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飞行侠”离我们还有多远
■王越胡庚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授权多家公司创新研究便携式个人空中机动系统。如果研发成功,这款装备将于2025年列装美军。这则新闻发布后,引发军迷对单兵飞行器的关注。虽然目前单兵飞行器存在不少技术难题亟待攻克,但其发展前景令人瞩目。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翱翔蓝天的梦想。从热气球、滑翔机的相继诞生,到莱特兄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为了实现飞天梦,人类进行了艰辛又漫长的研究探索。
很快,飞机成功应用于空战。一些军事专家们开始研制一种以身体直接驾驭的单兵飞行器,增强步兵机动和快速突击能力。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航空技术、空气动力学以及火箭技术的快速发展,单兵飞行器才从想象走向现实。
1957年,美国陆军提出“草蜢概念”——通过一种新技术,帮助士兵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可快速穿越各种战场障碍物。随后的10年里,美国工程师温德尔·摩尔在贝尔X-1飞机项目研发过程中得到启发,先后研发出“火箭腰带”和“喷气背包”,并进行公开演示。
一时间,“飞行侠”给世人带来无限遐想。然而,温德尔·摩尔的英年早逝,让“火箭腰带”和“喷气背包”只停留在技术验证样机阶段,未能走向实用化,单兵飞行器项目的研发工作被迫搁置。
20世纪60年代,随着航空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微电子控制技术等日趋成熟,单兵飞行器的研发再次启动,并呈现出多方面优势:首先是机动性和灵活性较好。由于单兵飞行器操作简单、体积小巧,士兵可以不受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限制,在战场上快速穿梭,短时间内抵达目标位置。其次是暴露风险较低。单兵飞行器热源信号弱、飞行高度低,加之部分飞行器引进了隐身材料技术,敌方雷达很难探测到目标。再次是战场适应能力较强。单兵飞行器在战场上可以搭载不同武器系统执行多样化任务,例如搭载导弹系统和火力模块实施精确打击,或者配备侦察和监视设备以收集战场情报等。
然而,有部分军事专家在论证阶段中指出,单兵飞行器存在战场防护弱、使用成本高等弊端,随后的单兵飞行器技术验证项目也均宣告失败,导致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凭借快速机动、灵活便捷等优点,以单兵飞行器为研发目的的“喷气背包”在民用领域打开市场,并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货物投送和应急救援等领域。
2020年4月,英国一家航空救援公司曾对“喷气背包”开展救援测试。医疗救护人员穿戴“喷气背包”进行飞行试验,快速抵达悬崖、山涧等地点实施救援,有效弥补了直升机无法在复杂地形降落的劣势。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发展,单兵飞行器在民用领域的成功应用和宝贵经验,将推动其在军事领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士兵应对高强度、高风险任务的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