00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暑去秋来,梧桐叶黄初落,金黄的稻穗随风起舞,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万物从繁茂成长转向成熟结果,五彩斑斓的田野见证着
2023-09-11 12:0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健康】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怎样解读和调整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淑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又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2025-09-15 14:36:00
12岁女孩遭生父继母虐待致死案9月16日二审开庭 生母:已三天未合眼,希望严惩生父
大皖新闻讯 9月16日,12岁女孩琪琪(化名)被生父刘某、继母许某花虐待致死一案,将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二审开庭。9月15日晚
2025-09-15 22:55:00
演员郑国霖:演完《少年英雄方世玉》给父母买房付了首付
大皖新闻讯 9月15日,演员郑国霖做客大皖新闻直播间,和观众们分享他的经历和生活。郑国霖介绍,他出生在一个双职工家庭,父母养育他不容易
2025-09-15 21:44:00
百岁老人过大寿五世同堂全家乐
(图为百岁老人路根肉和家人合照)老人过100岁生日,一大家子都来贺寿。9月11日,社区按照“村改居”之前的老传统,搭起戏台
2025-09-14 19:20:00
【视评】支持罗永浩的直言,不妨碍欣赏西贝的态度
罗永浩与西贝的争执,说到底,最后的赢家一定不是当事双方,而是消费者。争论得越激烈、披露得越深刻,就能让消费者吃得越明白
2025-09-13 20:35:00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9月12日,要过周末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9月12日,要过周末啦,虽然今天可能下雨,但一想到这是周末前的小序曲,心情瞬间就好啦!
2025-09-12 10:33:00
珍爱网倡导健康婚恋观:幸福来自理解与陪伴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朋友圈成了恋爱展示的窗口。一束鲜花、一次浪漫约会或精心安排的礼物,往往让人产生攀比心理。很多年轻人在看到他人的幸福时
2025-09-12 12:38:00
长岭法院:当日调解平纷争 司法护未见赤诚
近日,长岭县人民法院太平山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未成年人打架引起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化解了当事人矛盾,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025-09-12 16:11:00
寻人启事!泉城济南寻找低碳大「银」家!
责任编辑:卢芸竹
2025-09-12 16:57:00
泰安好邻居:一方丢钱一方丢奶,巧了!钱让丢奶的捡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亢 李增浩“钱丢了半个月,我都不抱希望了,多亏了黄阿姨!”9月12日下午,泰安市粥店街道泰和家苑小区内
2025-09-12 17:18:00
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催婚压力男性更甚于女性,28-35岁人群承压重
从“岁月催人老”的感叹,到亲戚聚会上不绝于耳的打趣,再到父母殷切却略显焦虑的叮嘱,“催婚”正在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025-09-12 17:43:00
术前检查正常,种植牙手术却失败了!菏泽恒贝口腔:存在失败率
鲁网9月11日讯“在近一年的治疗过程中,每次复查医生都告诉我们‘种植体长得很好,一切正常’,检查结果也显示没有问题。可万万没想到
2025-09-11 15:17:00
小叶医探 | 一上学就心慌胸闷?专家:警惕“学习适应障碍”
大皖新闻讯 新学期伊始,12岁的强强(化名)总是觉得身体不适——早上起来不想吃饭、在学校频频干呕......家长忧心地带着他来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检查
2025-09-11 16:03:00
12岁女孩被继母生父虐死案即将二审开庭,生母最新发声:生父一审判五年半太轻了
大皖新闻讯 福建莆田12岁女孩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将于9月16日二审开庭。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女孩生母白女士
2025-09-11 18:21:00
女子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案迎来新进展 法院判决其赔偿15万元
大皖新闻讯 9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获悉,此前备受关注的四川女子姜某英伪造身份证盗取8旬老母存款一案迎来了新进展,法院判决该女子向母亲赔偿15万元
2025-09-11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